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3日,國共之間最大規模的決戰——淮海戰役剛剛進行半個月,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場上的又一重兵集團,在安徽濉溪縣所屬的雙堆集和宿縣西南的忠義集、王朱莊、馬家樓一帶陷入重圍。該集團即黃維第12兵團,下轄4個軍另1個快速縱隊,兵力不下10萬人,裝備也十分精良,其骨干第18軍更是純美械配置,堪稱國民黨軍美械精銳五大主力中資格最老的一支,老兵多、戰力強。
該軍戰斗力也是數一數二
除了第18軍以外,該兵團戰斗力排行第二的當屬第85軍,它也是一支老牌中央軍嫡系部隊,下轄第23師、第110師和第216師等部。該軍軍長吳紹周系黃埔系頭號人物何應欽的親信、同鄉,本人在軍中資歷也很老,第12兵團最初組建時,曾有傳言稱吳要出任兵團司令,最后僅當上了副司令。
不過,此番部隊從華中“剿總”出發前,其實吳紹周已經接到國防部電令,升任其擔任第4兵團司令。但吳考慮第4兵團遠在華北,如果前去上任,勢必要放棄對老部隊第85軍的控制;而第4兵團系剛由保定綏靖公署部隊改編,僅下轄2個軍,且人生地不熟的,孤身前往很容易被架空。
吳紹周
被圍淮海后,各抽1個師突圍
權衡再三,吳紹周將電報暫時收了起來,并未對外宣布。不過,此番部隊奉命東進增援淮海戰場,第85軍一路擔任后衛,行程卻并不順利。因為其出發時比較倉促,僅攜帶了3天的糧秣,但想不到沿途頻繁遭到我軍地方部隊的襲擾阻擊,平均每天僅能前進30公里,糧食很快消耗殆盡;而沿途老百姓又遭到前面部隊騷擾而逃走,使得第85軍很難搞到糧食,行軍速度也一拖再拖。
11月23日,第85軍終于到達南坪集,與兵團部成功會合,結果當天就落入了解放軍中原野戰軍預先布置的口袋陣。當天晚上,吳紹周參加了兵團司令黃維召集的作戰會議,決定連夜準備,從各軍分別抽調1個主力師,組成強大的突擊集團,以便一舉突出重圍。
黃維劇照
選中的110師已準備起義
考慮到中原野戰軍自1947年轉戰大別山區后一直沒有得到充分補充,裝備損失嚴重;目前,其參戰總兵力僅12萬人,重武器也僅有十余門山炮,炮彈也不多。如果第12兵團10萬大軍全力突圍,剛剛成型的包圍圈很可能會被撕破。
不幸中的萬幸,第85軍抽調參與突擊的第110師已經醞釀在突圍時戰場起義,借此破壞整個兵團的突圍計劃。該師師長廖運周是個潛伏敵營近20年的老地下黨員,在該師威望很高,剛剛提及要率部脫離蔣介石反動陣營,麾下2個團和師部直屬隊大部分官兵就紛紛表示支持。
內部有1個團拒絕起義
眼看起義大勢已成,廖師長就主動找到兵團司令黃維,建議將4個師齊頭并進,改為自己充當先鋒,另外3個師隨后跟進。表面看來是110師甘當開路先鋒,實際上卻是希望該師有機會最先跑出包圍圈。但該師內部還有個大麻煩,那就是所屬第382團,團長姜繼鑫及3個營長都是吳紹周的貴州省天柱縣老鄉,也是其鐵桿,思想頑固。
廖師長此前多次試圖對他們開展工作,但始終沒有效果。如果放在平時,完全可以武力解決。但此時第12兵團集中一處,縱橫只有15里的狹小范圍,隨便一點兒風吹草動就可能被兵團部發現。更何況第110師被選中突圍后,第18軍最精銳的兩個師:第11師、第118師就一直駐扎在其背后,準備隨時跟進突圍。
何應欽
向軍長發牢騷挑動派系爭斗
一旦廖運周對第328團動手,必定驚動這兩個師,他們立即就會沖上來,將第110師全部包圍繳械。為了順利甩掉第328團這個麻煩,廖運周決定利用敵人的派系矛盾。因為吳紹周雖然與黃維同屬嫡系中央軍,卻是不同派系,而且黃維的后臺還是參謀總長陳誠,與吳的后臺何應欽是死對頭,因此兩人一直面和心不和,矛盾很深。
想清楚這一點以后,廖運周主動找到吳紹周發牢騷,聲稱:“此次進兵,一路讓我們擔任后衛,后來又讓我們掩護第10軍、第18軍轉移,難道讓他們各自掩護、直接轉移不是更好嗎?”第10軍和第18軍都屬于陳誠派系,因此廖運周提出的問題看似很有道理,即便老成持重又老謀深算的吳紹周也沒法反駁。但他不愿在此緊要關頭搞內訌,讓人覺得他這個“副司令”對主官不尊重。
軍長要留1個團在身邊
不過,他也的確開始有些擔心自己以后的處境,主動提出:“此次突圍,你們師的任務是搜索敵情,兵力可大可小,你就把328團留給我作預備隊吧!”吳紹周如此說,一方面是他不愿自己的部隊去當炮灰,能少損失1個團是1個團;另一方面此次突圍無論成功與否,戰場必定一片亂局,將第328團這支家鄉子弟兵留在身邊,對自己的安全也是個極好的保障。
廖運周聞聽此言,心中自然十分欣喜,但為了避免懷疑,還是勉為其難的表示:“既然副司令官要姜團,我還能不服從嗎?不過姜團是我師主力,三分天下去其一,我師的力量可是大為削弱了。”就這樣,起義行動的最大絆腳石被搬開了。命令傳達以后,姜繼鑫及其部下也是喜不自勝,因為這樣不僅可以躲開突圍行動,還能呆在老長官身邊。因此,全團不用催促就迅速離開駐地,向軍部靠攏。
第110師策劃起義
11月27日,廖運周率部突圍,按照事先約定的路線向對面中原野戰軍6縱的陣地摸去,從提前放開的缺口走出包圍圈,立即關閉通訊,并安排師屬山炮營等部調轉炮口,對后面跟進的3個師發動猛攻,將這場成功可能性最大的突圍扼殺在初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