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肝與春氣相通應,人體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類似樹木的舒展之象,故肝屬木,而樹木在春天勃勃生機,變化最大,故肝與春氣相通,此時養肝,既能順應自然規律,又能預防肝氣郁結、肝火上炎等證候。芳華未來今天分享幾個養肝小方法,堅持1個月,把肝養回來!
1、晚上10點睡覺
中醫理論中,肝主疏泄,肩負著疏通、暢達周身氣機之重任,對氣血津液的運行起著推動作用。并且,肝臟還承擔排毒與造血兩大重要功能,在諸多損害肝臟的因素里,熬夜堪稱最為常見的誘因之一。長期熬夜,極易使肝臟血流匱乏、肝細胞遭受損傷、肝臟解毒功能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么人在熬夜后臉容易長痘。
因此養肝的關鍵就在于規律作息,尤其是早睡。中醫認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肝臟自我修復的黃金時段。建議在晚上10點左右上床休息,避免熬夜!
2、晚上7-9點泡腳
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肝經起于足大趾外側,與督脈會合于巔頂。而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的經絡和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肝臟更好地完成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
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點,水溫控制在38℃~40℃,時間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之間,人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3、常按太沖穴
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有個專門針對養護肝臟的穴位——太沖穴,它是肝經的原穴,位于位于足背上,在大腳趾和二腳趾中間凹陷處,相當于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每天點按揉3~5分鐘,可以疏肝泄氣、肝火,緩解胸悶等不適癥狀。
4、吃一些青色的食物
中醫認為,食五色養五臟,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因此多食用一些青色食物,例如芹菜、菠菜、西洋菜、芥藍、青瓜、冬瓜、綠豆等,有助于有助于滋陰潤燥、舒肝養血,并且,青色食物也有助于消除疲勞,恢復身體的活力。
此外,還要注意盡量少吃辛辣、油膩食品,少喝酒。
5、常喝疏肝解郁茶
自古以來喝茶就是一種非常養生的方式,很多天然草本植物都具有疏肝理氣、解郁安神功效,芳華未來在這里推薦2款茶。
第一款:玫瑰陳皮枸杞茶
材料:陳皮10克、玫瑰花5克、枸杞10個
玫瑰花疏肝解郁,枸杞滋補肝腎,陳皮能防止補的時候造成滋膩,有醒脾開胃的作用,三者搭配,既能疏肝解郁,又能滋補肝腎、醒脾開胃。
第二款:陳皮荷葉山楂茶
材料:陳皮3克、荷葉6克、山楂10克
陳皮理氣健脾,荷葉清升發清陽,山楂則以消食健胃、行氣散瘀見長。三者組合,在疏肝理氣的同時,能夠借助荷葉的清利之性,化解體內的濕氣與積滯。
肝臟是人體的“生命之本”,而春季正是養肝的最佳時節,這些小習慣堅持一個月,讓肝臟重獲“新生”!御君方,守護您的身體健康!芳華未來,助您擁抱幸福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