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中國汽車零部件“隱形冠軍”的密碼。
文/每日財報 南黎
4月9日,浙江泰鴻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公司股票簡稱“泰鴻萬立”,股票代碼“603210”。這意味著,又一來自浙江省的汽車零部件獨角獸在資本市場開啟新征程。
公開信息顯示,泰鴻萬立主營汽車結構件和功能件產品,作為國內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領先企業,憑借突出的市場地位、領先的技術實力及穩定的客戶資源,近年來業績持續增長,此次上市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競爭優勢。
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的發展機遇
作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一座堅固支柱,汽車工業以產業鏈條之廣、拉動效應之強,持續為我國的經濟增長注入澎湃動力。在這一宏大的產業格局中,汽車零部件產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汽車工業穩健前行的堅實基石。
為了促進產業的繁榮發展,國家相關部門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以及《“十四五”汽車產業發展建議》等,這些政策從產業規劃、技術引進、投融資到稅收優惠等多個層面,為汽車零部件行業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支持。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穩步增長與汽車消費市場的急劇擴張,汽車零部件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從2017年至2022年,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實現了從3.7萬億元到5.4萬億元的跨越式增長,并有望在2027年突破7.8萬億元大關。這一系列的數字背后,不僅彰顯了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蓬勃生機,也預示著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市場需求激增與政策紅利疊加的雙重驅動下,近年來,一批技術實力雄厚、業務模式先進、經營穩健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異軍突起,成為行業發展的新亮點。
泰鴻萬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創立之初便深耕汽車結構件領域,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升級與業務版圖的持續擴張,其業務范疇已悄然延伸至功能件板塊。汽車結構件與功能件作為汽車制造不可或缺的核心組件,其市場需求量巨大,這也為泰鴻萬立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通過上市,泰鴻萬立獲得了雄厚的資金,可以用了擴大產能及補充流動資金。泰鴻萬立表示,本次募投項目將幫助公司提升汽車功能件、車身焊接總成件和汽車沖壓焊接分總成件產能,優化生產流程,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
國泰君安證券也認為,泰鴻萬立的產能利用率常年保持高位,IPO募投項目的擴產進一步打開業績增長空間。未來隨著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及募投產能釋放,泰鴻萬立有望在技術迭代和客戶多元化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深度綁定頭部車企,吃透紅利?
在汽車產業鏈上,零部件企業的命運往往與車企深度綁定。泰鴻萬立踩準了“自主品牌崛起”的黃金十年——從吉利收購沃爾沃打響技術翻身仗,到長城憑“哈弗H6”稱霸SUV市場,再到比亞迪以新能源車反超合資品牌,這家臺州企業始終站在車企迭代的第一線。
公司深度綁定長城汽車、吉利集團等大型主機廠,深耕汽車零部件領域20余年。目前,泰鴻萬立已形成以結構件、功能件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并配套核心客戶在浙江臺州、浙江湖州、河北保定、山東濟南、山西晉中、上海奉賢設有八個生產基地。
看似冒險的“綁定戰略”,反而筑起了護城河。泰鴻萬立與吉利集團、長城汽車合作均已超過10年,合作期限較長、合作情況良好。
數據揭示著共生關系的含金量:當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占率從2020年的38.4%躍升至2023年的56.3%,泰鴻萬立的營收曲線以23.57%的年復合增長率同步攀升,前兩大客戶吉利、長城貢獻的收入占比始終維持在60%水位線上。
泰鴻萬立精準洞察行業趨勢,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高歌猛進,泰鴻萬立積極投身汽車電動化浪潮。
目前已成為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沃爾沃、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整車廠商或品牌的一級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極開拓了TS公司、極氪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小鵬汽車等知名企業客戶,同時也是寧德時代、無錫振華、海斯坦普、賽科利等知名零部件供應商的配套合作伙伴。
在“傳統+新能源”雙輪驅動下,公司客戶覆蓋面較廣,不僅增強了客戶的粘性,更為未來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89億元,同比增長9.35%,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1.7億元,同比增長8.03%。泰鴻萬立表示,公司業績保持同比上升,主要是由于下游主要客戶發展以及雙方合作情況良好,下游客戶訂單規模增加。
泰鴻萬立預測,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4.07億元至4.78億元,同比增長10.59%至29.89%;歸母凈利潤為3880萬元至4350萬元,同比增長2.89%至15.35%。
輕量化技術引領新能源賽道,
破解行業痛點
如果說綁定頭部車企是泰鴻萬立的“生存密碼”,那么技術護城河才是它的“增長底牌”。
2021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173.68萬元、4944.96萬元、5210.19萬元和5237.4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4%、3.35%、3.37%和3.14%,占比相對穩定且金額呈上升趨勢。
泰鴻萬立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及技術創新,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時建有“浙江省級企業研究院”, 并擁有專業的模具設計及研發能力,目前共擁有專利授權120 項,其中發明專利25 項。
新能源車的競爭本質是“續航焦慮”的較量,而輕量化技術正是解題關鍵。泰鴻萬立早在2018年就布局鋁壓鑄工藝研發,如今已掌握從材料配方到模具設計的全鏈條能力。
以輕量化為例,泰鴻萬立已經形成了“汽車側圍輕量化技術”“高強度板及制品輕量化技術”等多項輕量化技術,開發了多品類鋁制結構件產品。
在研項目方面,公司正在研發“一種輕量化鋁壓鑄應用技術”,研發目標為實現輕量化提升35%左右、零部件過程PPM降低至50以內、產品整體利潤提升5%-8%。這類技術直接擊中了新能源車企的三大痛點——降本、增程、安全性。
來源:攝圖網
據了解,泰鴻萬立在模具開發、沖壓及焊接等核心工藝上具備顯著優勢。其模具事業部可實現全流程自主設計制造,依托3D激光切割、快速成形技術等先進工藝,大幅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生產端引入自動化生產線,通過自主研發的“高效率低能耗焊接技術”等,推動智能化制造升級,有效降低能耗并保障產品一致性。
業內人士分析,泰鴻萬立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關鍵在于其技術壁壘與頭部客戶的緊密綁定。公司憑借自動化生產線的高效運作和模具開發的強大能力,能夠迅速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
同時,通過深度參與新能源車型的研發與生產,泰鴻萬立與客戶建立了牢固的戰略合作關系,構筑起“技術+服務”的雙重競爭優勢。
泰鴻萬立的成功,是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的必然結果。它的每一步發展,都緊隨時代的脈搏,緊貼市場的需求。
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輕量化技術的持續突破,泰鴻萬立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泰鴻萬立在上市后將繼續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樹立新的標桿。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