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zhàn)爭,班長黃招強帶著傷員們撤退,在中途清點人數(shù)時,他習慣性的喊了句“口令”,然而正是他的這一句話,拯救了整個隊伍。
1979年,中越戰(zhàn)爭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發(fā)起了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這場仗不好打,越南軍隊熟悉地形,擅長游擊戰(zhàn),叢林里到處是陷阱和伏兵。中國部隊雖然士氣高昂,但傷亡也不小,尤其是前線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很多人負傷后得趕緊撤到后方救治。撤退路上風險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全軍覆沒。那時候,班長黃招強帶著一隊人,肩上的擔子可不輕。
黃招強是廣東河源人,1950年代末出生,小時候就憧憬當兵。17歲那年,他如愿參軍,靠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和不服輸?shù)膭蓬^,很快就當上了班長。1979年戰(zhàn)爭爆發(fā),他所在的部隊被派到前線,任務一個接一個,沒少跟越南軍隊硬碰硬。有一天,上級下了命令,讓他帶隊深入?yún)擦郑驯焕У膫麊T救出來,再護送他們撤到安全地帶。這活兒聽著就危險,叢林里濕熱不說,敵人還神出鬼沒,稍有不慎就得栽。
那天,黃招強帶著小隊出發(fā)了。隊伍里有抬擔架的,有負責警戒的,大家都繃著根弦。傷員情況緊急,有的已經(jīng)撐不了多久,時間就是命。行進中,他們得穿過一座破吊橋,下面是深峽谷,水流湍急,看著都讓人腿軟。黃招強走到橋頭,心里犯嘀咕,這地方太適合埋伏了。他趕緊讓大家停下來,躲起來觀察情況。果不其然,沒多久槍聲就響了,子彈嗖嗖地飛,越南軍隊果然殺出來了。
戰(zhàn)斗打得激烈,戰(zhàn)士們拼了命反擊,但敵人火力強,形勢不太妙。黃招強一邊指揮,一邊盯著隊伍,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隊伍里有些人看著像傷員,可眼神和動作總有點怪。他懷疑這些家伙可能是越南特工,混進來搞破壞或者探情報。這種事在戰(zhàn)爭里不稀奇,敵人就愛玩這手。他沒猶豫,清點人數(shù)時大聲喊了句“口令”。這口令是部隊內部的暗號,只有自己人才知道。
結果,戰(zhàn)士們立刻回了正確的口令,可那幾個可疑的家伙支支吾吾,啥也答不上來。黃招強心里一沉,馬上讓人把他們綁了。一審問,果然是越南特工,偽裝成傷員混進來的。如果不是他這聲“口令”,這些特工可能在關鍵時候下黑手,隊伍估計得全交代在叢林里。這一下,大家伙兒都松了口氣,對黃招強的機警佩服得不行。
打退敵人后,黃招強帶著隊伍接著趕路,總算安全到了后方營地。傷員們及時得到了治療,不少人保住了命。他的事跡很快傳開了,部隊里都說他是“活雷達”,愣是憑一句口令救了大家。后來,他被評為“戰(zhàn)斗英雄”,這榮譽實打實是他用腦子和膽子掙來的。
戰(zhàn)爭結束后,黃招強因為受傷退役,回到了廣東河源老家。雖然不當兵了,但他那股軍人勁兒沒丟。村里修路、清河道,他都帶頭干,鄉(xiāng)親們都夸他靠得住。他沒事還愛跟年輕人講當年的故事,說那聲“口令”不是運氣,是平時訓練和責任心攢出來的。他常說,戰(zhàn)場上多留個心眼,就能多條命,這話聽著簡單,背后卻是血汗換來的經(jīng)驗。
其實,黃招強這人挺接地氣,沒啥架子。他不覺得自己多英雄,就是覺得當時必須那么干。戰(zhàn)爭是殘酷的,越南軍隊那幫特工也不是啥好鳥,陰著來,想坑人。但咱也不能把他們吹成多厲害的反派,他們就是干這種偷偷摸摸的事,碰上黃招強算他們倒霉。他的故事讓人感慨,關鍵時候,腦子比槍還管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