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會上最熱議的話題無疑是關稅。美國方宣布,將從4月9日凌晨12時起開始對中國產品征收額外關稅,達到125%關稅。貿易戰,正在全面升級……
在這浪潮之下,房地產市場正在面臨著什么?
機遇與挑戰
眾所周知,關稅影響進出口,而進出口又與GDP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這無疑也間接影響到了中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但這到底能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有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對此不必過于擔心,貿易戰的升級不會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雖然近些年來,中國房地產正在經歷深刻調整,但中國房地產市場并沒有“崩盤”的基因。而且,中長期來看,隨著城鄉人口融合和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消化過剩的產能。
貿易戰的升級雖說不至于對房地產造成大的影響,但由于連鎖反應,還是不可避免會被波及到,那么到底會面臨什么影響?
●可能抑制部分樓市需求
出口與GDP關系密切,出口增速下滑會導致GDP下跌,進而削弱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抑制購房需求。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加大也可能影響土地市場,土地流拍風險上升。
●城市分化加劇
對于外貿依賴型城市而言,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壓力。我國外貿格局極其集中,進出口前五的省市占據了總貿易額的64%,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具體到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蘇州、寧波、東莞、廣州、廈門、青島和金華。特別是深圳,已連續32年保持出口第一的紀錄,是全國外貿大市。而內需主導或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城市,如成都、武漢、西安、杭州、南京等更具韌性。
●貨幣政策
為應對壓力,LPR可能進一步下調,利好房貸成本和房企融資。但歷史上貿易戰期間,為防通脹央行可能加息,房貸利率上升,壓制購房需求。
●或對樓市帶來機遇
重點城市核心地段的房產可抗通脹,因此其會更受關注。另外,我國正從外向型向內需驅動轉變,內需提振成功,樓市則能受益。政府一系列穩定樓市措施,也可能吸引資金回流,抵消部分負面沖擊。
政策助力
為促進樓市平穩發展,近期出臺不少新政。根據中指監測,2025年以來全國有超110省市(縣)出臺政策超170條,總的來說新政可分為三類。
一、公積金類政策
在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方面,超30省市進行了首付比例下調、提高貸款額度等調整、優化公積金貸款住房套數認定標準、支持提取公積金用于首付等。
二、出臺特色化金融產品,降低購房初期還款壓力
多地探索多種創新購房模式,包括通過金融工具減輕購房者還款壓力。如蘇州推出“三低一寬”特色化金融產品,主要包含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對青年人、新市民購房需求釋放形成助力。
三、推出“共有產權商品房”,降低購房者置業門檻
常州出臺購房新政支持住房困難工薪群體購房,針對符合條件的購房者, 在購房資助專項房源庫內選購140m2及以下的新建商品住房現房,可提供購房款15%但不超20萬元的購房資助。另外,還有其他城市在購房補貼、住房“以舊換新”等方面也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貿易戰升級、政策寬松……在巨變浪潮之下,樓市能否找準機遇企穩回升,走向更平穩健康的道路?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