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休閑時喝杯咖啡體驗慢生活,工作時沖一杯咖啡讓大腦飛速運轉,咖啡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2023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達到265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0%以上。全國咖啡消費者總數接近4億人,咖啡年消費量達28萬噸,實現消費群體規模和人均消費量雙增長。
上海: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家咖啡館
咖啡市場有多火熱,先到全國咖啡館最密集的城市——上海看一看,在整個上海,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家咖啡館,可以說是菜市場里有咖啡館,公園里有咖啡館,連弄堂口也有咖啡館,那在上海喝咖啡是什么體驗,一起讓記者帶我們感受一下。
當晨曦漫過黃浦江,上海的9500多家咖啡館已蒸騰起第一縷醇香。這座全國咖啡館最密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近200萬杯咖啡。
咖啡從來不只是一杯咖啡,它是早八人的“續命神器”,是爺叔阿姨們的鄰里日常,是年輕人的靈感“伴侶”,是城市里的“詩和遠方”。
咖啡在上海有多火?外賣小哥有話說:“我不在咖啡館取餐, 就在送咖啡的路上。”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人均咖啡外賣消費8.5杯,人均消費約320元。
“村咖”成為打卡點 催生消費新場景
現在,喝咖啡不再是都市特有的消費圖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鄉村咖啡館從田間地頭“長”了出來,點上一杯咖啡,看著鄉村風景,品一番別樣的味道。在浙江安吉,“村咖”不僅成了鄉村文旅的“流量密碼”,也打造出城鄉的消費新場景,鄉村也因為“村咖”的火熱悄然發生著變化。一起去看看。
手捧一杯咖啡,看山林起伏、湖水漣漪。您可能想不到,記者現在是在浙江安吉紅廟村里的一家“村咖”里。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尤其在節假日期間,這里更是格外熱鬧。今年清明假期的第一天,這家咖啡店就賣出了4000多杯咖啡。這里究竟有什么獨特魅力,能夠吸引這么多人從城里專程趕過來呢?接下來跟隨我們的鏡頭去一探究竟。
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這家咖啡店每天從上午9點營業至晚上7點,10多名店員操作4臺咖啡機不停運轉,平均每分鐘出品近10杯咖啡,單日接待量最高達11000人次。
在這里,咖啡文化與鄉村元素完美融合,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一個拿起手機就能出片的地方以前是一個廢棄的礦坑。三年前,一個“90后”創業團隊來到這里,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創業團隊以天然形成的湛藍色愛心湖為核心,保留了礦坑裸露的崖壁等原始風貌,將礦區原有的房屋改造成咖啡館,形成了一個將工業廢墟感和秀麗自然風光完美融合的景區。此外,這里還推出了“旅游+咖啡”的創意模式,游客只要購買門票,即可免費兌換一杯咖啡,讓每個到這里的游客都可以品嘗到咖啡的濃香,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閑暇。
一杯咖啡激活鄉村經濟新動能,更撬動起鄉村旅游大市場。在安吉紅廟村,這里因咖啡飄香而煥發了新的活力。景區的火爆,不僅讓村集體每年增收200萬元租金,周邊還新增了許多就業崗位。
截至目前,安吉縣已培育特色“村咖”3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615萬人次,形成1.21億元富民產業。如今,這里“咖啡+音樂”“咖啡+文創”等多元業態蓬勃興起,既重塑了鄉村面貌,也富裕了村民生活,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