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舍不得,這次中國行實在是太美妙了。”
美國網(wǎng)紅 “甲亢哥”(Speed)結(jié)束了刷屏中外社交平臺的中國行。
4月7日晚,當他站在高處俯瞰長沙全景時,突然感傷起來:“這可能是我中國行最后一場直播了。”
從上海外灘到嵩山少林,從高鐵時速 350km 的 “速度與激情” 到火鍋桌上的 “辣到跳腳”。這位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00后”頂流網(wǎng)紅來到中國,先后打卡上海、北京、河南、成都、重慶、香港、深圳、長沙等地。
甲亢哥中國行直播爆火,有哪些值得關(guān)注的細節(jié)?
為什么他的「親身體驗」形成的反差能讓外國人這么驚訝?
對文化交流和國際傳播又有何啟示?
本期「好好談?wù)劇?/strong>,我們來談甲亢哥,看看知乎答主們的觀察和討論——
直播是個好東西
真實體驗擊穿西方長期的信息壁壘
@楓冷慕詩:
甲亢哥只用了6個小時,就擊穿了西方精心編織了幾十年的輿論謊言。
通過甲亢哥的鏡頭,外國人完整的看到了中國的真實面貌,這里有壯觀的故宮和長城,有神秘的少林功夫,有硬核的高鐵技術(shù),有科幻的中國跑車,有全球第一的治安環(huán)境,有一年都不會吃重復的各類美食,甚至還有搞笑的廣場舞大媽,有喜歡玩梗的中國年輕人……通過這種360°無死角的展現(xiàn)方式,很多外國網(wǎng)友終于承認——中國是全世界最友善熱情的國家,中國的市容市貌以及網(wǎng)速也是全球第一。西方國家花了幾十年編造的那些輿論謊言,如今全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笑話。
@秋語:
甲亢哥的直播之所以形成強烈反差,本質(zhì)是西方長期信息壁壘被真實體驗擊穿的結(jié)果。其成功不僅在于娛樂效果,更在于通過個體的親歷,讓全球觀眾看到一個“既擁抱現(xiàn)代科技又堅守文化傳統(tǒng)、既充滿活力又安全有序”的中國。這種反差既是認知糾偏的契機,也印證了“真實比宏大敘事更有穿透力”的傳播。
@LNSmile:
直播真的是個好東西,它的誕生可以讓網(wǎng)民們看到更多真實的世界。正因為直播展現(xiàn)的當?shù)厣顮顟B(tài)都很真實,而這些真實場景與以往的歪曲宣傳相比,二者的對比和沖突性就太大了,活脫脫的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樣的戲劇性反轉(zhuǎn),怎么不引起各國社媒的關(guān)注呢?
老外在驚訝什么?
“中國的變化太大,又太快”
@小樓一夜聽雨:
“反差”本身就是流量密碼,問題就在于:這種“反差”是怎么來的?我們?yōu)槭裁匆x擇在這樣的關(guān)頭開放免簽政策?早十年都不行,因為這是“雙向奔赴”的結(jié)果——我國的飛速發(fā)展,和外媒變本加厲地抹黑,導致了一種如今幾乎算是“躺贏”的結(jié)果:只要把這些外國人放進來拍攝真實的中國就行了。
@Jacksunnn:
在他們眼中,中國的變化是一瞬間。像美國、歐洲的那些發(fā)達國家,其實他們的基建已經(jīng)數(shù)十年沒什么變化了。也就是說,他們主要城市的規(guī)模以及樓宇道路建設(shè)跟三十年前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在文化和發(fā)展上, 近二三十年也沒什么特別的轉(zhuǎn)折點。所以他們的思維里,可能這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應(yīng)該也如此。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感知因為我們并不是移民國家而更少了。
這一次外國人的驚訝是來自于一個他們自己的網(wǎng)紅,并非是來自一個中國人的口述,或者是剪裁的紀錄片。對他們來說首先是一種對內(nèi)容的信任,其次是一個不間斷的長時間戶外直播能提供的是連續(xù)的信息流。而這其中的內(nèi)容,中國社會層面的變化,是相對真實可信的,并且對他們來說是足夠震撼的。這其中包括現(xiàn)階段的我們的社會水平,更多的,也是一種對比變化的震撼。
@是個大只佬啊:
因為國外缺少對華了解渠道。頭部主播開始放眼望中國,彌補了這個渠道的空白。尤其這些視頻和切片未來將會反復被對想要了解中國、想要到中國旅游參觀的外國人觀看,這就是很好的文化輸出和中國社會面貌展示方式。當然,144小時過境免簽才是MVP。
@健身總是磕磕絆絆:
這事兒說白了就是「刻板印象和現(xiàn)場直播干了一架」嘛。
西方媒體幾十年如一日給中國貼落后標簽,結(jié)果老外刷到直播一看:街邊攤掃碼買煎餅果子、外賣小哥騎電驢鉆胡同、 廣場舞大媽用藍牙音箱蹦迪……相當于把「以為在看70年代紀錄片」的人,突然拽進賽博朋克片場,擱誰都得懵三秒。
更損的是甲亢哥這種老外還特愛整活:在成都吃火鍋被辣到用奶茶洗舌頭,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本地人淡定涮毛肚;試圖用散裝中文砍價,結(jié)果被義烏小商品城老板娘反殺到多買三串鑰匙扣… 這種「我以為我在第三層,結(jié)果對方在大氣層」的荒誕感,本質(zhì)上和人類圍觀熊貓突然后空翻是一個原理——反差萌才是宇宙級流量密碼啊朋友們!
有趣有梗
中外年輕人用搞抽象拉近距離
@蕭瑟秋風:
很多中國人第一次知道甲亢哥,是因為《陽光彩虹小白馬》這首歌曲,原因是因為大張偉魔性的重復那個、那個這兩個字,熟悉西方文化的朋友都清楚,那個對于黑人而言,是一個蔑稱,在國外經(jīng)常因為這個引發(fā)沖突,所以當甲亢哥看到大張偉反復的重復這個詞的時候,他的表情一臉震驚,搞出了一系列的表情包,這是他被中國人所熟知的重要事件。
然后這次他來中國之后,在上海遇到了一群中國年輕人,他們當著甲亢哥的面合唱《陽光彩虹小白馬》這首歌,看到中國的年輕人如此會玩梗,甲亢哥非但沒有任何計較,反而是開心地加入了他們,雙方一起合唱了這首歌曲。
@夜夜:
甲亢哥就像個咋咋呼呼的外國朋友,用他的大呼小叫和表情包,把中國的“好”和“有意思”直接懟到老外眼前。大家喜歡他,是因為他夠真實、夠搞笑,還順便幫我們打破了那些“中國濾鏡”。這事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讓世界發(fā)現(xiàn):原來中國人不只會卷,還能玩梗、吃辣、深夜擼串,過得挺滋潤的。
@也說:
很多時候,恐懼和隔閡就是來自于不了解。對一個文化、語言、政體都迥異的國家,難免會帶著懷疑與謹慎。但也有一些東西是共通的,能打破這種隔閡的,比如笑容、歌曲、食物、以及搞怪和表情包。在這場全球網(wǎng)友的直播下,Speed更像是一個“媒介”,吉祥物,而不是“訪客”。中國網(wǎng)友喜歡捉弄他,外國網(wǎng)友也喜歡看他被捉弄,他自己有時候也故意配合大家做出惱羞成怒的反應(yīng)。他自己其實也樂在其中,很多時候是故意擺出夸張的效果,給觀看直播的網(wǎng)友和身邊的人,期待的喜劇效果罷了。
@nothing:
最魔幻的一集,c羅,梅西,孫興慜,姆巴佩都出來了。
@Marx乖巧:
甲亢哥的直播主要是玩抽象,主要就是和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進行互動,于是,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把最真實的中國人的形象,給全世界展示出來。這次來中國,兩個保鏢的工作極其輕松,只需要簡單維持一下秩序就行了,完全不用擔心瘋狂的粉絲會對甲亢哥造成傷害。甚至會發(fā)現(xiàn)中國獨有的特殊癖好——投喂。
特別是在成都這一場直播中,無數(shù)粉絲,當然也有很多商家蹭流量,給甲亢哥各種禮物,什么球鞋、照片、娃娃、抱枕啊等等。更多的還是吃的,什么折耳根、皮蛋、耙耙柑、香腸、奶茶、燒雞、甜點等等。我看到基本上他接到別人的投喂后,都會嘗一嘗,完全不擔心會有人使壞,這里也表現(xiàn)出對中國人善良的信任。
國際傳播
是不是要換換思路?
@山濤:
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可能僅限于一些符號化的元素,例如長城、熊貓等。而“甲亢哥”的直播則深入到中國生活的肌理,他學習武術(shù),品嘗地方特色小吃,與當?shù)厝私涣骰樱@種沉浸式的體驗,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也打破了以往淺嘗輒止的認知局限。他并非簡單地走馬觀花,而是嘗試融入其中,例如學習基本的武術(shù)動作,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這種深度體驗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也更具傳播價值。
@心鏡人:
有個美國學生告訴我,他爸看了甲亢哥被上海交警幫忙維持秩序的視頻,突然說想去中國旅游。當人看到自己同類(普通游客)的真實經(jīng)歷,會比官方宣傳更容易相信。
那些說中國科技假的評論也別急,帶他們?nèi)ゲ耸袌觥E陌耸畾q老太太用二維碼收錢,拍烤紅薯大叔同時接五個外賣訂單。越是日常的場景越有說服力,因為人相信眼前看見的細節(jié)。
甲亢哥直播從不說教,而是不停問“為什么”這種提問會勾著觀眾自己去找答案。下次介紹中國文化,別急著給結(jié)論,多問“你猜為什么中國人過節(jié)吃餃子”,讓人主動探索。
打破偏見不用大道理,真實的生活碎片,比任何理論都管用。還有個數(shù)據(jù)很有意思,甲亢哥直播后,“中國留學”的搜索量暴漲。人總是更相信親眼看見的東西,所以拍視頻盡量用手機原鏡頭,少加濾鏡,晃動反而顯得真實。
@前燕吳王慕容垂:
等到更多人親身經(jīng)歷,親自來看看,百聞不如一見之后,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轉(zhuǎn)變自己的看法。
@尤物街:
過去的外宣手段是關(guān)起門來自己念經(jīng),外頭是一邊倒的抹黑造謠,人家想說什么都沒有人去質(zhì)疑,即便有個別經(jīng)常往來中國的老外去和他們爭論也如蚍蜉撼樹毫無效果,那時候人們對中國的成見猶如一座大山。
而如今我們的做法就是打開門迎客,自信接待他們自由行,你哪怕要搞直播都沒問題,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不刻意搗亂就沒有人管你。
由此引發(fā)的現(xiàn)象就是,年輕人通過媒體平臺看到最真實的中國,他們不相信自己的政府也不相信我們的政府,但是他們相信自己粉的博主,大基數(shù)的蔓延傳播讓原本一邊倒的輿論環(huán)境發(fā)生潛移默化的轉(zhuǎn)變。而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展現(xiàn)真實的中國即可,真實的環(huán)境,真實的人文,真實的飲食文化,真實的生活......演變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虛。
甲亢哥中國之行落下了帷幕。
在高鐵時速350公里的穩(wěn)定直播、少林寺習武時的“痛即功夫”哲學、重慶火鍋辣到捶胸頓足的煙火氣中,真實的中國被原生態(tài)地投射到全球觀眾眼前。這場看似娛樂化的旅行,恰與年初“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的浪潮形成呼應(yīng),民間交流的涓涓細流正悄然沖刷著地緣政治的溝壑。
正當民間交流勢不可擋之際,美國政客卻試圖用“對等關(guān)稅”筑起新鐵幕。火鍋沸騰的煙火氣與關(guān)稅清單的冰冷數(shù)字,在這個四月構(gòu)成了最魔幻的對比,也撕開了國際輿論場的裂隙:政客筑墻的速度,永遠追不上民心相通的渴望。
甲亢哥的中國行,像一面鏡子,照出西方媒體的謊言,也照見中國的自信:我們不再需要 “刻意解釋”,只需大大方方展示——
真實,才是擊穿一切謊言的終極武器;
而自信,永遠是文明對話的最強底氣。
你被甲亢哥直播里的哪個瞬間圈粉?
如果為甲亢哥推薦下一站,你會安利中國哪個城市?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知乎
策劃:褚孝鵬、孫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