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醬酒黑馬到增長疲態:珍酒李渡的高端化困局與存量時代考驗
在經歷數年“醬香熱”的高光時刻后,曾被譽為“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現實挑戰。2024年,其營收微增、利潤下滑,核心產品銷量連續四年走低,高端化戰略放緩,品牌估值縮水退榜胡潤500強,甚至在資本市場頻繁破發。曾被寄予厚望的“醬酒新貴”,正在轉身穿越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周期低谷。
業績趨緩:珍酒收入首現負增長,李渡“以量補價”
2024年,珍酒李渡實現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僅增長0.5%,而歸母凈利潤則同比大幅下滑43.1%至13.24億元。即便經調整后凈利潤仍微增3.3%,但整體增速放緩趨勢明顯。更令人關注的是,核心品牌珍酒全年營收44.8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下半年收入更同比銳減22%,成為業績“拖后腿”的主因。
相較之下,“第二增長引擎”李渡實現營收13.13億元,同比增長18.3%,成為唯一錄得增長的品牌。但這背后卻是噸價從45.7萬元降至43.3萬元的“以量補價”策略,毛利率下降至66.8%,顯示出李渡品牌在擴張中的盈利能力正被稀釋。
高端化戰略承壓:“珍三十”放緩、“珍十五”停貨
珍酒李渡將高端化視為突圍之道,但現實卻比預期艱難得多。2024年,公司高端產品營收同比下滑10.82%至17.09億元;次高端產品營收29.95億元,反而增長8.77%,成為收入主力。
為了控貨保價、避免倒掛,公司暫停接收珍十五銷售訂單,削減珍三十支線產品,并將珍三十調整為流通渠道投放主力。雖然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毛利率(珍酒2024年毛利率微升至58.6%),但也造成了銷量與營收的同步下降,珍酒品牌銷量連續四年下滑,從2021年的14761噸降至2024年的12284噸。
這一切,也折射出高端化戰略在消費收縮周期中面臨的現實窘境——高投入、長周期、低回報。
估值泡沫破裂:退榜胡潤500強、股價持續破發
珍酒李渡于2023年在港交所上市,彼時被譽為“茅習珍”三強之一。然而,截至目前,股價仍徘徊在7港元左右,遠低于發行價10.82港元。最新的胡潤中國500強榜單中,珍酒李渡意外落榜,企業價值較去年至少縮水95億元,跌幅超26%。
資本市場的冷淡,不僅反映對其短期業績的失望,更源于對其長期高端定位與產能擴張戰略的質疑。
產能擴張對賭未來:儲酒量10萬噸,擴產仍在繼續
自2009年改制以來,珍酒李渡在產能上的投入超過120億元。目前,釀酒年產能達4.4萬噸,儲酒量突破10萬噸,計劃在“十五五”期間達到年產能10萬噸、儲酒40萬噸。
2024年,公司仍在推進五大生產基地擴建項目,涉及年產能和儲能增加超10萬噸。然而,行業去泡沫背景下的產能過剩風險正逐漸顯現。據《2024-2025中國醬酒產業發展報告》,醬酒產能已現收縮,主銷價格帶回落,市場正從擴張期轉向深度調整期。
在此背景下,珍酒李渡的“屯糧過冬”是否會變成“庫存高懸”?2024年公司存貨高達75億元,五年間增長超3倍,而銷量卻從2.61萬噸降至2.48萬噸。產能過剩與渠道承壓的矛盾正逐步積聚。
營銷“剪刀差”警示:投入巨大,轉化有限
在銷售端,珍酒李渡的“品牌夢”同樣需要高昂成本支撐。2023年銷售費用達45.77億元,同比飆升241%,增長遠超收入增幅。換言之,每賺1元錢,需花3元打廣告。這份“剪刀差”,正在吞噬公司利潤,也揭示品牌塑造與市場反饋之間的脫節。
行業洗牌加?。骸榜R太效應”沖擊中腰部品牌生存空間
白酒行業正在經歷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的深刻變革。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頭部品牌憑借品牌力和渠道掌控力,持續占據主導地位;區域強勢品牌在地頭戰中壁壘穩固。珍酒李渡則陷于高端力不從心、中端承壓、渠道去庫存、倒掛價格戰的多重漩渦之中。
“李渡光瓶酒缺乏禮贈屬性”“珍酒價格不穩,經銷商觀望情緒濃”……經銷商口中的真實反饋,是珍酒李渡必須正視的市場回音。
珍酒李渡曾憑借“醬酒熱”迅速脫穎而出,一度被譽為“茅習珍”三足鼎立的重要一極。但2024年營收轉負、估值縮水、銷量下滑的現實,正倒逼這家白酒新貴重新審視自身定位。
控貨提價、產能擴張、高端突破、市場深耕……每一步都充滿不確定性。但正如董事長吳向東所言,“不追求短期激進增長,長期主義才是穿越周期的正解”。
問題在于:長期主義要靠長期現金流支撐,庫存、產能與品牌之間的協調成本是否太高?2025年,當珍三十重新提速,珍十五迭代完成,珍酒李渡能否穩住貴州醬酒“第三極”的位置?答案,也許還藏在消費復蘇的時間表之后。
來源丨經濟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編輯|鄒貓小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