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襄樊戰役打響,這場戰爭的成功取勝嚴重削弱了國民黨在華中地區的防御力量。
并使鄂豫陜解放區連成一片,為渡江戰役奠定了基礎,然而,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中,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個小插曲。
“陳毅,9年前我就要起義,你當時為什么不收,否則我哪里落得這般下場?!?/p>
面對眼前被俘國民黨將領郭勛祺的質問,陳毅沒有立刻回答。
在周圍眾人的注視下,他沉思片刻,最后才緩緩開口,道出當年的真相。
那么,這郭勛祺當年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歷?而陳毅又為什么沒有收他呢?
成為川軍重將
1895年,郭勛祺出生在四川雙流縣,幼年時期上過私塾,幾年后因為家庭原因中途退學。
不過,即便沒有在私塾里待多久,但他卻從中學習到了很多。
無論是時常讀書的習慣,還是經常思考的能力,脫離私塾后郭勛祺都沒有拋棄。
這些使他在今后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了一個擁有敏捷思維,膽識出色的人。
1912年,四川各地軍閥混戰打得難解難分,年滿17歲的郭勛祺瞅準時機加入川軍,胸懷一腔抱負。
他當時的首領是川軍的劉湘,在其麾下征戰幾年,郭勛祺軍事才能逐漸開始顯現。
通過接連不斷的戰功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先晉升為排長,最后晉升為連長。
1920年,川軍內部接連混戰,以劉湘和劉文輝為首交戰接連不斷,將所有川軍都卷入其中。
戰場幾乎輻射到整個四川省,各類軍閥明爭暗斗,互相爭奪權利,稍有不慎都會灰飛煙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勛祺刀尖舔血,憑借出色的政治智商縱橫期間,屢立奇功,成為劉湘嫡系將領。
此后的幾年間,郭勛祺在劉湘心中的地位一路飛升,在整個川軍中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1927年,郭勛祺晉升為川軍第四師七旅旅長,名震四海。
與紅軍開始接觸
成為川軍劉湘手下的心腹,手握重權后,郭勛祺并沒有因此傲慢囂張,依舊兢兢業業。
不僅在混戰結束后快速幫劉湘整合川軍,還四處征戰,立下累累戰功。
1933年,郭勛祺接受上級命令,對當時川陜根據地的紅四軍進行圍剿。
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紅軍戰士們,對其聰明的頭腦和頑強的精神印象深刻。
這之后,紅軍進行長征,郭勛祺也受命與其正式激戰過許多次,其中不乏與陳賡等紅軍著名將領交手,雙方打得有來有回。
郭勛祺的作戰風格一直是以勇猛剛烈著稱,敢打硬仗,擅打硬仗。
以前的戰斗大多是他將敵人打得落荒而逃,從氣勢上就高人一等。
但這次面對紅軍部隊,郭勛祺卻絲毫沒有這種感覺,他對于紅軍的紀律和戰斗力都感到深深的欽佩。
這些都讓郭勛祺逐漸意識到,紅軍絕對是一支有理想的部隊,戰斗力十分強悍。
正因如此,身處國民黨陣營中的他,開始對國民黨的對敵策略感到了動搖,他們真的應該先掃除紅軍,再抵御外敵嗎?
這個疑問自此久久環繞在郭勛祺心中,讓他不自主的想要接觸紅軍,更多的認識紅軍。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共被迫開始合作,郭勛祺這才有了更多和新四軍接觸的機會。
在共同抗戰的那段日子里,郭勛祺和新四軍一直走的很近,經常并肩作戰,雙方開始建立起了深刻的友誼。
每每遇到新四軍糧食短缺,槍械短缺的問題,郭勛祺總是能大方的慷慨捐贈,引得我黨不少人的好感。
不只如此,郭勛祺在抗日戰場上也十分驍勇,臺兒莊戰役他就曾率隊阻擊過日軍的援軍,為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之后,他還參加過太湖、金村、武漢會戰等著名的戰役,即使負傷也不曾退出過前線。
這堅毅的精神在當時感染了很多人,被榮稱為“抗日猛將”,是川軍抗日的重要代表。
然而,正是如此驍勇善戰的郭勛祺,卻在1939年突兀的被蔣介石收回了兵權,給了個閑職,想將其調回重慶。
9年前的真相
原來,在1939年時,抗戰進行的如火如荼,正打的激烈,郭勛祺和新四軍的聯系更加緊密起來。
而逐漸意識到苗頭的蔣介石為了以防萬一,便有了撤去他職務的念頭。
其實,早在國共合作開始后,蔣介石就一直有著自己的算盤,他雖然明面團結合作,背地里卻一直下令防共。
對于一些和我黨走的很近的將領也是尤為注意,想防患于未然。
在得知郭勛祺多次暗地里資共后,蔣介石便找了一次他戰敗的機會,立即下達指令,想要撤去他的職位。
然而,正因為蔣介石如此強硬的手段,一心想要抗日的郭琪勛才心懷不滿,轉而有了投共的念頭。
借著與新四軍密切交往的關系,郭勛祺向陳毅傳達了自己的這一想法,然而,在經歷一番利弊的權衡后,陳毅最終還是選擇了拒絕。
雖然郭琪勛確實是一位良將,在抗日戰爭上發光發熱多年,其思想與我黨也算的上是“情投意合”。
但現在這個時間,我黨想要接納他卻是萬萬不可的行為,主要原因則是國共雙方合作前就早有約定,是不許吸納對方將領的。
要是陳毅真的選擇吸納了郭琪勛,那么國民黨那邊必然會引起強烈的不滿。
這對抗日大局是十分不友好的,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將日寇趕出中華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為了達成此目標,國共兩黨的精誠合作是至關重要的,其他的一切事情都要往后靠。
最終,遭到拒絕的郭勛祺只能聽從蔣介石的安排,灰溜溜的回到重慶,直到解放戰爭開始后才被重新啟用。
而在1948年的襄陽城的戰役中,郭勛祺最終戰敗,面對當年選擇拒絕他的陳毅,才發出了如此的靈魂拷問。
結語
聽過陳毅的回答后,郭勛祺沒有憤怒和惋惜,只是無奈的搖了搖腦袋,當年確實是他欠考慮了。
不過,事情到最后卻依舊有著回旋的余地,在陳毅等人的搭線下,郭勛祺最終見到了劉伯承。
在考慮到郭勛祺往年抗日的功績和愿意回頭的態度,劉伯承最終替他進行了爭取,讓他加入了解放軍。
兜兜轉轉,郭勛祺最終還是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接下來的日子里,無論是策反國民黨軍隊,還是帶領解放軍作戰,都為我黨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
劉伯承和陳毅為何親自探望這個國民黨俘虜;新傳奇;2022年3期
郭勛祺將軍的傳奇人生;黨史文匯;2009年2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