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奇怪的事,美國二手車現在在漲價。
但是,明明對二手車沒有關稅啊。
有人說,因為新車貴了,那么二手車自然就漲了。但是新車的關稅也還沒有開始執行啊,甚至新車的價格也還沒有開始漲啊。
為什么美國二手車就開始漲價了呢?
今天,我就來剖析這個原理。
首先,咱們得把那個最簡單的、也是最容易誤導人的邏輯給補齊。
他們說:關稅來了 → 新車(或者預期)變貴 → 買不起新車的人去買二手車 → 二手車需求增加 → 價格上漲。
這邏輯錯了嗎?沒錯。但完整嗎?差得遠了!
這就像說“人餓了就要吃飯”一樣,是句正確的廢話!它只描述了表面現象,完全沒觸及核心!
經濟現象從來不是簡單的“A導致B”!
市場是一個由無數個擁有獨立思想、獨立判斷、獨立行動的 個體 組成的復雜網絡! 記住!是活生生的人在做決策!不是冷冰冰的公式!
所以,要理解二手車漲價,你不能只盯著“關稅”這一個點,你得去看:
人們的預期是怎么變化的?
人們的選擇是如何因此調整的?
市場的信號是如何被扭曲的?
不同市場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政府干預帶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這五個層面,才是解開謎題的關鍵!
下面我一層一層地講解。
奧派經濟學的核心觀點之一,就是主觀價值論 和預期的重要性!
什么意思?
就是說,一個東西值多少錢,不是它本身有什么“客觀價值”,而是取決于“人”覺得它值多少錢!而且,人們的行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對“未來”的預期!
關稅來了,或者僅僅是“可能要來”的 風聲 ,會發生什么?
不僅僅是新車價格“可能”上漲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 所有潛在購車者 的心態和預期!
張三本來琢磨著,攢兩年錢買輛新車。現在一聽,關稅要來了,新車可能要漲價好幾千甚至上萬美金!他心里就開始打鼓了!
他會怎么想?
想法一(最直接的): “臥槽!新車要漲價了!那我買不起了!趕緊看看二手車吧,趁著還沒漲得太離譜,先弄一輛開著!” —— 這就是前面說的那個膚淺邏輯,但注意,這是基于對未來的“預期”!
想法二(更進一步的): “新車要漲價了,那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樣會去看二手車!二手車也肯定要跟著漲!我得趕緊下手!現在不買,下個月可能就得多花錢!” —— 看見沒?這是“預期的預期”!他不僅預期新車漲,還預期別人也這么想,導致二手車也漲!所以要“搶”!
想法三(持幣觀望者的): “本來想賣掉我的舊車換輛新的,現在新車這么貴,算了,我這舊車再開兩年吧!” —— 這導致什么?二手車市場的“供應”減少了!想賣車的人不賣了!
想法四(二手車主的): “喲!行情這么好?我的破車現在也能賣個好價錢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等等再賣,說不定還能漲點?” 或者反過來,“趕緊賣!趁現在價格高!” —— 不管是哪種,都加劇了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
看到了嗎?關稅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它激起的不是一圈漣漪,而是每個人心中不同的盤算和預期!
這些預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匯聚成了二手車市場那股洶涌的漲價潮!
這才是奧派看到的!
不是簡單的供需曲線移動,而是無數個體基于不確定未來的、動態的決策過程!那些只看圖表的“主流經濟學家”,根本理解不了這其中的微妙!
主流經濟學喜歡談“替代效應”。新車貴了,大家就去買它的替代品——二手車。
嗯,聽起來沒錯。但奧派看得更深!
這不是簡單的“買不起A就買B”。而是整個選擇結構都被政府的干預給打亂了!
就好比你去飯店吃飯。 本來有100塊的套餐A和50塊的套餐B。你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預算選擇。
現在,政府突然規定,套餐A必須加收30塊的“豪華稅”!變成了130塊。
這時候,你的選擇發生了什么變化?
你可能覺得130太貴,不值當,于是選擇了50塊的套餐B。—— 這是簡單的替代。
但你也可能想:“套餐A都敢收這么高的稅,說明食材肯定好?或者說明天可能連套餐B也要加稅?那我今天還是咬咬牙吃A吧!”
或者你想:“這飯店怎么回事?亂加稅!我不吃了!回家自己做!” (對應到汽車市場,就是干脆不買車了,或者推遲購買)
甚至你想:“套餐A加稅,肯定很多人去搶套餐B,套餐B明天也得漲價!我趕緊把B買了!”
看到其中的復雜性了嗎?
關稅扭曲了新車和二手車之間的 相對價格關系 。它傳遞了一個 錯誤 的信號:新車變得“更稀缺”或“更有價值”了(其實只是因為稅高了)。
人們基于這個 被扭曲的信號 ,重新評估自己的選擇。二手車之所以漲價,不是因為它本身突然變得更好了,而是因為它在 被扭曲的比價關系中 ,顯得“相對”更劃算了,或者說,人們“預期”它會變得更緊俏了!
奧派強調,市場是一個發現和傳遞信息的過程。關稅這種人為干預,就是在破壞這個過程!它讓價格不再真實反映供求和價值,而是反映了政府的強制力!
這必然導致資源錯配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莫名其妙”的漲價!
奧派經濟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資本結構 和 生產過程的迂回性 。簡單點說,就是 市場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一個有機整體!
你不可能只動一個地方,而不影響其他地方!
經濟體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你踢到腳趾頭,可能腰也會跟著疼!
汽車市場更是如此!它不是孤立的!
新車和二手車市場,本身就是緊密相連的。 新車的供給、價格、技術,都會影響人們對二手車的估值和需求。
汽車市場還連接著: 零部件生產商、鋼鐵廠、橡膠廠、運輸物流、經銷商、維修店、保險公司、金融貸款機構……甚至還有煉油廠(影響汽油價格,進而影響用車成本和購車決策)!
關稅這個“病毒”,一旦進入汽車這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它就會順著這些千絲萬縷的聯系,迅速擴散!
新車(或預期)漲價,影響二手車。
二手車漲價,可能讓一些人選擇“修車”而不是“換車”,利好維修店?但長期看,如果舊車一直不淘汰,維修的成本和難度也會上升。
二手車緊俏,可能會讓租車市場的價格也上漲,因為租車公司更新車輛的成本也高了,或者干脆減少車輛供應。
那些依賴汽車運輸的行業,成本也會間接上升……
這種連鎖反應,一層套一層,復雜得超乎想象!
政府官員拍腦袋決定加個關稅,他們可能只想著保護本國的幾個汽車制造商,但他們根本無法預料,這個決定會在整個經濟網絡中掀起多大的波瀾!
任何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都會擾亂原本自發形成的、精密的生產和交換結構,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降低!
二手車漲價,只是冰山一角!是這種“結構性破壞”的一個外在表現而已!
這就引出了奧派經濟學反復強調的另一個核心觀點: 政府干預總是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
政府的本意可能是好的(雖然很多時候連本意都是壞的,是為了特殊利益集團),但由于經濟系統的復雜性,以及政府官員認知的局限性(他們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他們的干預行為,幾乎必然會產生他們事先沒有料到、甚至與初衷背道而馳的結果!
這次美國的二手車漲價,就是教科書級別的“意外后果”!
川普政府想干嘛? 可能想通過關稅,逼迫外國車企來美國建廠,或者保護美國本土汽車產業,增加就業等等。
他們預料到二手車會因此瘋漲嗎? 我敢打賭,絕對沒有!或者說,他們根本不在乎!在他們看來,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代價”。
結果呢?
直接傷害了廣大需要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他們買車的成本大大增加了!
擾亂了整個汽車市場的正常秩序,讓價格信號失真。
并沒有真正達到保護本國產業的目的,反而因為整體成本上升,損害了經濟活力。
甚至可能催生了二手車市場的投機行為,進一步加劇價格波動。
試圖用強制手段干預市場,必然是傲慢和徒勞的!
關稅,就是這種傲慢的體現! 它試圖用簡單的、強制性的命令,去取代復雜、自發的市場協調過程。結果就是制造混亂,損害效率,最終讓大多數人受損!
最后總結一下。
二手車漲價,絕不僅僅是因為關稅導致新車貴了那么簡單!
預期改變: 人們對未來的恐慌和投機心理在作祟!
選擇重塑: 不是簡單替代,是整個比價和選擇結構被扭曲了!
市場關聯: 關稅病毒在整個經濟網絡中擴散、傳染!
信號失真: 價格不再反映真實價值,而是反映了政府的強制力!
意外惡果: 政府干預必然帶來無法預料的、破壞性的后果!
這五點,才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告訴我們的、看待這類現象的正確“姿勢”! 它要求我們超越表面,深入理解 個體行為、主觀預期、市場過程和干預的破壞性!
關稅對美國經濟的破壞性,已經展示出來了。未來還會有無數的連鎖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