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在華盛頓峰會上宣稱,若各國不報復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的關稅政策,“已公布的關稅就是上限”。
貝森特還叫囂稱,“與中國結盟無異于自取滅亡”。然而,這一言論迅速被現實“打臉”。
貝森特發表這一瘋狂言論的同一時間,美國已然是眾叛親離。歐盟27國通過決議,宣布對美國加征25%的報復性關稅,作為對美國的反制。
歐盟的這一決定,不僅暴露了美國與盟友間的裂痕,更凸顯出其“孤立中國”策略的破產。美國智庫研究顯示,125%的關稅,將導致90%以上的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美國家庭年均支出或增加數千美元,甚至無法像往常一樣買到中國產品。
更諷刺的是,貝森特聲稱“不報復就不會加稅”,但其他國家并沒有收到美國的關稅豁免,而是只收到了暫緩90天征收“對等關稅”的通知,這還不包括基準的10%關稅。
我國已宣布對美商品加征84%的關稅,并采取精準反制措施,重點打擊美國的軍工業,高科技產業,和農業。
對此,貝森特在福克斯采訪中輕蔑回應:“中國對美出口遠大于進口,美國加稅只會讓中國受損。”然而,美國股市的劇烈波動,以及美債被大規模集中拋售,已經印證了貝森特是在打腫臉充胖子。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對西班牙的“點名威脅”,正成為輿論焦點。貝森特警告西班牙“靠近中國如同自割咽喉”,但西班牙農業大臣普拉納斯直接回懟:“西班牙不僅要維持與中國的合作,還要擴大它!”。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更以實際行動表明立場,結束越南訪問后,他將率團訪華,重點推動經貿科技領域的合作,并計劃吸引中國對西班牙電動汽車等產業的投資。
西班牙的選擇背后,是經濟利益與戰略自主的雙重考量。桑切斯直言:“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迫使歐洲尋找新伙伴,而中國是可靠的選擇。”
4月10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明確表示,美方出于一己之私,將關稅作為謀取私利的武器,嚴重侵犯各國的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是公然與整個世界作對。
我國外交部的發言,也完全符合西班牙等國家的呼聲。事實上,中歐合作,是美國的“戰略噩夢”。
一旦中歐攜起手來,亞歐大陸上就基本再也沒有美國什么事,美國將會被孤立出主流世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島。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本質是維護美國經濟霸權的絕望嘗試,但結果適得其反。美國面臨的壓力也在增大,關稅成本推高通脹,民眾不滿加,盟友離心傾向顯現,歐洲、加拿大紛紛加入反制行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