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對于美方宣布對中方加征125%關稅,在世界輿論的普遍關注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提到,“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執意打,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4月10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海外社交平臺轉發了毛主席當年一段振聾發聵的視頻,在視頻中毛主席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而毛寧還寫了一段話,“We are Chinese. We are not afraid of provocations. We don’t back down.(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怕挑釁。我們不會退縮。)”這就是中方對美方發起關稅戰的態度和立場,要談我們隨時歡迎,要打絕對奉陪到底。
實際上,目前美國對華關稅增加到125%,而我國對華關稅也增加到84%,這兩個數字在實際上的貿易中的效果是一樣的,那就是基本上美國商品已經無法再進入我國市場。
我們回顧一下,在這一波中美關稅戰里面,其實特朗普一直在跟我們打“臺灣牌”。第一、特朗普故意在關稅清單中將中國臺灣地區列為“國家”;第二允許臺當局“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前往白宮進行所謂的“特殊管道”對話,溝通協商相關涉臺關稅問題。
顯然,特朗普是想把“關稅牌+臺灣牌”捆綁在一起,把臺灣議題強行嵌入中美貿易談判里面,目前就是以此向我國極限施壓,逼迫我們作出讓步。同時,也是對賴清德當局施壓,逼迫賴清德向美國過渡更多的利益。比如,把島內的半導體芯片產業鏈全部搬去美國,簽署更多的美臺軍售合同。特朗普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就是在逼迫中國大陸讓步之際,最大限度把臺島的剩余價值給全部榨出來。
而實際上,賴清德當局早已經成為美國“掠奪”島內財富的“白手套”。不管是此前配合促使臺積電向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還是動員更多的島內半導體企業去美國建廠。以及把島內的軍費開支提升到GDP的3%以上,大肆采購美國武器裝備,這些都是賴清德“賣臺”的表現。
4月9日,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力推一個叫做“脫中入北”的經濟主張(北指“北方發達國家”)。意思就是最大限度降低島內經濟對中國大陸以及南南國家的依賴度,深化加強與美國、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聯系。全面打造“非紅產業鏈”,和“臺+美新布局”經濟藍圖。
賴清德這個“反骨仔”真的是非常可惡,這一次臺島被特朗普加征32%的關稅,賴清德當局不僅沒有反思,反而還要加快向美國靠攏并討好之。去年臺當局從美國那里拿到了700多億美元的順差,美國一個關稅就把賴清德當局嚇得直接跪下,那去年臺當局從大陸賺了1400多億美元的順差,如果我們也對臺島加征32%的關稅,不知道會有什么效果?
這一次特朗普采取關稅戰疊加臺灣問題的策略,是連續2次對我國底線紅線的極限試探,所以我們必須要強硬到底,硬剛到底,不給特朗普留一絲的幻想空間,不然后患無窮。當然,一味在臺海問題上被動防守,還不如我們主動出手,在中美經濟“硬脫鉤”的情況下,主動在臺海出手,順便一起解決琉球的歷史問題,一舉把美國軍事勢力趕出亞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