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印發《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布局建設方案》,明確在全省重點布局7個專業化產業園區,構建“一區一園一主業” 發展格局,力爭到2030年形成2個規模超300億元、7個超1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帶動全省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打造全國重要的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增長極。
根據方案,7大園區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區域優勢精準定位:
- 航空港區國際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聚焦醫學影像設備、生物醫用材料、體外診斷試劑等,打造覆蓋“研發 — 中試 — 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2030年目標規模300億元。
- 鄭州經開區高端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體外診斷儀器、高端植入器械、基因檢測設備,建設醫工融合創新平臺,2030年規模目標150億元。
- 鄭州高新區數字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主攻心電診斷、腫瘤診斷、高端光學影像等領域,推動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地,2030年規模突破100億元。
- 新鄉市特色治療設備及高值醫用耗材產業園區:以監護裝備、高值醫用耗材為核心,打造全國知名的醫療器械展示交易平臺,2030年規模目標500億元,成為全省產業龍頭。
- 安陽市智能康復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專注康復理療設備、腦機接口技術,建設康復治療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2030年規模達100億元。
- 商丘市智慧醫療及康復設備產業園區:布局 AI 醫療診斷、智能康復機器人、智慧穿戴產品,打造數字化醫療設備集聚區,2030年規模150億元。
- 信陽市高端醫療設備制造產業園區:發展高端醫用影像設備、家用醫療儀器、醫美器械,建設醫療器械設計孵化平臺2030年規模突破100億元。
方案圍繞“強載體、聚要素、促協同”部署重點任務:
- 專業化平臺建設:各園區將建設“一站四中心四平臺”,即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檢驗檢測中心、消毒滅菌中心、廢棄物處置中心、物流倉儲中心,以及投融資、臨床研究、成果轉化、CDMO一體化平臺,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服務效率。
- 醫工協同創新:推動醫療機構與企業組建醫工聯合體,共建影像診斷中心、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中心等開放平臺,完善“臨床需求—技術研發—產品轉化”全流程合作機制,加速創新產品注冊上市。
- 數智賦能升級:發展診斷治療領域垂直大模型,建設腦機接口技術創新平臺,突破植入式微電極、智能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開發針灸推拿機器人、康復輔助器具等智能化產品,打造“AI+醫療”示范場景。
- 產業鏈集群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國內外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向園區集聚,重點突破核心零部件、醫用材料等“卡脖子”環節,到2027年引進10家以上龍頭企業,培育百家以上硬科技初創企業。
為保障園區建設,河南省將建立省、市聯動協調機制,在項目審批、用地保障、資金支持等方面開通“綠色通道”:
- 財政金融支持:對關鍵技術攻關、首臺(套)裝備研發等給予專項補貼,設立醫療儀器設備天使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優質項目申報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
- 用地與人才保障:優先保障省級重點項目用地,推行彈性年期土地出讓;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高校開設相關學科,組建產業智庫提供智力支撐。
- 審評審批提速:建立省藥監局與園區“直通車”機制,創新醫療器械審評時限壓縮50%,推動首臺(套)產品在省內醫療機構示范應用,探索“新優藥械”目錄掛網綠色通道。
隨著航空港區中原醫學科學城、新鄉長垣健康產業園等項目加速推進,河南醫療儀器設備產業正從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跨越,預計到2027年產業規模將突破700億元,為“十四五”期間打造萬億級健康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