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現將《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日
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招商引資是構建體現吉林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構建招商引資網絡體系
(一)建立新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強化“一個統籌”,建立由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總召集人,分管省領導為召集人,負責聯系商務部門的省政府副秘書長和省商務廳廳長為副召集人,中省直相關部門(單位)主要(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省招商引資服務促進機制,全面加強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的統籌謀劃指導,明確目標責任,推動重大項目,調度解決難題??傉偌嗣堪肽?、召集人每季度調度一次工作情況,成員單位常態化做好項目招引和服務。省商務廳負責機制日常工作,每月按計劃調度匯總情況。省級領導帶頭招商,協調推進重點項目,拓展招商引資渠道,組織專題招商活動。深化“兩項改革”,深化省政府駐外辦事機構改革,強化省政府駐上海、深圳、廣州、天津辦事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功能,增強投資促進職能,主要負責對接聯絡區域內政企、科研院所、商協會,跟蹤掌握區域內重點企業投資動態,組織項目推介、洽談,開展招商活動,推動簽約項目落地,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產業對接、交流合作;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堅持招商引資與政務聯絡并重,進一步明確領導、處(室)、單位負責統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推進省貿促會相關職能改革。建立“兩個機制”,將招商引資工作的關鍵性、引領性指標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建立激勵機制,出臺全省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統籌利用招商引資項目經費,對招商引資工作成效突出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貿促會、省政府各駐外辦事處)
(二)建立投資促進網絡。省內,省商務廳先期整合所屬5個事業單位人員,組建“吉林省投資促進中心”,主要負責項目的謀劃推介、對接洽談、簽約落地,活動組織、企業聯系和對外宣傳等工作。2025年3月底前調配人員開展工作,待我省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時,統籌研究組建機構事宜。市(州)參照省級層面做法,設立專業招商機構,配合本級招商部門做好省市工作銜接,以及項目謀劃洽談、落地服務。省外,省商務廳優選人員,協同省政府駐外辦事機構在國內重點省份(地區)設立投資促進服務站,開展駐點招商。2025年6月底前全面開展工作。國際,省商務廳聯合國家部委駐外機構、外國吉林商會、企業代表處,設立德、俄、日、東非等國家(區域)投資促進聯絡站,舉辦投資政策、營商環境說明會,與外國企業、協會開展務實交流,服務企業更好了解省內市場、投資環境,推動投資、貿易、技術等方面合作。(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委編辦、省外辦、省政府各駐外辦事處及各市、縣級政府)
(三)壓實各方招商責任。明確省商務廳牽頭部門的統籌責任,省商務廳負責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的具體組織與實施,優化內設機構職能,制定年度任務目標,組織重大活動,實施“區域+產業”精準招商;開展跨部門協作,協調出臺扶持措施;定期開展調度、匯總等工作。壓實部門管行業管產業就要管招商的具體責任,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局、省能源局、省畜牧局、省中醫藥局等部門,明確一名部門領導、一個處(室)負責統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定期向牽頭部門、市(州)提供謀劃項目、招商路徑、重點企業等信息,聯合或自主對接重點企業、組織洽談簽約,為項目落地、建設、投產提供專業化支撐。省委金融辦、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應急管理廳等部門指定專門處(室),依據項目全要素保障需求,強化融資、土地、規劃、環評、人才、審批等相關服務保障。省工商聯搭建國內外商協會交流合作平臺,舉辦對接活動,推動企業考察,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省委臺辦、團省委、省僑聯、省外辦等單位(部門)發揮職能作用,組織外國(地區)政要、企業進吉林活動,擴大投資合作。省屬國有企業結合業務拓展,以投促引、對外合作,促進產業協同發展與資源優化配置。突出市(州)政府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帶隊參與重點項目對接洽談、推介交流;依據招商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產業鏈招商圖譜,重點針對國內外行業龍頭、領軍、知名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加快打造產業集群;調動和統籌各級招商力量,落實年度招商計劃,協同配合省直相關部門開展項目謀劃、洽談對接;組織區域內縣(市、區)、開發區(園區)落實項目承載地責任,發揮經濟主戰場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要素保障,做好項目落地配套服務工作。(責任單位:省直相關部門及各市、縣級政府)
二、明確招商引資產業定位
(一)強化產業布局引導。結合各市(州)規劃定位、主體功能、產業布局,研究制定具有吉林特色的“6+5+N”現代化招商引資產業指導目錄,作為各市(州)招商引資的基本參照和剛性指導,促進汽車、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石油化工、文化旅游、光電信息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醫藥、新服務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新型顯示、低空裝備等未來產業,避免“內卷式”競爭,防止產能過剩、重復建設。2025年4月底前完成編制,適時調整。(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及各市、縣級政府)
(二)制定產業鏈招商圖譜。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局、省能源局等相關部門牽頭,依據招商引資產業指導目錄,結合產業基礎、優勢、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分行業、分領域制定全省產業鏈招商圖譜,梳理產業發展現狀和斷鏈、弱鏈環節,匹配目標企業,省市按圖索驥,開展精準招商,解決“缺什么、補什么”的問題,統籌好“必須招”和“可以招”的關系。2025年6月底前完成編制,每年完善調整。(責任單位:省直相關部門)
(三)推行鏈長制招商模式。省直相關部門依據招商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產業鏈招商圖譜,明確一名單位領導負責,市(州)政府指定一名領導配合,逐條產業鏈推行招商引資鏈長制工作模式,定期謀劃延鏈補鏈強鏈項目,開展項目會商研判、評估論證、專班服務、調度督查,形成一個重點產業、一條產業鏈、一個鏈長、一個省市工作專班的工作模式,做好鏈式招商。2025年5月底前建成,定期完善。(責任單位:省直相關部門及各市、縣級政府)
(四)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全面打造“投資吉林”品牌,深化產業招商,提升平臺招商,用活資本招商,注重成果招商,強化以商招商,探索市場招商,實施駐點招商,做實承接招商,拓展項目洽談空間,強化區域對接合作,引進具有帶動作用的標志性企業和重大項目。借助第三方機構(個人)資源,開展委托招商。(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直相關部門及各市、縣級政府)
三、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一)強化項目首談。定期調度跟蹤全省洽談的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對洽談對接超過半年仍無實質性進展的,經首談地區同意,由省商務廳聯合相關部門引導目標企業與產業相同、地緣相近的地區進行重新洽談;對進展緩慢的,由省商務廳牽頭成立包保專班,進行一對一跟蹤洽談,加快項目落地進度。(責任單位:省商務廳及各市、縣級政府)
(二)加強動態管理。優化全省招商引資項目謀劃、洽談、意向、簽約、落地5個數據庫功能,每月按時填報、適時更新項目信息,省市全面掌握項目進展,提升項目全過程管理水平。2025年4月底前完成。市(州)政府建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決策和評估機制,加強論證評估、科學決策、評價管理,嚴格規范簽約項目合理性、合法性。省市分別組織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級報備。(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直相關部門及各市、縣級政府)
(三)強化專班服務。省直相關部門和市(州)、縣(市、區)政府分別成立項目包保服務專班,建立項目服務臺賬,解決項目落地、開工建設中的困難問題。省商務廳與省項目管理和推進中心建立常態化工作聯系,用好全生命周期推進項目工作體系,省商務廳每月向省項目管理和推進中心反饋億元以上簽約項目情況,省項目管理和推進中心落實問題協調解決機制,推動項目加快辦理前期手續,早開工、早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直相關部門及各市、縣級政府)
(四)優化營商環境。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相關規定,依法依規出臺招商引資相關政策。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規制流程進行重塑再造優化,實現“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務服務效率,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助力企業落地投資,打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環境。健全政企直通車機制,常態化舉辦內外資企業懇談會、圓桌會、聯誼會,解決企業投資、運營等各個環節難點問題。(責任單位: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聯、省商務廳及各市、縣級政府)
四、強化招商引資要素保障
(一)加強土地保障。盤活閑置土地,有效發揮政府資源效益。分級完善發布樓宇、地塊等招商載體資源信息,提高各類資源要素綜合使用效率,服務企業快速選址、項目落地。(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及各市、縣級政府)
(二)加強金融保障。建立投資企業“白名單”,推動金融機構依法為重點企業提供增信支持。完善企業上市服務機制,幫助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推動吉林股權交易所繼續申報建設“專精特新”專板,服務中小微企業掛牌。(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省商務廳、吉林證監局)
(三)加強能源保障。協調電網企業提升服務質量,確保電力可靠供應。(責任單位:省能源局)
(四)加強經費保障。按照省級財政零基預算改革“先定事、后定錢”的原則,省財政廳配合省商務廳梳理招商引資改革任務、支出方向和具體項目,配套調整省級招商引資項目經費。省商務廳做好新增安排經費事前績效評估、項目申報和經費測算工作。省直相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統籌申請重大項目謀劃資金,謀劃重點項目。市(州)政府加強招商引資經費保障。(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及各市、縣級政府)
(五)加強宣傳推介。省直相關部門、各市(州)充分利用傳統主流媒體和網絡新媒體,推介區位、產業、資源等優勢和重點項目,宣傳吉林全面振興新思路、新政策,展示優良的營商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直相關部門及各市、縣級政府)
來源 :吉林省人民政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