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文學,
當然要懂文學史。
《文脈的演進:中國古代文學史講錄》為復旦大學中文系陳引馳教授有關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講錄,突破文學史敘述的一般格套,既見脈絡的系統性,又見細節的豐富性,是很有視覺感的大學課堂實錄。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錄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人生家園,被后人稱為美好生活典范的“世外桃源”。中國古代文學的世界絢爛精彩,從先秦的《詩經》到漢樂府,再到魏晉唐宋的詩詞歌賦,文學可以說是我們心靈的避風港和進行潛修的“桃花源”。
4月12日,上海圖書館東館特邀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中文系教授陳引馳先生從《桃花源記》談起,與中華書局編審賈雪飛女士一起聊聊中國文學史都有哪些可供我們精神棲居的“桃花源”。
活動時間
2025年4月12日 (周六)
14:00—15:30
(請讀者提前20分鐘到達活動地點)
活動地點
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合歡路300號)
活動嘉賓
陳引馳
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中文系教授,
《文脈的演進:中國古代文學史講錄》作者
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學理論、道家思想與文學、中古佛教文學、近現代學術思想、海外漢學等。著有《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中古文學與佛教》《莊學文藝觀研究》《莊子講義》《〈莊子〉通識》《〈文苑英華〉與近世詩文思潮》等,譯有《唐代變文》《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等,主編“中華經典通識”“佛經文學經典”“二十世紀國學叢書”等叢書。1995年始,在復旦大學開設“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
賈雪飛
中華書局上海聚珍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編審,歷史學博士。
活動預約
預約活動
活動直播
觀看直播
(友情提示:活動前1小時更新)
精彩試讀
此外,絕大部分中國文學是用文言寫的,也就是秦漢以降形成的書面語,因此形成言、文分離的現象。除了一些俗文學作品和口頭文學的記錄之外,中國古代絕大部分文學作品,都遵循書面語系統的表達規則,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明代人還能說“文必秦漢,詩必盛唐”,這是因為他們能夠理解秦漢的表達。當然,不同時代的書面語有一定變化,比如有人指出,唐宋以后多用虛字,也就是“之乎者也”等,它們在漢代的文章中其實不常出現。大概真正是從宋代開始,人們多用虛字,比如在歐陽修的文章中,虛字的使用形成文氣婉轉的風格。迄今流傳著歐陽修如何利用虛字的增益改進文章的故事,對此清代桐城派的文章家有很多討論。
書面語雖在每個時代有一定變化,其總體的語言系統卻是延續的。中國文學的絕大部分,可以說是建立在文言文的基礎之上,而和日常口語有距離。古人說話,肯定不是滿口“之乎者也”,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新版電視劇《三國演義》比老版做得好,老版太拘泥原來的文本,說起話來都像書面語,而新版講的就是大白話,雖然肯定不同于真實的狀況,但調子應該差不多。再比如一些唐代僧人、宋代理學家的語錄,是由口語記錄而來,雖然與說話時的狀況不完全一致,但應該說是比較接近的,與書面語差異很大。今人研究近代漢語,這些是很重要的材料。記錄朱熹講學問答的《朱子語類》,反映了南宋口語的面貌,其中有一段朱熹對陶淵明的評價很有名:
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
朱熹大概就是這樣講話的,這和他文章中的表達差別很大。
從言、文分離的現象可以看出,中國文學其實是一種具有很高書寫性、修辭性的語文傳統,中國古代的正統文學絕大部分是用這種系統寫出來的,而且這種規范延續了上千年,其間雖然有變化,但總體來說是一直保持下來的,這也和中國人尊重典型、尊重傳統的民族心理緊密相關。
“話”里“畫”外講文學史
開卷即刻進入復旦大學古代文學史課堂
《文脈的演進:中國古代文學史講錄》
陳引馳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6907-2
118.00元
本書為復旦大學中文系陳引馳教授有關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講錄,突破文學史敘述的一般格套,既見脈絡的系統性,又見細節的豐富性,是很有視覺感的大學課堂實錄。縱向從先秦一貫而下直至近現代,橫向則以文類從韻文、散文、詩歌到小說,交織成動態發展的包蘊文本、作者、文學事件、文學流變、讀者接受等在內的中國文學網絡,呈現文脈的演進。
全書融匯歷代文人學士與海內外學人的作品、卓識,文學情懷貫穿始終,打破定說,時有創見,提出中國文學史的三個軸心時代的獨到之說、注重早期文學脫離音樂之后對文字表現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學對唐宋文學的承轉變創、描繪近代文學轉型的多元圖景。既有學術上的著意開拓,又具備普及中國傳統文學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