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要通過關稅工具訛詐中國,但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惡果已經開始顯現,這次輪到美方吃癟了。
當地時間4月9日,特朗普迫于內部反對聲,以及股市、債市的低迷行情,宣布暫停“對等關稅”的實施。不過他將中國單獨排除在外,理由是中方對美方采取了反制措施。不僅如此,他還將關稅再次提高至125%,加上3月初已經生效的20%加征關稅,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的關稅稅率已經高達145%。不過當特朗普決定加征50%時,其實再往后加稅,在經貿層面的意義已經不大。
在特朗普宣布暫緩“對等關稅”實施后,便開始鼓勵投資者大量買入,美股也迎來了短期的大幅上漲。不過好景不長,在經歷了周三的一輪上漲后,周四美股三大指數又開始暴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解釋稱,這是大行情后的“正常回調”,美財長則稱沒有看到“任何異常”。
不過這套說辭,恐怕只是敷衍外界的擔憂。美股三大指數不斷暴跌,美債收益率上漲,背后的根本原因,還在特朗普朝令夕改的貿易政策,讓市場充滿了恐慌情緒。即便他暫緩“對等關稅”的實施,試圖穩住市場行情,但投資者們的擔憂并沒有消除,因為大家都清楚,特朗普的權力不受限制,他的行事風格又是我行我素。
當特朗普任命的貿易代表在國會解釋著為什么要征收“對等關稅”時,他卻突然宣布暫緩實施。這說明即便是特朗普團隊內部,也不清楚他的關稅戰略到底是什么。這種情況下,市場的恐慌情緒將持續存在。
除了股市、債市面臨巨大壓力外,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的另一個惡果正在顯現,那就是美國農產品的在華市場份額,將逐步減少。據美媒報道,中國進口商在上半周從巴西一口氣采購了至少40船的大豆,預計5-7月就會交付。
美國大豆的出口極為依賴中國市場,去年美國生產的大豆,有接近一半都用于出口,而這部分出口的大豆,有54%都賣到了中國市場,這還是在中國不斷優化大豆進口配置的情況下。這種貿易關系的形成很簡單,中國需求量大,全球60%的大豆最終都流向了中國,美國又是主要大豆生產國。
原本中美可以互利共贏,但現在美國要對中國搞貿易霸凌,中方無論是出于反制需要,還是為了規避風險,都必然會減少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特朗普對華加稅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中方多買美國的農產品和能源。但現在看來,他對華濫施關稅的做法,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必然是第三方。中國龐大的需求量沒有變,少從美國買,必然就需要從其他國家多買點,而與中方經貿關系密切,且同為農產品出口大國的巴西,無疑就成了最大的贏家。
近期中方公布的白皮書中也明確提到了,中美貿易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雖然兩個超級大國難免有分歧,但總體來說合作空間明顯更大。如今特朗普卻倒行逆施,妄圖違背市場規律強行對中國加征關稅,試圖以犧牲中國利益來實現美國利益的最大化,這種“單贏”的想法不可能實現,中方也絕不會接受。
所以奉勸特朗普,摒棄“美國利益至上”的錯誤理念,互利共贏才是正確的合作之道。如果真的想解決問題,就應該積極回應中方的關切,拿出誠意,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解決,而不是自顧自的不斷加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