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在全軍授銜的時候,負責這個工作的羅榮桓就給毛主席還有中央寫了一份報告,說是提議讓七個將領都授予大將軍銜,可是這七個人最后連上將也沒有獲得,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而且這七個人都分別是誰呢?
首先就是滕代遠。1955年許多功勛卓著的將領都分別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可是滕代遠卻沒有在這個行列中,要是從滕代遠的戰功與資歷來看的話,他完全是有大將資格的。而且他的很多貢獻也都遠超一些大將,可是最后他卻連上將都沒有獲得,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滕代遠很早就接觸到了先進的思想,并且他的家庭條件還是可以的,接受了不少的教育,并且還上了師范大學,在這里他參加了學生運動,讓他的思想更開闊,對自己未來的定義也更明朗,所以在他21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共產黨員。
后來滕代遠就被組織派到了湖南,還有長沙,領導這里的農民起義,為平江起義奠定了基礎。1929年,滕代遠還同彭老總合作指揮戰斗,保證井岡山根據地沒有被敵人攻克,從而讓紅軍發展的道路更寬闊。
雖然在戰斗中身負重傷,不過他卻堅持作戰,保證部隊能夠突圍成功,如果說滕代遠與彭德懷入黨時間進行比較的話,滕代遠要比彭德懷早一些加入共產黨,而且在平江起義之后,他成為紅五軍的政委,而彭德懷就是該軍的軍長,所以在那場起義中,滕代遠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換句話說,滕代遠在黨內的資歷還超過了一些元帥,也正是因為這樣,羅榮桓才會建議中央給他一個大將軍銜的請求。然而在授銜的時候,滕代遠并沒有在部隊里工作了,所以他就沒有參加授銜儀式,自然也是什么軍銜也沒有。
第二李先念。按理說在革命期間,李先念做出的貢獻可是很多人都比不了的,可是最后他卻也是什么軍銜都沒有,這就讓人疑惑了,其實李先念加入共產黨的隊伍中是1926年,這也是比較早的,他的思想覺悟很高。
在參加了紅軍后,他就指揮部隊參與了不少的戰斗,尤其是敵人在對紅軍進行圍剿作戰的時候,李先念更是帶著部隊直接去打敵人的先頭部隊,為大部隊開路,可以說這個過程中是比較艱辛的,然而李先念卻沒有放棄,不管在何時他都會以大局為重。就連授銜也是如此,他當時已經離開了部隊,所以就沒有參加授銜,自然也就沒有獲得大將軍銜。
第三譚震林。在黨內的資歷可是非常高的,就連毛主席都曾經叫他譚老板,可見譚震林在革命時期的影響力有多大,而且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譚震林還曾經是新四軍的師長,這個位置可是相當于黃克誠還有張云逸了的職務了。
另外在華野中,譚震林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從各個角度來看,他都應該被授予大將,甚至還可以高于這個軍銜,可是他卻沒有獲得任何軍銜,這主要是因為他在1955年離開軍隊去了國務院工作,所以就沒有參加授銜。
第四薄一波。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他的名氣可是非常大的,因為他不管在建立根據地方面,還是領導部隊作戰都相當出色,這也讓他在部隊里的聲望非常高,從而被所有人熟知。而且就算是他被敵人抓捕多次,他也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信念。而他沒有獲得軍銜,也是因為離開部隊了。
第五鄧子恢。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個名字,新四軍的創建就有他的功勞,所以她在部隊里的聲望自然就不用說了,而他沒有獲得軍銜,原因自然就是離開部隊了。第六張鼎丞,他的情況同上面的幾個人差不多,而且不管是在黨內的資歷,還是戰功也都相當出色,雖然沒有獲得軍銜,可是他們依舊為國家的建設而努力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