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根據《202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營商環境評估
鄂爾多斯市分報告》
在自治區2024年營商環境評估中
東勝區位列中心城區類旗縣第一方陣
再次榮登首位
東勝區營商環境,何以全區一流?
近年來,東勝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貫穿全年各項工作的“一號工程”,傾力打造全自治區環節更少、效率更高、服務更優旗區,以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成效推動東勝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統籌 建隊伍 繪營商藍圖
東勝區成立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通過組建專業隊伍,將優化營商環境這項工作放到了地方政府工作的核心位置。形成“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親自上手、責任部門扎實推動、工作人員全力落實”的協同作戰、齊抓共管優化營商工作新局面。
同時,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下設綜合組、指標組、宣傳組,通過優化組織結構,進一步加強工作調度。建立了優化營商環境大數據分析平臺和指標任務調度平臺,借助平臺“進度條”,全景式監管各部門優化營商工作任務進展,將優化營商工作任務的落地緊緊盯在眼里,抓在手中。
東勝區按月調度各項工作任務完成進度,編制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報通報工作進展,將營商環境工作納入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反向考核”,季度排名后10%部門坐“蝸牛席”,并將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年底績效考核,形成“月調度、月通報、季督辦、年終考核”的全周期考核閉環,以更嚴要求、更高標準推動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親”政商 暢渠道 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
出臺《東勝區區級領導聯系民營企業商(協)會工作制度》,建立政企溝通聯系機制,明確48名縣處級領導聯系服務民營企業,通過設立“民營企業服務日”“企業家餐敘會”等方式,暢通民營企業家直接向領導干部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渠道,構建政企直接溝通交流平臺,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發現問題、查找差距,凝聚改革共識、收集良方良策、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成立東勝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選派55名發改委干部“一對一”主動上門服務民營企業,了解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針對政策落實和服務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協調相關部門及時落實解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建立營商環境“體驗官”工作機制,將企業辦事人員、新聞媒體、律師等多個行業領域的人員招募選聘為“體驗官”,參與體驗監督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普通市民身份建言獻策,推動服務企業工作持續改善提升。今年以來,15名營商環境“體驗官”共反饋問題32條,訴求辦結率100%,特別是針對企業反映的“停車難”問題,東勝區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累計開放45處3779個單位內部停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題,獲社會群眾廣泛好評。
“優”舉措 創一流 筑“五心”營商品牌
東勝區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出13項服務套餐。新生兒出生、企業信息變更等高頻事項累計辦理量超過4.2萬件,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辦件量達3493余件,占全市辦件量的40%。推行“幫您辦”服務模式,組建42人的代辦幫辦服務專班,為企業提供從注冊到運營的一站式服務。截至2024年底,已為54家企業提供了公司注冊、項目備案等手續辦理的幫辦代辦服務。為簡化企業開辦流程,東勝區積極推進“一站式”服務,并率先實施“企業遷移一件事”改革,大幅縮短辦理時間。新增市場主體達1.9萬戶,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1.58萬戶,成為自治區首個存續經營主體達11萬戶的旗縣級城市。同時,加強電子證照推廣應用,梳理了959個“免證辦”事項,有效減少了企業與群眾的辦事成本。
建立了政金企長效對接機制,促成簽約授信金額達457.32億元,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總額達678.07億元。推動金融賦能科技創新,投放“人才貸”8.25億元。穩步推進全面數字化電子發票推廣,數電票覆蓋率已達91.45%,實現發票在線開具、報銷、入賬、歸檔、存儲等全鏈條電子化服務。招標投標推行“遠程協助+”數字見證服務確保公正透明。政府采購實現電子化“全鏈條”運行,獲評多項國家級先進榮譽。建立“水電氣暖”聯辦機制,實現了水氣電熱外線接入工程并聯審批,實現了高低壓用戶辦電“一證辦理”,將低壓客戶平均接電時限壓縮在5個工作日以內,將高壓客戶平均辦電時限壓縮在20個工作日以內,讓企業在東勝“拎包入住”。
東勝區以數字化技術賦能法治,以數字法治筑起保護企業發展的“安全墻”。圍繞數字化平臺打造出全天候、一站式的“24小時自助法院”,全面推行“智能辦案”,提升辦案效率,東勝區人民法院“人工智能助力全鏈條要素式審判提質增效”更是榮獲全國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嚴格執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了雙隨機抽查事項全面覆蓋。全面推行“暖商保”政策,自“暖商保”項目啟動以來,已賠付40個案件,賠付348戶,賠付金額達到213萬余元。“一企一警”機制連470家企業,溝通并了解需求,嚴打涉企犯罪,保障企業權益。加快推進誠信建設工程,通過科技賦能,在創新拓展“信易+”應用新場景的同時,強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通過打造政府講誠信、企業講誠信、社會講誠信的多維誠信場景,讓東勝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再一次走到了自治區的前列。
東勝區持續在生態、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發力,打造經濟發展與民生幸福相得益彰的投資創業首選地。大力推進生態建設,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覆蓋度分別達30%和60%,建成自治區級以上綠色礦山26座,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87.2%,新能源數字陸港入選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位列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53位。率先推行校(園)長聘任制與學區制改革,成功加入教育部課程改革實驗區,教育發展大步邁進。47個單位和個人榮獲全市首屆教學成果獎,教育實力顯著提升。東勝區入選首批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積極探索多元醫養結合模式。搭建“緊密醫養聯合體+互助醫養”四級服務體系,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率94%;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居家養老”,簽約服務率92.3%;依托智慧平臺實現“互聯網+多樣化養老”,拓展社區居家醫養結合服務。
百里之行半九十,千尺竿頭須再攀。東勝區將繼續圍繞建立全國一流營商環境重要任務,堅持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一體化建設,打造政策最貼心、辦事最省心、投資最安心、服務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五心”營商環境暖城品牌,為各類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好條件,不斷書寫出更多優化營商環境的東勝“高分卷”。
來源:東勝區發改委
編輯:任施瑤 審核:田志強 朱少立
校對:魯敏
新聞熱線:0477—81393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