從空中尖刀到全能戰士,殲10誕生已有27年,究竟進化成什么樣了?
有人說,現在五代戰機滿天飛,六代機都開始搞競賽了,三代機、四代機,早已經淪為了過時產品,但你要知道,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中美俄之外,剩下80%的國家,連搞定一架殲6都費勁。
所以咱們眼里落后的殲10,放到藍星大多數國家里,仍然是很先進的戰斗機。
1998年3月23日,殲10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戰斗機,在某試飛場一飛沖天,綜合作戰效能,達到了國際同類戰斗機的先進水平。
2003年入列服役后,20多年里,殲10已經魔改出了殲10A、殲10B、殲10C、殲10D、殲10CE、殲10S、殲10AH、殲10AY、殲10CY等多個版本,現役總量超過了700架。
雖然是三代機,但在空軍作戰序列里,殲10從來不是單打獨斗,而是用“三代同堂打群架”的狠招,殲10A負責高空纏斗,用機動性教對手做人,殲10B帶著電子吊艙,專治各種不服的雷達波,殲10C掛著相控陣雷達,200公里外就能點名重要目標。
這可不是紙上談兵,中泰聯訓時,殲10A硬是用狗斗戰術,逼得瑞典鷹獅開加力逃跑;金頭盔比武中,殲10C還上演了用中距彈,“反殺”殲16的逆襲好戲,讓全球觀望的潛在買家,看清楚了什么叫性價比。
要知道老美的殲16,可是要8000萬美元一架,足夠買咱們3架殲10C,用中型戰機的錢,打出重型戰機的效果,就問哪個買家不心動?
更何況現代空戰,早已經不是單機逞英雄,別看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早已經是殲16、殲20的天下,甚至六代機都搞出來了兩款,但殲10短期內仍不會退居二線。
如今的殲10,早已經成為了中國空軍的“空中多面手”,今天掛上反輻射導彈,端掉對手的雷達站,明天就帶上偵察吊艙,化身空中天眼,后天換上伙伴加油裝置,還能變身奶媽,這種一機多用的本事,哪個后勤部長看了,都要樂得合不攏嘴。
而且咱們的一個殲10編隊,就能碾壓全球80%國家和地區的空中力量,對付實力弱的小國足夠用了,否則殲16、殲20出馬,是不是太抬舉他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