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的領導班子主要由書記、校長、副書記、副校長、校長助理等人員組成,其中副校長通常有4-5名。在副校長中,有一個特殊存在,那就是常務副校長。
常務副校長向來是僅次于校長的關鍵崗位。這個職位不僅需要處理日常校務,更承擔著戰略規劃、學科建設等核心職責。
按照慣例來看,大部分高校只有一位常務副校長。但近日北京大學卻打破慣例,迎來了第二位常務副校長,此舉引發了大家熱議。
張錦院士履新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
張錦院士在履新前,曾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而此次他成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對他來說算是進一步重用,畢竟常務副校長要比副校長高一個級別。
張錦院士究竟有何實力能夠擔此重任呢?主要有2點原因。
第一,他的履歷背景十分出色
張錦院士在1969年出生,他的本碩博均畢業于蘭州大學,博士是蘭州大學和北京大學聯合培養,本碩博都是全日制學歷。
在博士畢業后,來到英國利茲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國外名校完成博士后學習后,張錦院士放棄了國外豐厚待遇,選擇回國任教,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副教授。
在2006年晉升為教授,這一年他才37歲。說實話放在現在,能夠在37歲就成為頂尖985大學教授,真的是非常年少有為的存在。
他在2007年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國家杰青是僅次于院士的學術頭銜,獲得杰青資助的人才被大家視為是“院士候選人”。
在2015年擔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在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2021年擔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2022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縱觀張錦院士的成長經歷,他的每一步走得都非常踏實。(37歲晉升為教授,38歲獲得國家杰青資助,50歲評選為院士)
第二,他的科研成果十分豐碩
張錦院士是頂尖納米碳材料專家,他長期致力于納米碳材料的生長機理、表征技術和制備方法研究,他的科研成果推動了我國納米碳材料基礎研究的進步。
他先后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刊物發表了200多篇論文,憑借科研成果,先后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Nature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權威刊物,見證了無數重大科學發現的誕生,享有極高的學術聲譽。
Nature Materials是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綜合學術影響力和行業認可度均位于全球前列,是全球科研人員發表高水平成果的首選平臺之一。
國家自然科學獎屬于中國科研領域三大最高獎項之一,二等獎實際代表該領域國內最高水平研究。
北京大學另外一位常務副校長是喬杰院士
喬杰院士主要從事婦產及生殖健康相關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她是我國生殖醫學專家,她的履歷也十分出色。
她本科和博士均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是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在博士畢業后在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在2001年就晉升為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教授,這一年她才37歲。
在2003年擔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書記,在2012年擔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在2021年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在2021年擔任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在2025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主任。
在張錦院士擔任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后,現在的北京大學有兩位常務副校長,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我們看一下兩個人的分工就可以知道,為何北京大學要有兩位常務副校長了。
張錦院士主要負責理工科研、新工科建設、實驗室與設備管理、新校區及昌平校區學科布局和學科建設等工作。
分管科學研究部、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研究生院、深圳研究院、現代農學院、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等。
喬杰院士主要負責學校醫學和醫療衛生工作,與陳寶劍共同負責各附屬醫院及校醫院工作。
由此大家也可以發現,張錦院士作為常務副校長的工作側重于本部,而喬杰院士的工作側重于醫學部。
可能有的人會說,一個常務副校長也可以包攬醫學部的建設工作,為何還要單獨設置一個管理醫學部的常務副校長呢?這不是浪費資源嗎?
其實北京大學醫學部是比較大的,醫學部有11 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2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專業學位類別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2 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予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
醫學校區設有5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臨床醫學院)、4家共建醫院和11家教學醫院。共有在校學生一萬多人,有3000多名高級職稱教師,18位兩院院士。
毫不夸張地說,北京大學醫學部體量相當于一所獨立的大學,所以北京大學任命一位常務副校長管理北京大學醫學部也是應該的,對此大家要理性看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