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載有1500噸進口木漿的49118次貨運班列從武昌車務段大花嶺站緩緩駛出,向著四川德陽進發,一條全新的“巴西—上海港—大花嶺站—德陽站”“海江鐵”聯運通道正式開啟。這不僅是大花嶺站在物流運輸領域的又一次突破,更是我國多式聯運體系不斷完善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的構建,物流運輸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其高效性與暢通性愈發重要。大花嶺站此次開辟的“海江鐵”聯運通道,猶如一條新的動脈,為物資流通注入新活力。從運輸路徑來看,這批木漿經10萬噸級海船跨越重洋運抵上海港,再換裝5000噸級江船沿長江溯流而上,抵達武漢金口港后通過鐵路從大花嶺站運往四川德陽。這一復雜而有序的運輸鏈條,整合了海運的大容量、江運的靈活性以及鐵路運輸的高效性與準確性,實現了不同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
從物流效率提升的角度而言,此次入川木漿采用“箱等貨、車等箱、不落地”的快速發運方式,運輸時間大幅縮短3到4天。這得益于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昌車務段、調度所等多部門與港口的緊密協作。他們專門制訂貨物裝載加固、車輛調度和列車開行方案,提前在大花嶺站集結充足運力。大花嶺站更是按照優先配空、優先取送、優先編組、優先掛運的“四優先”原則組織運輸,最大限度壓縮貨物停留時間。這種高效的協作模式,不僅是對物流運輸流程的優化,更是對多部門協同作戰能力的考驗,為其他地區開展多式聯運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經濟發展層面,該通道的開通意義深遠。計劃月均開行進口木漿班列3趟,年運量預計超過3萬噸。這將有力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木漿進口貿易到紙品加工等下游產業,都將因原材料運輸的便捷與高效而受益。對于沿線地區而言,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著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能夠吸引更多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以過去類似聯運通道開通后的效果為例,像“澳洲—舟山港—黃石新港(羅家橋站)—銅錄山站”鐵礦石“海江鐵聯運”新通道開通后,為當地鋼鐵冶煉公司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綜合效益。
從宏觀層面看,這也是我國構建綠色高效物流供應鏈的重要舉措。多式聯運相較于單一運輸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這種綠色物流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助于我國經濟的綠色轉型。今年以來,武昌車務段通過鐵水聯運方式發送各類物資150萬噸,同比增長92%。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該段在物流運輸方面的蓬勃發展態勢,更彰顯了多式聯運在現代物流體系中的強大生命力“海江鐵”聯運通道的開通,是一個新的起點。
隨著更多類似通道的建設與完善,我國物流運輸將更加高效、暢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這樣的創新與突破,讓物流的“血脈”在祖國大地更加順暢地流淌,滋養各行各業,推動經濟持續騰飛。(武漢 曹明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