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海的一半》將于4月11日、12日,在福建大劇院連演兩場。4月10日,劇組人馬已經來到福州,開始排練合成。同時記者還獲悉,4月15日,《海的一半》廈門站的演出也將開啟。
作為舞劇《海的一半》的導演,林辰率主創團隊先后5次赴福建廈門、泉州、漳州等實地采風。走進學校、走進博物館、走進檔案館、走進古厝舊居、乘船顛簸下海......,全面深入了解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和華僑群體的卓越貢獻,真切感受和體驗閩南風情風俗,實質性的夯實劇本內容,盡可能還原舊時風貌。獲獎無數的他,為舞劇《海的一半》的創作、修改、排練付出了大量心血。
導演說
【創作初衷】
爺爺的姐姐是華僑,記得我兒時爺爺收到姐姐寄來的僑批,總是讓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叔伯每家分到大約五百元,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五百元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足以讓各家安心過年。那時候,爺爺總是把我抱在膝上,拿著信對我說:“看,海的那邊有人思念和牽掛著我們。”
舞劇《海的一半》是一部以華僑群體為戲劇主人翁的舞劇,海的一半,是用永不拋棄、永不放棄的選擇。這是一部關于漂泊與故鄉的舞劇,我們希望通過舞蹈探索并表達四海歸心的復雜情感。這不僅是對華僑群體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更是對人性中那份對歸屬感的深切渴望的共鳴。
舞劇《海的一半》是一部向歷史致敬的作品。在這部劇里,我們以陳嘉庚先生,也就是劇中的海庚——的傳奇經歷為藍本,帶領觀眾不斷閃回,往返于現場與歷史的浩瀚煙塵:在國破家亡的危難情勢中,感受海庚先生的赤子之心,感受海庚先生的勇毅篤行。
華僑同胞對故土深切的情感認同,他們為華夏文明血脈的賡續和生長做出無私奉獻,是我們舞劇表達的主題;在我的眼里,舞劇《海的一半》不僅是一首個人禮贊,更是對整個華僑群體在近代歷史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的深情致敬。他們雖遠在他鄉,但始終心系故土,在國家最危難之際,他們毫不猶豫地投入資源與精力,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富強注入了無比強大的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這種愛國精神,是本劇的核心所在,也是我們創作過程中最為動情的部分。
海的盡頭再遠,紙筆也能帶去希望。橫豎筆畫中,是不舍的親情與炙熱的信念。有的人如同星辰,長久閃耀在夜空之上,帶走猶豫,帶來堅毅。
【創作核心】
用舞劇表達陳嘉庚是非常難的,那么復雜的歷史人物,如何用舞劇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去表達,而且不能一直敘事,那就不是舞臺藝術了,所以我們綜合了很多藝術方式找到了一個核心的點,通過陳嘉庚要傾資興學,通過公司的一場會議為一個核心點,圍繞著他的抉擇和面對眾人不理解當中的一些交織的復雜的情感,來成為構建他傾資興學,篤定一生做一事的主題表達。
【創作靈感】
我在采風過程中一直在尋找真正嘉庚能打動我或者能讓我有感觸的他的足跡和筆墨。 雖然是做一部華僑戲,但是他們的根在閩南,不能對閩南的文化不了解,所以我們很多的靈感都源于閩南文化,從音樂到服裝到他的某些行為模式的表達,比如說歃血為盟、敬香,龍回頭,都是帶有濃郁的閩南色彩;包括舞臺美術我們也在尋找一些濃墨重彩,在我們看來,福建是一個民間宗教非常繁盛的地方,他們的色彩感跟人的性格是息息相關的,為了這個項目我還去了新加坡采風,把新加披的國立博物館、史料館轉遍了,也去了當年的陳嘉庚的怡和軒,我最大感受就是,海外的華僑非常的團結,我深刻的知道,如果一個人飄洋過海在他鄉,要想奮斗出一點成績,沒有一群人是干不出來這個成績的,連生存下來都很難,所以當我去怡和軒那一條街的時候,滿眼都是華人會館,他們非常抱團,所以我在整個的舞劇表達中,我給演員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突顯兄弟們的凝聚感氣勢感,他們的事跡真的令人感動,所以才做出了這樣一部舞劇。
【舞臺創新】
我們用了燈光控臺來編程整個系統,兩分鐘就能做出一個場景,這是一個具有現代視覺、兼具多義性和隱喻的功能,形態上簡約,還要變化多端,創造一種漂浮的、大開大合的變化,此岸與彼岸的意象,舞臺時而飽滿時而空蕩,時而凌厲果決、時而破碎無助,如同面對命運抉擇的內心所掀起的波濤。
【服裝創新】
服裝采用中西融合的方式,我們有段舞蹈靈感源自馬來西亞的娘惹,服裝選用藍色的云紗,勾勒出海的意象,南洋風格加上中式盤扣,營造出夢里他鄉似故鄉的氛圍。
主角團全員西裝禮帽,很標準的華僑形態,這是最有力度最直觀的表現,是融入當地的一種方式,形成了華僑的基因形象,也是我們舞劇的一大亮點。
舞劇《海的一半》劇情
清末,家國凋敝,閩南民眾多背井離鄉下南洋。海庚先生及同鄉弟兄告別故土,漂泊海外打拼多年,成為南洋華商巨子。當此時,救國救民時代大潮風起云涌,海庚先生痛感故土沉淪,深信“教育是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在閩南故鄉大舉興學。新學校第一聲鐘響激越潮汐,海的兩半遙遙相望——南洋,橡膠業、航運業、報業、百貨業,實業帝國勃然擴張;故土,小學、中學、大學,農林、水產、航海、商科,“鷺門學村”氣象萬千。
命運波詭云譎,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海庚兄弟們的實業帝國危機四伏,巨額辦學費用難以為繼。新加坡公司總部,一個會議陷入困局——傾資以保全故土興學事業不中斷,還是集中資源維護南洋實業生存?眾兄弟意見紛紜。追索初衷,下南洋眾兄弟誓言“同生死、共富貴”猶在耳畔,發達后大愿“畢生所獲財利全部用于興學救國”回蕩心扉,真情與大義,如何兩全?萬般糾結中傳來晴天霹靂,堅守“鷺門學村”的弟弟海賢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身先萬眾,才成其為兄長。海庚先生于深切的痛苦打擊中昂然挺立,在眾兄弟的理解和支持下,最終堅持了他必須的堅持,擔當起他不可推卸的擔當。人生就是一場漂泊,一切都懸而未決,有的事情多年后才忽然明白......
再多的語言和照片都不足以描繪這部舞劇的驚艷和震撼唯有走進劇場身臨其境、用心感受才能真正體會到“舊時風貌”。
人物介紹
林辰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創作中心導演
中國舞劇導演,曾擔任舞劇《千手觀音》、說唱劇《解放》執行導演并負責全局舞蹈編排;被文化部評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第十四屆文化劇目獎并被中宣部授予“五個一工程”獎;
2023年與國際著名導演沈偉合作,擔任舞蹈詩劇《詩憶東坡》排練總監、巡演執行導演;并帶隊赴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林肯藝術中心巡演,受國際好評。
以第一編導的身份,創作舞蹈《蘭陵王入陣曲》、《梅》、《山路銀河》等作品多次獲得“全國舞蹈比賽”、“中國舞蹈荷花獎”、“桃李杯全國舞蹈比賽”金銀獎,小舞劇《泥人》獲第七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二等獎(舞蹈文華大獎);舞蹈詩劇《原色》獲第四屆全國民族文藝匯演金獎、導演獎。
創作經歷:
舞劇《牧童遙指杏花村》總導演
舞蹈詩句《原色》總導演
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昨夜冰河》總導演,余秋雨編劇
2022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分場導演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編導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文旅演藝秀《苗界》總導演
舞蹈詩劇《天邊外》總導演
舞蹈詩劇《詩憶東坡》排練總監、巡演執行導演
舞劇《千手觀音》、《解放》執行導演
山西省音舞詩畫《紅色記憶》導演
2017年受邀加拿大建國150周年溫哥華伊麗莎白女皇劇院《春綻Spring Show》擔任藝術總監、導演
擔任中國雜技團桿技《九級浪》編導
舞劇《海的一半》今晚就將在福建大劇院激情上演,小伙伴們趕快行動吧!
來源:東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