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于當地時間9日晚間正式承認,烏軍已在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建立“戰術存在區”。這一動作恰逢美俄新一輪談判前夕,卻暴露出雙方戰略誤判的致命裂痕。
俄國防部衛星圖像顯示,別爾哥羅德州邊境線20公里縱深的農田地帶出現焦黑色彈坑帶,與烏軍無人機部隊活動軌跡高度重合。盡管澤連斯基宣稱行動是為“保護哈爾科夫防線”,但實際控制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僅為俄方總領土的0.00012%。對比去年庫爾斯克戰役中烏軍曾控制2000平方公里區域,此次行動更似政治博弈的煙霧彈。
澤連斯基資料圖
俄軍反應速度暴露深層隱患。在烏軍滲透48小時后,俄西部軍區僅抽調第200獨立摩步旅實施反包圍,而非動用近衛坦克第4師等主力部隊。軍事專家指出,這或與俄軍當前“三線作戰”困境相關——除烏克蘭戰場,俄軍還需應對高加索地區反恐行動及遠東邊境摩擦。
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談判桌上,特朗普團隊正面臨雙重壓力。國務卿魯比奧在北約閉門會議中直言“普京的拖延戰術正在耗盡美國耐心”,但內部文件顯示,美俄能源貿易額在2025年一季度逆勢增長27%,主要涉及阿拉斯加至遠東的液化天然氣通道。這種矛盾在特朗普對烏政策中尤為明顯:他一面批準向基輔輸送價值3.2億美元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另一面卻對烏克蘭鐵礦石加征10%關稅,導致烏方每月損失8000萬美元外匯收入。
克里姆林宮則抓住美方軟肋。在4月8日俄美預備會談中,俄方代表要求將“烏克蘭非軍事化”作為談判前提,這與美國堅持的“全面撤軍”條件形成不可調和的沖突。更微妙的是,俄外交部突然公布2014年《明斯克協議》原始草案,其中包含“烏東自治權”條款,試圖在國際輿論場重構敘事邏輯。
澤連斯基資料圖
基輔的地下指揮中心里,澤連斯基簽署的“第209號特別指令”正引發北約內部爭議。該指令授權烏軍使用美制HIMARS火箭炮系統對俄境內50公里范圍實施打擊,這突破了西方軍援的“紅線限制”。德國《明鏡周刊》獲取的北約情報顯示,烏軍已在前線部署12套改裝型HIMARS,其射程經技術升級后可達120公里。
但軍事優勢未必能轉化為政治籌碼。烏國家安全局流出的評估報告坦言:“別爾哥羅德行動的最大價值在于迫使俄民眾直面戰爭?!比欢裾{顯示,俄邊境地區居民對沖突關注度僅上升4.2%,遠低于克里姆林宮宣傳機器制造的“愛國主義熱潮”。更嚴峻的是,俄軍借機在哈爾科夫方向集結4個機械化師,形成“以空間換時間”的絞殺態勢。
歐盟能源總局4月9日泄露的緊急預案暴露致命弱點:即便實施第十二輪制裁,歐盟對俄鈾礦依賴度仍達19%,其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的核電站燃料庫存僅夠維持47天。這種脆弱性在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突訪莫斯科事件中顯露無遺——隨行的MOL能源集團高管與俄原子能公司簽署了為期三年的鈾濃縮合同,價值約22億歐元。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資料圖
大西洋彼岸的博弈同樣激烈。特朗普政府放風考慮對俄鋁業實施“二級制裁”,威脅將購買俄鋁產品的第三國企業納入黑名單。但中國五礦集團旋即宣布與俄鋁達成160萬噸氧化鋁年度采購協議,交易額較2024年激增63%。這種“去美元化”的貿易模式,正在削弱西方制裁的實際效力。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兵棋推演揭示殘酷現實:若烏軍持續在俄境內開辟戰線,沖突向白俄羅斯擴散的概率將升至41%。該機構高級研究員馬克·坎西恩警告:“當前戰術如同在火藥庫旁玩火——任何誤判都可能引發鏈式反應?!?/p>
克里姆林宮穹頂的雙頭鷹雕像在寒風中微微顫動,而基輔獨立廣場的紀念墻上,陣亡士兵名單正以每日127人的速度更新。當澤連斯基在加密頻道向拜登發送“勝利在望”的訊息時,莫斯科郊外的導彈發射井內,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的燃料加注程序已進入倒計時。這場豪賭的底牌,或許早已超出棋手們的掌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