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視土如命”的俄羅斯竟然也有主動贈送領土的時候?上世紀中期,蘇聯曾為了“報答鄰國恩情”,將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但后來的俄羅斯卻又將這部分領土收了回來,甚至成為了如今俄烏沖突的導火索,那么,克里米亞究竟有何特殊之處,俄羅斯為何送出又要收回呢?
蘇聯為何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
克里米亞是位于歐洲東部,黑海北岸的半島,呈菱形,北隔彼列科普地峽與歐洲大陸相連,東北擁抱亞速海,東與俄羅斯隔刻赤海峽相望,南側和西側則面向黑海。
18世紀80年代,在沙俄的迅速擴張過程中,克里米亞并入沙俄,1918年至1954年該半島屬于俄羅斯的一個州,但在1954年,蘇聯卻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半島送給了烏克蘭。要知道,自沙俄到蘇聯,再到如今的俄羅斯,俄國對土地的執念十分強烈,幾乎不存在將領土拱手讓人的情況,最著名的除了售賣阿拉斯加外,便是將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那么,蘇聯為何要這么做呢?首先,這一決策被視為是赫魯曉夫為獲得烏克蘭支持,鞏固自身地位的手段。當時又正值俄烏合并300周年,作為紀念,蘇聯將克里米亞贈送給了烏克蘭,以此象征俄烏的友誼。再者對于當時的蘇聯來說,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是自己領土的一部分,克里米亞實際上交給誰管轄,最終受益者都是蘇聯。只不過,令蘇聯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的是,曾經那個用鋼鐵洪流橫掃歐洲的超級大國,一夜之間便轟然倒塌。
蘇聯解體后分裂成15個獨立國家,克里米亞半島也隨之由烏克蘭繼承。只是在2014年,俄羅斯通過公投和軍事手段,收回克里米亞,此事件也引發了烏克蘭的強烈抗議,俄羅斯也因此遭到美國長期制裁。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依舊沒有放棄克里米亞,以至于俄烏沖突持續三年,俄羅斯的停火訴求之一,依舊是要求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烏東以及克里米亞半島的占領。
俄羅斯為何一定要收回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半島扼守亞速海與黑海咽喉,是俄羅斯在黑海擴大影響力,通往地中海的關鍵支點。俄羅斯黑海艦隊主要基地便位于克里米亞半島南側的塞瓦斯托波爾。
自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出海口便一直受限,北部的波羅的海,可供俄羅斯出海的窗口只有兩個,一個是位于芬蘭灣東側盡頭的圣彼得堡,一個是與俄羅斯本土不接壤的飛地加里寧格勒,而這一海域周圍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芬蘭等國家,與俄羅斯關系長期充滿復雜性和對抗性,導致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海上優勢并不明顯。
漫長的北冰洋海岸線相對安全,但尚未完全開發,雖然還有遠東地區的海參崴,但長期以來,俄國的重心都放在歐洲部分,對亞太的投入精力不足,無法滿足俄羅斯的戰略需求。
在俄烏沖突背景下,芬蘭已經正式加入北約,俄羅斯在歐洲的戰略安全空間都所剩無幾,如此一來,黑海港口就顯得尤為關鍵,甚至直接關乎著俄羅斯未來在歐洲的航運走向和海上戰略部署。只要控制克里米亞,俄羅斯便能掌控大部分黑海北岸,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克里米亞都可作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關鍵地理屏障,以此隔絕北約進一步東擴,同時還有助于削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
總之,即便俄烏關系永遠無法修復,俄羅斯也不可能輕易放棄克里米亞。3月24日美俄就停火細節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展開談判,在美俄的共同推動下,讓這場持續一千多天的沖突似乎有了新的轉機。只是按照俄羅斯的訴求,不要說克里米亞,烏克蘭要想收回被俄軍控制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大部分烏東領土,也變得愈發困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