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傳統性別分工中,男性與女性有著差異化的模式。
男性總是被賦予更多的社會期望,比如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
而女性則被要求為家庭奉獻,做丈夫的后盾,有一定的依附色彩。
因此,在部分家庭里男人總是低估,甚至無視女性角色在家庭中的獨特作用。
而一個聰明的男人會明白夫妻關系好,家庭幸福的關鍵在于自己的小家庭里妻子是否在首位。
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是由家庭治療創始人之一的默里·鮑文(Murray Bowen)所提出。
鮑文教授在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研究家庭關系中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在50年代中期通過對精神分裂癥家庭的研究,逐漸完善了他的系統家庭理論。
他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理論,諸如“自我分化”與“代際傳承”等。
他強調家庭是一個情感系統,是一個整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和關系模式對個體的行為和情緒有著深遠的影響。
因此,作為家庭中的一分子,不管是女性角色還是男性角色在家庭系統中良性運轉的過程中,都不可或缺。
從家庭系統理論的角度來看,丈夫對妻子的尊重和愛,是一種非常聰明且有遠見的行為。
首先,男人對妻子的愛與重視,也會反作用于他自己,在小家庭里將妻子放在首位的男人,也會被最真摯的愛與溫柔所“澆灌”。
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指的是個體從社會關系網絡中能獲得的情感、物質和信息支持,這種支持可以幫助個體應對壓力,提升心理韌性。
妻子在小家庭中的首位意義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妻子有一半的功勞。
在生活中與妻子相處的點滴與日常,成為他靈感的來源,在創作過程中,妻子的支持也讓莫言有著無盡的動力。
除開莫言以外,寫出清代名作《浮生六記》的沈復的成功也有妻子陳蕓的功勞。
沈復與妻子兩情相悅,志同道合,婚后二人琴瑟和鳴,恩愛有加,兩個人一起賞花,品茶,家里經濟并不寬裕。
但是陳蕓從不埋怨,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努力創造美好的一切。
即使后來的沈復生活十分拮據,陳蕓依然不離不棄,后來陳蕓因血疾去世,沈復在她斷氣后,淚如雨下。
因為對妻子深切的懷念,他寫下了《浮生六記》,也正是《浮生六記》讓他被后世無盡敬仰。
正是小家庭的良性運轉,讓家庭成員受益匪淺。
他們不僅能從家庭里獲取內驅力,也能在小家庭里獲得珍貴的社會支持與情感支持,這是個體在面對生活負性事件時極為珍貴的能力。
男人對妻子的重視,將妻子放在首位的益處不僅會對自身有積極益處,對整個家庭都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夫妻關系影響孩子一生
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家庭成員的行為和關系模式會對子女產生深遠的影響,丈夫對妻子的愛護是一種榜樣效應(Model Effect)。
一方面來看,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會讓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學習到父母間健康的相處模式;
這對于子女日后人際關系問題的處理以及親密關系的維護十分關鍵。
另一方面來看,父母之間的恩愛與尊重,也會對孩子的婚戀觀產生積極的影響。
孩子會對婚姻保持積極的態度,也會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用健康的方式經營好自己的家庭。
一項針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
父母婚姻關系和諧的大學生中,有78%的人對未來的婚姻持積極態度與向往,而在父母關系不和諧的大學生里,只有42%的人對婚姻有向往。
并且,父母關系良好的家庭中,子女在選擇伴侶時會更加理性與全面,不會過度看重某一特質。
比如外貌,物質等,他們會無意識尋找與父母品質相似的伴侶,更容易擁有相互理解,支持的親密關系。
簡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來看,家庭中最大的財富是丈夫對妻子的尊重,是丈夫將妻子放在小家庭的首位。
莫言的成功,沈復的成功無一例外都源自他們對妻子的尊重的愛,
愛是相互的,支持與理解也是如此,家庭系統里,某個家庭成員成就別人的同時,也在成就自己的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