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 龍灣教育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于2024年“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部級精品課”名單的公示》,其中龍灣有8門課程入選。今天,來認識下入選課程《生活離不開規則》的作者陳亦佳吧!
陳亦佳,龍灣區海濱第一小學教師,曾獲龍灣區新銳教師、龍灣區教學新苗、溫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評審一等獎,多次在市、區級活動中執教公開課,論文、設計等多次獲市、區級獎項。
教路拓新
這位青年教師與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緣分,始于那個充滿挑戰的九月。初任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她,面對法律專冊的教材解讀與課堂實踐,一時難覓教學抓手。恰逢龍灣區首屆教師綜合素養評比啟動,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定以賽促學。在思考教學設計時,教材邏輯梳理和課時劃分的難題曾讓她陷入困境,反復研讀教參和優秀課例后,她摒棄了簡單的"拿來主義",構建出激發學生興趣且貼近學生生活的大情景教學模式,將枯燥的法條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活動。這次比賽的初試啼聲,不僅讓她開啟了專業成長的破冰之路,更讓她深刻體悟到道德與法治學科特有的德育浸潤價值。同年加入龍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工作室的機緣,更為她的教學發展打開了新視界。她在工作室中學習著,思考著,亦成長著。2022年5月,她依托龍灣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團隊研發的“進程式”教學模式,在區級研討活動中首秀《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課例,得到了導師姜詩謙老師的肯定。之后,她又融入本土地域特色、鏈接時政熱點案例,歷經多番打磨,最終這節閃耀著傳統智慧的公開課亮相溫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改領航活動現場。
研路共踐
好課鋒從磨礪出,在多次研磨中,2022年溫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審中,龍灣參賽的那節《科技改變世界》的磨課經歷令她記憶猶新。在研磨中,她深切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工作室成員們徹夜研討的身影,在校園路燈下拉長成奮進的剪影。她負責的學習單設計歷經十余次修改,從思維引導到活動銜接,每個細節都凝聚著團隊的匠心。當課例榮獲溫州市一等獎的消息傳來,所有參與者都感受到集體智慧綻放的光芒。這段經歷讓她領悟到:好課的誕生如同琢玉,既要經得起反復打磨的陣痛,更需保有精益求精的執著。隨著龍灣小學道德與法治“片區教研共富”計劃的推進,她承擔起片區教研組長的角色,組織海濱永中片區教師開展“卷入式”教研。在磨課中,一磨教學邏輯,二磨學習活動,三磨課堂細節。通過三階研磨法助力授課老師完善教學設計,呈現出生動而精彩的課堂。在之后的教研中,她愈加積極思考、奮發鉆研。那些被星月見證的磨課時光,最終在龍灣區教學新苗評比中,凝結成勛章。團隊協作的智慧與個人成長的年輪,在此刻交織成教育共富之路的繁花密葉。
勵路生花
厚積而薄發,行穩而致遠。2024年4月,她代表龍灣區參加2024年溫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評審活動。為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她大膽嘗試以“尋規桌游”為主線設計課堂,利用課余時間研究青少年桌游機制,創設闖關活動、定制規則卡牌,連續兩周熬夜優化活動流程。教研員姜老師帶領著區教研團隊全程跟進支持,先后組織七輪專題磨課:備賽初期,不斷追問怎樣的教學邏輯更加符合教材內涵,怎樣的深度鏈接更能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備賽中期,思考如何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由淺入深的課堂學習活動。每日一講、每講一改、精益求精,評課改課到深夜;備賽后期,研磨教學細節,過渡語、總結語,一字一句,反復斟酌……在教學評審的現場,當學生通過桌游中的闖關環節自發總結出“規則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有序、美好”時,她與孩子們相視而笑。最終這堂課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份殊榮既是對其創新教學實踐的充分認可,更是對龍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團隊集體智慧的最佳見證。
回望成長之路,她始終堅信:道德與法治教育如同靜待花開,需要以仁愛之心澆灌,用專業智慧耕耘。每當看見孩子們眼中綻放的思想火花,她便更加篤定——這條培根鑄魂的教育之路,雖道阻且長,然行則將至。
投訴、爆料加微信:wenzhoushike、dayongqiangbz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