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海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愿你能扛事,但不必事事都扛,能吃苦,但不必苦中逞強。
古時候有一種蟲,生來便背負著執念。
它遇見落葉便拾起,碰著碎石也馱上,哪怕身軀已滿,哪怕自身的力量已被消耗殆盡,它依然頑固地死撐著,絕不肯放下分毫。
而這樣的堅持,最終往往只能走向一個結局:因體力不支,力竭而亡。
人亦如此,我們在許多時候,都在咬著牙默默忍受,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硬撐著。
卻未意識到,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正不斷地透支著自己的身體,消耗著自己的精力。
弘一法師曾言: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剩;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牽掛太多。”
人生本是一場輕盈的旅程,心若裝得太滿,腳步自然沉重;眼若看得太重,生活便失了從容。
千萬不要因為太能干而透支了健康,錢,有人花,罪,卻只有自己受。
行事有度,惜身惜福,才能收獲長久的安定與順遂。
01
能干是本事,
但過度能干是在透支健康
我們常常贊美一個人很能干:能扛事、能撐場、能解決各種難題。
但能干是一種本事,過于能干卻是一種自我消耗。
生活中,過度能干的人往往給自己設定了過高的標準,一旦事情沒有達到預期,還會陷入自我否定與焦慮之中。
然而,人不是鐵打的,太逞強,把所有事都往身上攬,只會累垮了自己,親人也跟著憂心。
前段時間,主持過《大風車》《芝麻開門》等節目的董浩,自曝曾患病瀕死的經歷,令人深思。
他說:
“我的一生中有三次大難不死,第一次就是你們現在這個歲數,1992年,36歲,本命年?!?/blockquote>他在視頻中透露,自己曾連續十年左右,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即使連續高燒都沒有休息,靠吃退燒藥堅持上班。
長期的勞累讓身體不堪重負。
一天,董浩暈倒在辦公室,同事趕緊將他送往醫院,被診斷為突發急性黃疸型肝炎。
這種病癥致死率頗高,而熬夜應酬致使身體嚴重透支,正是發病的誘因之一。
彼時,躺在病床上的董浩終于明白,正是自己的過度能干消耗了健康,曾經強烈的事業心與進取心,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其實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像董浩一樣,總認為自己要扛住壓力,要成為別人的依靠,殊不知那些日積月累的疲憊感,終有一日,會成為壓垮身體的 “最后一根稻草”。
正如《養生論》所言:“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p>
身體不會說謊,你揮霍的每一分精力,都會變成晚年的病痛賬單。
那些年輕時“無所不能”的人,老來常常一身傷病,只因他們誤把拼命當成了本事。
人這一輩子,別等到直面生死的關頭,才驚覺生命何其珍貴;也不要在失去健康之后,才幡然醒悟,原來那些追名逐利的執念、內心的貪婪嗔怒,都不過是消耗生命能量的冗余。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功不是你有多能干,賺了多少錢,而是還能像年輕時一樣活蹦亂跳。
當你感覺到累了,不妨給自己安排一段休息時間,慢下來,才能讓靈魂跟上腳步;停下來,才能看清人生真正重要的方向。
記住: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你省下的每一分力氣,都會變成未來的福氣。
02
中年以后,最聰明的活法:
懂示弱,不逞強,會低頭
為什么能干的人總是不愿意示弱?
《示弱的力量》一書給出了答案:
“不敢示弱,是因為我們過分渴望認同感,不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敢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blockquote>生活中大多是普通人,如果事事逞強,最終往往只能落得個身心俱疲、狼狽不堪的境地 。
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用“能干”來證明自己,承認局限才是真正的自由,適度示弱才能擁抱更自在的人生。
前不久,刷到演員馬伊琍在一次訪談中,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有一段時間,她在生活和事業上都處于低谷期,整個人被無力感緊緊包裹著。
但身為媽媽,為了不讓女兒擔心,她每日都強撐著笑容,佯裝快樂。
直到某一天,馬伊琍再也承受不住這樣的偽裝,便向女兒袒露了內心的脆弱:
“對不起,媽媽現在實在沒有力氣來照顧你們了?!?/p>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女兒竟回應道:
“媽媽,我早就看出來了,你一點都不好?!?/p>
“你看你現在,就坐在那兒,一句話也不講,臉上連笑容都沒有。”
原來,女兒早已從她日常的言行舉止中察覺到了媽媽的疲態,只是一直沒有挑明,反而也陪著她假裝開心。
這次對女兒示弱的經歷,讓馬伊琍收獲了女兒的理解,也讓她恍然意識到,自己并非需要事事逞強,也不需要永遠完美。
梁實秋曾經說過:
“中年的妙趣,是在于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人過中年,體力和精力相較于年輕時難免不如從前,這是自然的生命規律。
與其勉強自己硬撐,不如學會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能量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學會對年輕人低頭,虛心學習新事物,不擺長輩架子;對家人低頭,用體諒道歉代替相互指責;對生活低頭,接受不完美,與遺憾和解......
當你學會了示弱、低頭,人際交往便會順暢許多,情緒也更平和穩定。
年歲漸長,不必與時光較勁,你要明白有些事不必做,有些人不必爭,有些路不必趕。
與生活達成和解,才能在恰好的節奏里,開啟全新的生活模式,將日子過得愈發精彩,盡享長壽之福。
03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余力
請把健康置頂
很認同《人民日報》說過的一句話:
“余生,請把健康置頂,因為,走著走著,就會發現,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人生無常,健康第一,做人想通,開心至上。”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逞強,而是懂得量力而行;不是取悅世界,而是先照顧好自己。
記?。耗愕慕】蹬c快樂,才是此生最大的成功。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余力,從以下三點做起,為自己存一份從容,留一份健康。
1,把"存錢"換成"存健康"
人老了,要學會轉變觀念,把 “存錢” 換成 “存健康”,從現在開始,合理規劃存款用途,將一部分資源投入到健康中。
肌肉是晚年最好的 “養老保險”,堅持運動,讓身體更有活力;飲食是收益最高的"定期存款",合理膳食,為身體提供充足營養;體檢是必不可少的"風險防控",及時檢查,發現身體潛在問題。
記?。航裉斓拿恳粋€健康選擇,都是給未來自己的一份禮物。
一定要為自己的晚年生活積攢健康資本,因為只有身體健康,才能讓辛苦攢下的錢發揮更大價值,擁有一個幸福、有質量的晚年。
2,把自己當回事,不過多操心別人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特別能干、愛操心的人,更容易疲憊、焦慮,甚至生???
他們習慣了包攬家務,習慣了對他人默默付出,可這樣的付出,換來的往往不是感恩,而是習慣。
你越能干,別人就越依賴你;你越付出,別人就越覺得你不需要被照顧。
可人老了,身體機能下降,精力有限,想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學會說“不”,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拼命,有些責任,本就不該你扛。
該花的錢要花,別總想著??;該享受的要享受,別總想著以后再說;該休息時要休息,別總硬撐。
后半生,不要太能干了,把自己當回事,你的健康、快樂、感受,比別人的期待更重要。
3,欲望低配,永遠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
人到中年,最難得的清醒,是明白我們真正需要的,遠比我們想要的少得多。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長期處于高欲望、高壓力的狀態,會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引發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而降低欲望,實際上是在給身體減負。
欲望低配,不是消極躺平,而是主動選擇一種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擁有所有想要的,而是不再被不想要的困擾,當我們不再被物質和攀比所累,身心自然會進入更舒適的狀態。
調整心態,學會享受生活,你會發現:
健康的身體、和睦的家庭、三兩知心好友,平平淡淡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人生不是拿來用的,而是拿來過的?!?/p>
你的價值,不在于你能扛多少事,你的幸福,也不在于別人有多依賴你,過有溫度的人生,遠比追求“有用”更重要。
從今天起,愿你能扛事,但不必事事都扛,能吃苦,但不必苦中逞強。不困于外物,不透支自己,活出張弛有度的人生。
點亮文末愛心,與大家共勉!
作者:深海,本文首發讀書369(ID:dushu369com),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君與你一起,聽名著、讀美文,用讀書點亮你的人生!轉載請聯系讀書36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