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各地積極宣傳保障母嬰健康工作的進展、成就和典型經驗,介紹“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2025年衛生健康系統為民服務實事項目的便民利民舉措,在點亮“保障母嬰健康 呵護祖國未來”中國主題的同時,也揭示了衛生健康工作與居民一生的深刻關聯。
在保障母嬰健康方面,我國把好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四道出生缺陷防治關口,推進“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和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著力消除影響婦女兒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在呵護祖國未來方面,我國加快兒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聚焦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孤獨癥等重點問題集中發力,確保每個孩子在成長之路上都能獲得健康陽光的照耀。我國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和覆蓋率不斷提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婦幼健康10個高績效國家之一。
在全人群健康保障和健康促進方面,我國以基層為重點審視和優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服務模式、就醫理念和秩序,通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進行系統集成改革,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平可及、就近就便、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我國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規范化建設,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以及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老年心理關愛等專項行動,為銀齡歲月提供溫暖依靠。
在頂層設計之下,各地積極實踐。“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務將新生兒多項證明辦理時間大幅壓縮,智慧助老系統讓老年人遇危急情況可“一鍵呼救”,安寧療護試點讓生命終末期患者保有尊嚴……方方面面的保障措施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勾勒出全生命周期健康圖景。細看圖景,人均預期壽命、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等諸多指標“成績”亮眼。
為了讓健康圖景的顆粒度更細、每一個獨立個體的健康獲得感更強,當前,廣大衛生健康工作者正積極踐行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凝聚各方力量,付出更為精細的努力。比如,有些城市推出“全生命周期健康電子地圖”,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從孕前檢查到臨終關懷的全程追溯;為避免服務斷層,有些醫院將全生命周期分為健康、亞健康、疾病、衰老和死亡等階段,并將醫療服務模式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的閉環式新型模式;為防止有人在健康路上掉隊,有些地方創建“村干部健康委員”制度,設置葉酸發放員、社區安寧療護師、新生兒遺傳病篩查員、老年認知訓練師等崗位,織就更為完善的衛生健康服務網絡。
這些不斷延伸的改革實踐已然證明,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衛生健康工作已從疾病救治轉向生命全周期守護;衛生健康服務改革已突破單純的技術改良層面,演變為社會治理能力的綜合發力。
與此同時,健康入萬策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銜接,基層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服務資源“城區強、縣域弱”現象有待進一步扭轉,需要更多破解良方。針對不同生命階段、不同健康狀態,為居民提供精準健康管理服務和個性化解決方案,需要更多“工具包”;積極擁抱萬物互聯、人工智能新技術,不僅需要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也需要法律法規、醫學科技倫理、基本醫保合力畫出“路線圖”。
當衛生健康工作貫穿生命始終,當預防、治療、康復形成閉環,當個體健康與公共政策深度融合,我們迎來的不僅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升級,更是民生福祉的巨大提升。衛生健康工作與老百姓的日子相伴前行,每一天都是“衛生日”。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文:健文
編輯:管仲瑤
校對:李詩堯
審核:秦明睿 葉龍杰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1Q3GXEDS】獲取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