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4月10日,科創(chuàng)板芯片公司蘇州納芯微(688052)發(fā)了份讓股民心塞的年報:去年營收暴增近五成,沖到近20億,結果公司反倒多虧三成,虧了4個億。
這業(yè)績一出來,股吧里直接炸鍋——有人吐槽“賣得越多虧得越狠”,有人哀嚎“至今破發(fā)還回不了本”,更扎心的是,原始股東們都在集體撤退……
看數據挺唬人!2024年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49.53%至19.6億元,汽車芯片賣爆了。
納芯微年報里說,新能源車和工業(yè)自動化需求帶飛了業(yè)績,聽起來像是趕上了行業(yè)風口。
但仔細扒拉利潤表就露餡了——公司毛利率從38.59%暴跌到32.70%,相當于每賣100元的芯片,少賺6塊錢。
這還沒算瘋狂燒錢的研發(fā)和管理費用,結果全年歸屬凈利潤虧了4.03億,比2023年多虧僅1個億!
分主營產品來看,定制服務產品毛利率降幅最大,同比減少244.14個百分點至-165.32%;傳感器產品、信號鏈產品、電源管理產品毛利率分別減少8.23個百分點、2.88個百分點和7.13個百分點。
為啥賺了面子丟了里子?
納芯微此前在2024年業(yè)績預告中表示,凈利潤虧損則主要系受整體宏觀經濟及市場競爭加劇影響,產品售價承壓,毛利率下降;銷售、管理、研發(fā)費用同比上升。
業(yè)內人士透露,這兩年國產芯片瘋狂內卷,納芯微為了搶市場,價格戰(zhàn)打得兇,再加上代工廠漲價,成本噌噌往上漲。
回想2022年4月上市時,納芯微頂著“國產芯片之光”的光環(huán),現在卻成了股民眼中的“韭菜收割機”。
截至4月10日收盤,納芯微下跌1.82%報156.21元/股,最新市值222.6億元。和2022年8月的高位相比,公司股價已慘遭“腰斬”,目前依然處于“破發(fā)”狀態(tài)。
具體來看,納芯微發(fā)行價230塊,期間先后兩次分紅10派8元(含稅)和10轉4派8元(含稅),扣稅后除權價為163.37元/股,按最新收盤價測算,中簽股民要是沒賣,持有3年還倒虧好幾千塊。有網友哀嘆:
“當年說好的硬科技長線投資,現在看就是個天坑!”
深水財經社還發(fā)現,納芯微還遭到原始股股東集體減持。
據1月17日公告,公司股東國潤瑞祺、慧悅成長、蘇州華業(yè)及其一致行動人長沙華業(yè),計劃在2月18日和5月17日合計減持427.58萬股,占總股本3%。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股東剛于去年10月剛完成前次減持,合計“套現”超6億元。
展望今年,納芯微要直面三大致命問題:
1
國產芯片深度“內卷”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在缺“芯”和芯片自主的口號下,國產替代曾一度發(fā)展順利,2022年國內芯片企業(yè)的業(yè)績顯著提升。
但隨著時間推移,國內低端芯片產能過剩但高端芯片產能緊缺的矛盾凸顯,就連中國芯片老大中芯國際2024年也增產減利,利潤接近腰斬。
2
現金流快繃不住了
截至2024年末,公司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有10億,同比下降42%,但每年研發(fā)就要燒掉5個多億,再虧兩年就得找投資人要錢。
3
信用崩塌連鎖反應
股東集體跑路引發(fā)踩踏,券商研報都不好意思吹了——去年還有20篇買入評級,今年一季度只有 1篇。
納芯微現在就像個燒錢機器——營收漲得猛,但錢都燒在看不見的地方;股東們嘴上說看好,身體卻很誠實地跑路;股價跌成狗,散戶被深套。
芯片行業(yè)本來是個長跑賽道,但照這么玩下去,公司能不能活到國產替代真正爆發(fā)的那天,恐怕要打個問號了。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fā)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