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發布十年以來,機器人技術迎來井噴式發展,催生出大量工業機器人,帶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新一輪變革。根據不同地區發展特點,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現分為六大區域,其中的西部地區雖起步較晚,但依托重慶、成都、西安三個“核心”打出后發優勢,逐漸在產量和技術上取得突破,堪稱我國發展潛力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區域。
不少西部院校緊跟產業步伐,對現有專業模式進行改革,期望率先融入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鏈。就同層次院校來看,石嘴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是為數不多能夠教授“工業機器人”相關理論的院校。
該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直接面向通用設備制造、金屬制品、機械等行業,與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范圍——制造業高度重合。然而該專業雖面向制造業,卻又不局限于制造,所培養的畢業生不僅能勝任常規的運維技術員、生產管理員等崗位,也能勝任設備銷售、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工作需求,頗有“復合培養”的特點。
結合課程安排來看,電子技術、電工基礎、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等機電類專業必修課打下基礎;工業機器人編程與調試、智能制造系統、人機界面與數據采集等內容,則突出特色方向。從中不難看出,該專業既建立傳統機械、電氣領域的知識體系,又融合當下人工智能相關的理論課程,這種“博古通今”的育人模式,或將成為該校融入西部機器人產業鏈的一大優勢。
而在石嘴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互聯網+教育”試點學校后,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如魚得水,得到更具信息化特色的資源支持。相關教學資源多達8569條,包括視頻動畫 101 個40G、24小時自助圖書館、電子圖書40 萬冊、電子期刊 1600 種,再加上與業內企業共建的實習實訓基地,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納入“虛實結合”的辦學軌道,進入職業教育創新辦學的行列。
資源盡備,且看行業需求。在工業機器人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下,相關人才就業前景可否稱得上一片光明?
由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共同編制的《制造業技術人才市場發展戰略規劃設計指南》指出,我國工業機器人人才人才缺口預計達到450萬,人才儲備和培養不足、人才損失兩大問題制約了多地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相關產業供求比例為僅為1:10,從行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并不是什么好現象。
但站在畢業生的立場,龐大的人才缺口就是充足的就業機會。工業機器人產業若想實現快速發展,就必須依靠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廣泛參與校企融合,一切只為填補行業人才缺口。在此背景上,那些率先開展工業機器人教學的院校,也就獲得了與企業“優先”合作的權利,對教材內容的實時更新,學生實習就業的質量都大有裨益。
來自業內的一些研究報告,則從更具體的角度展示了工業機器人的就業前景。
以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為例,其中超40%為專科學歷,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業或10000人以上的巨型企業,其中約45%的運維員薪資可超出當地平均工資2倍,汽車制造、3C電子、金屬機械為需求最大的三個行業。結合前文內容來看,石嘴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在學歷層次、適配崗位、對口行業等方面均與行業發展特點高度契合。
曾幾何時,工業機器人還只是藝術作品中的想象,如今已然突破技術的局限,走向社會生產的各個環節,激發行業潛能,創造更多與之匹配的崗位。新的“千億級”市場正在形成,石嘴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值得同學們作為首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