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武英
2019年12月,從寧德時代出來的吳祖鈺創立了一家公司,此時正值國內新一輪新能源產業爆發的前夜。2024年4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全球獨角獸榜》,這家公司以250億元的估值上榜,排名第270位。
從創立到估值250億元,僅花了6年,這家公司的名字叫海辰儲能。
近日,海辰儲能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謀求港股IPO上市。據招股書顯示,海辰儲能2024年儲能鋰電池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在2024年,海辰儲能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2.88億元,經調整后凈利潤為3.18億元。
成立6年估值250億,成為全球前三,海辰儲能經歷了什么?
海外市場占比接近3成,2024年扭虧為盈
成立以來,海辰儲能避開了寧德時代所在的動力電池市場,選擇專注于儲能領域,提供儲能電池、儲能系統以及整體解決方案。在國內外強勁儲能需求的帶動下,海辰儲能在短短6年間實現了較快增長。
據招股書顯示,海辰儲能2022-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6.15億元、102.02億元和129.17億元,保持著較快增速。毛利率分別為11.3%、12.1%和17.9%。
2022年和2023年,海辰儲能凈虧損分別為17.77億元和19.75億元,經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為1.05億元和2.25億元。2024年,由于營收規模和毛利率的顯著提升,海辰儲能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為2.88億元,經調整后凈利潤為3.18億元。
海辰儲能在2024年的扭虧為盈,主要來自于儲能系統業務和海外市場的迅速發力。
海辰儲能主要營收來自于儲能電池和儲能系統,此外還有占比較小的材料和其他業務。2022-2024年,海辰儲能電池業務營收分別為25.38億元、79.57億元和79.61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0.2%、78.0%和61.6%。
儲能電池銷量保持較高增速,2022-2024年銷量分別為3.3、15.6和28.3GWh。但由于原材料下滑和競爭加劇等原因,海辰儲能電池產品平均售價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022-2024年每Wh平均售價分別為0.8元、0.5元和0.3元。
與之對應,海辰儲能電池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0.7%、12.5%和9.0%,在2024年出現明顯下滑。
在儲能電池量增價減情況下,儲能系統業務成為營收和利潤主要增長點。2022-2024年,儲能電池銷量分別為1.0、2.2和5.3GWh,售價穩定為每Wh 0.9元。因此,其儲能系統營收保持高速增長,2022-2024年分別為9.09億元、19.73億元和46.7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5.2%、19.3%和36.2%。
同時,由于原材料價格下滑,價格保持穩定的儲能系統業務毛利率更高,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別為15.0%、13.2%和33.7%。
更重要的是,歐美等海外市場的迅速發展,為海辰儲能帶來了更高的利潤水平。
據招股書介紹,2022-2024年,海辰儲能國內市場營收分別為36.15億元、101.01億元和92.17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100.0%、99.0%和71.4%。但國內業務毛利率下滑明顯,2022-2024年國內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1.3%、11.9%和8.1%。
海辰儲能海外業務此前兩年規模較小,營收分別為3.3萬元、1.01億元,但在2024年迅速爆發,營收飆漲至37.00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提升至28.6%。
同時,海外業務的高毛利率也顯著帶動了海辰儲能的毛利率水平。2022-2024年,其海外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4%、31.9%和42.3%。
2024年,海外市場毛利潤首次超過國內市場,成為海辰儲能最大的利潤來源。海外市場毛利潤高達15.64億元,國內市場毛利潤為7.45億元。對于2024年毛利潤的高增長,海辰儲能表示,原因為儲能系統海外銷售大幅增加。
目前,海辰儲能已經開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布局了生產基地,是第一家在美國落地儲能系統產能的中國公司。據招股書顯示,海辰儲能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此次港股IPO,其募集資金用途之二即是拓展海外產能和搭建全球銷售、服務網絡,以支撐海外擴張戰略。憑借海外市場實現扭虧為盈的海辰儲能,能進一步實現突破嗎?
研發費用率下滑,“儲能黑馬”還能狂奔多久?
2024年,以出貨量計算,海辰儲能在全球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排名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高于比亞迪、瑞浦蘭鈞和中創新航。在出貨量超過1GWh的儲能企業中,海辰儲能是唯一一家專注于儲能領域的企業。
在這樣巨頭林立的儲能電池市場,海辰儲能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從招股書來看,海辰儲能在研發上的投入較這些競爭對手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2-2024年,海辰儲能研發費用分別為1.97億元、4.85億元和5.30億元,逐年上漲。但考慮到營收變化,海辰儲能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重實際呈逐年下滑的態勢,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46%、4.75%和4.10%。
對于電池企業來說,研發是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隨著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長時儲能電池等新技術的研發,電池企業研發費用率大多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
以寧德時代為例,其2024年研發費用高達186.07億元。2022-2024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72%、4.58%和5.14%,逐年上升。比亞迪和中創新航研發費用率也同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4年研發費用率分別達到6.85%和5.11%。
億緯鋰能暫未公布2024年年報,但其2022年和2023年研發費用分別為21.53億元和27.32億元,研發費用率5.93%和5.60%,明顯高于海辰儲能。
至于瑞浦蘭鈞,近年來研發費用率波動較大。2022-2024年研發費用分別為7.68億元、9.91億元和7.79億元,對應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24%、7.20%和4.38%,研發費用絕對值和費用率同樣超過海辰儲能。
也即是說,目前在全球前6大儲能企業中,海辰儲能出貨量排名第三,但其研發費用絕對值和費用率則處于倒數第一的位置。這或將對其未來技術創新能力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更重要的是,由于研發創新在電池市場競爭的核心作用,研發費用一般是電池企業最大的費用開支,其他5家儲能龍頭企業均是這樣,唯有海辰儲能,其研發費用規模不及管理費用規模。
2022-2024年,海辰儲能管理費用分別為6.53億元、7.10億元和7.90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達到18.07%、6.96%和6.11%。
這一比例遠超其他電池企業。作為對比,近三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管理費用率均在2-3%之間,中創新航和瑞浦蘭鈞則保持在2-5%之間。
目前來看,行業龍頭們紛紛加大儲能領域布局,儲能市場的競爭正在進一步加劇。
寧德時代已將“電化學儲能+可再生能源發電”定位為公司三大戰略發展方向之首。近期,寧德時代宣布赴港上市,募資用途之一即是推進匈牙利年產100GWh動力電池系統生產線,以滿足歐盟等海外市場不斷增長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需求。
除寧德時代外,億緯鋰能、比亞迪、中創新航、華為等企業均正在進一步推進儲能業務發展,加速海外市場布局。在這種情況下,海辰儲能這匹儲能行業“黑馬”還能狂奔多久?
尺度商業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