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地產密探(ID:real-estate-spy)
剛剛,新城控股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經營情況,可謂“喜憂參半”。
可喜的是,新城控股截至目前手上出租物業項目達到了176個,較2024年161個新增了15個,總建面1604.4萬方,可出租面積955.87萬方,各個地區出租率均在90%以上,部分地區還處于“滿租”狀態。
今年一季度,新城控股實現商業運營總收入即含稅租金收入34.48億元,包含了商鋪、辦公樓及購物中心租金、管理費、停車場、多種經營及其他零星管理費收入,較去年同期30.39億元增加了超4億元,同比增幅13.46%。
反觀房地產開發銷售,這家曾經的千億房企就有點尬尷了。2025年前3個月,新城控股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金額約51.02億元,同比下降57.29%,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65.77萬方,同比下降60.18%。
其中,今年3月份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1.27億元,同比下降49.79%; 合同銷售面積約27.15萬方,同比下降52.32%。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新城控股,為何至今未出險?在大家印象中,新城控股應該很久未曾公開露面拿地了,又靠什么在韌性支撐?
不少人會想到:昔日“新城系”實控人王振華因猥褻女童案被判5年(注:已復出),身陷囹圄,但因禍得福,避開了那輪房企瘋狂擴張潮,其兒子王曉東臨危受命,成為新城控股“一把手”,采取收縮戰略,迅速開始斷臂求生。
如前所述,新城的模式類似于龍湖,除了地產外還擁有龐大的自持商業,只是相較于龍湖聚焦一二線城市深耕,其偏愛做差異化布局二三四線中心市場。
比如新城控股2023年報曾提到,在土儲分布上,已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部、成渝等城市群為重點的布局體系,其中一、二線城市約占公司總土儲的41%,長三角區域三、四線城市約占公司總土儲的20%。
房企一二線占比較低,遇上樓市深調這三年,必然會吃虧不少,但能“活下來”的都是英雄豪杰。
看2024年,新城控股營收下滑主要受累于開發板塊。比如,期內總營收近890億元,同比下滑25.32%,歸母凈利潤7.52億元,同比增長2.07%。
從收入構成看,新城控股去年開發板塊貢獻營收760.4億元,同比跌幅29.16%,毛利率11.72%,同比下滑2.19個百分點;物業出租及管理貢獻營收120.29億元,同比增幅13.15%,毛利率70.17%,同比增加0.27個百分點。
從以上數據可算出,新城控股去年開發板貢獻毛利89.1億元,而物業出租及管理毛利貢獻達到了84.4億元,兩者的毛利規模幾乎快要“旗鼓相當”了。
去年,新城控股開發板塊實現銷售額401.7億元,較上年同期銷售額760億元跌幅較大,而商業運營總收入達到128.08 億元,卻同比增加近15億元,可看出商業板塊既是“現金奶牛”,也是“利潤奶牛”。
新城控股披露,從全國層面看商業,2024年全國新開363個商業項目,新開業數呈下降趨勢,市場已從“重資源、重規模”直接進入“重品質、重運營”;存量改造逐年攀升,占新開業項目數超10%,煥新調整成為強競爭的必備能力。
“低線城市單位商業面積遠未飽和,且消費意愿走高,2024年低線城市新開業餐飲、文化娛樂、生活休閑商戶數同比增長47%、27%和58%,三四線消費需求的增長紅利凸顯。”
如此說來,這個新的消費趨勢,對偏重于二、三、四線商業開發及自持運營的新城控股來說,應該是個較大的利好。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已開業吾悅廣場 148 座,管理輸出的已開業吾悅廣場25座。
來源:地產密探圖庫
整體來說,新城控股近些年一直在“縮表”路上。截至2024年底,其總資產比上年底減少670億元至3071.92億元,其中存貨較上年底減少452.5億元至970億元。
該期末,新城控股手上貨幣資金102.96億元,較上年底減少近87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近66億元,較上年底減半。這背后,去年新城控股現金流繼續承壓前行。
比如去年,新城控股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15.12億元,同比暴減86億元;籌資凈現金流-90.88億元,較上年-200.8億元凈流出明顯收窄,致使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額-62億元,但較上年-87.5億元收窄25.3億元。
該期末,新城控股短期借款3.64億元,較上年底減少9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120.8億元,較上年底減少72.5億元。一年內有息負債合計近120億元,相較于可動用現金近66億元,短期償債壓力仍很大。
此外,新城控股該期末應付賬款余額約452.7億元且全部是應付建筑工程款,其中賬齡超1年尚未支付的工程款57億元。
為此,新城控股在2024年報中提出了4條重大措施:
1、進一步鞏固公司商業運營管理的優勢地位,提升公司商業運營總收入,作為有息負債本息償還的重要來源。
2、繼續借助金融政策支持,增加經營性物業貸融資、增加公開債融資、積極推進消費類REITS的注冊發行、積極參與不動產相關創新融資,同時積極推進股權融資,抓住市場止跌回穩的機會,恢復和提升主體信用融資,與資產信用融資相互補充。
3、抓住收儲政策落地機會,采用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增加現金來源。
4、繼續加強與主要建造商和供應商的溝通,友好協商妥善安排付款金額、進度及方式,平滑工程款和材料款的支付,確保各項目施工有序進行。
從上述4點看,商業運營收入被新城控股擺在了償債的第一位,其次就是借債,比如超長期的經營性物業貸,公開債、REITs及定增等,再次就是退地、出售資產等。
2025年,對于新城控股來說,仍是一個攻堅之年。外界也期待其有較好的超預期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