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被南方都市報曝光的健康私域直播《藏域尋珍》圍獵老人,最近又被多人舉報。
據天眼查顯示,連續在2024 年 9 月 、12月,南京藏俞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因制作并發布虛假廣告,被甘南藏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 76,500 元罰款和其他處罰。然而,該公司并未就此收手,仍通過企業社群傳播《藏域尋珍》養生課等方式圍獵老人。即便《藏域尋珍》遭媒體曝光停播,其依舊播放其他養生課程,誘導老人購買與實際功效不符的高價藥。舉報人對此向相關部門反映,工作人員卻表示這種情況夠不上吊銷營銷營業執照或移交其他部門的程度,還讓舉報人自行報警或通過其他途徑找人解決,這令舉報人十分不解。該公司早被列入異常,依據《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列入異常名錄后,網絡經營應通報第三方電商平臺并關閉網店,相關部門也應向平臺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通報企業被舉報、“列異” 及產品涉嫌違法等情況。但事實上,自被處罰后,該公司網絡營銷 “坑老” 行為從未停止,持續賺取昧心錢。舉報人懷疑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未認真履職,畢竟作為有執法權的部門,找到企業負責人并非難事,只是有無真心尋找的問題。面對舉報人的追問,該部門工作人員稱聯系不上企業負責人,只能通知舉報人中止調查。在全社會為打擊 “坑老” 詐騙積極努力,媒體曝光、人大代表提議的大背景下,現實中此類 “坑老” 業務卻未受影響,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
監管:筑牢守護之盾,斬斷亂象黑手
監管體系的漏洞與疲軟,是當前老年健康產業亂象叢生的重要根源。相關部門對違法企業的懲處,常常是 “雷聲大,雨點小”,不足以威懾住這些逐利的不法之徒。就拿南京藏俞方來說,區區罰款后,它竟能像沒事人一樣繼續 “坑老”,這無疑是對監管權威的公然挑釁。這背后,既有監管部門之間協調不暢、信息溝通遲滯的問題,也存在著個別部門消極執法、懶政怠政的現象。比如,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管部門面對企業持續不斷的違規行為,以聯系不上負責人為由草草中止調查,全然不顧老年人仍在遭受欺騙的現實。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追蹤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并非難事,這種不作為的態度,不僅讓監管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更讓老年健康產業失去了一道關鍵的保護屏障。我們必須重塑監管體系,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讓違法企業無處遁形;同時,強化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專業素養,對違規行為零容忍,一旦發現,嚴懲不貸,真正讓監管成為老年健康產業的守護之神。
信任:重拾市場信心,重建產業信譽
老年健康產業本就依賴于老年人的信任而生存發展,可如今,南京藏俞方這類事件的頻繁發生,正一步步摧毀著這份信任。當虛假宣傳、高價售賣低質產品成為部分企業的 “慣用伎倆”,老年人在面對琳瑯滿目的健康產品和服務時,只剩下滿心的恐懼與疑慮。他們害怕自己辛苦積攢的養老錢打了水漂,更害怕因為錯誤的選擇而損害了身體健康。這種信任危機一旦形成,猶如一顆毒瘤在產業內部擴散,不僅正規企業的市場拓展舉步維艱,整個行業的發展也陷入了惡性循環。長此以往,真正有需求的老年人可能會對所有健康產品和服務望而卻步,讓老年健康產業失去賴以生存的市場根基。所以,重拾老年人的信任,是產業復興的當務之急。行業內的正規企業要聯合起來,加強自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用優質的產品和真誠的服務重新贏回老年人的心;同時,通過公益宣傳、科普教育等方式,幫助老年人提升辨別真偽的能力,讓他們敢于再次擁抱老年健康產業所提供的美好。
道德:堅守行業底線,回歸服務初心
那些為了追逐利益不擇手段的企業,完全背離了老年健康產業的本質與使命。他們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渴望、對信息獲取的相對困難以及情感上的孤獨,精心編織騙局,將老年人的養老錢洗劫一空。這種毫無道德底線的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更讓老年健康產業淪為了社會輿論的眾矢之的。老年健康產業,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著關愛老人、守護健康的神圣使命,它不應該是一個充滿算計與欺詐的名利場。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牢記社會責任,將道德準則融入到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要以誠信為本,用良心做產品、做服務,真正把老年人的福祉放在首位,這樣才能讓老年健康產業回歸到溫暖、關愛的本質,重新贏得社會的尊重與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