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莊遺址位于虞城縣沙集鄉,屬于睢澮流域。王莊遺址位于永城市苗橋鎮,屬于古睢水流域。兩者同為殷商文化起源地的遺址。
馬莊遺址于199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組成的中美聯合考古隊發掘。中美聯合考古隊發現了豐富的馬莊文化遺存,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考古新發現。2023年,首都師范大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王莊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大汶口中后期高等級墓葬,2023年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馬莊遺址的文化堆積有6米多,除了馬莊文化、龍山文化、商文化和西周、春秋戰國、漢、唐、宋、元、明、清等史前文化遺存及歷史時期文化堆積外,馬莊遺址已探明文化層下還有1米多的文化堆積。其中的馬莊文化遺存近2萬平方米,整個遺址面積至今沒有完全勘測。王莊遺址是大汶口中后期文化,面積近63萬平方米。
馬莊遺址在宋之前一直為崗坡丘陵,是水草豐茂的高地。王莊遺址的整個文化層處于地下3米的平整土地之上。
馬莊遺址疊加了史前文化遺存和歷史時期文化堆積。其中,距今5000年至7000年間的馬莊文化、龍山文化和商文化,從歷史學和考古學方面看來都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寶貴材料。其中的部分材料一直是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材料和商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礎材料。需要格外指出的是,考古專家們把馬莊文化所在的文化層包含的四小層分早晚兩期進行細致研究。馬莊文化的早期和仰韶文化早期的后崗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大汶口文化前身的北辛文化同期,它的晚期同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相當。距今6000年左右,有一批來自東南方向的人和馬莊遺址土著一起生活。這反映了先是中原文化東漸,后又有海岱文化西進,在馬莊遺址相遇相融,主要體現在史前居址、器物、生活灰坑、墓葬等遺物遺存上。當前,王莊遺址備受關注。它以大汶口中后期文化為主,距今5000年左右。馬莊遺址有單身獨葬和疊葬,墓主人偶有拔牙風俗,無葬具,隨葬品精美但不多。王莊遺址的疊葬出現葬具,亦有拔牙習俗,隨葬品很多,有玉器。
馬莊遺址有仰韶至龍山時期中心性聚落特征,掌控周邊同期的半塔遺址、營郭遺址、杜集東大寺遺址等聚落。王莊遺址現已發掘的是大汶口中后期高等級墓葬群,專家推測其中的一座大墓為某淮夷古國的君主大墓,且其周圍有疑為都城氣象的環壕。
商丘在中原文化與東方文化交匯處,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必經地。馬莊遺址和王莊遺址記錄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融合歷程。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