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5歲的周國松因大便次數增多前往禹州市人民醫院檢查,一紙"結腸癌"的診斷書讓他猝不及防。6月17日,他接受了腸癌根治術,術后病理顯示:乙狀結腸潰瘍型低分化腺癌,伴大片壞死并浸及漿膜層,惡性程度極高。為預防復發,他咬牙完成7次化療,并開始口服化療藥。
"當時覺得天都塌了,但想到家人,必須撐下去。"周國松回憶道。化療間隙,對中醫深信不疑的他,在同學介紹下開始服用人參粉等中藥輔助調理。四年間,病情奇跡般穩定,他像健康人一樣操持家務、照料農田。然而,命運在2018年6月再次轉折。
當月31日,增強CT顯示雙肺出現轉移病灶,癌癥晚期!省腫瘤醫院建議化療+靶向治療,但效果未知。周國松陷入兩難,最終決定再試中醫。6月29日,他慕名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初診時,周國松半信半疑地拿了藥便離開,未抱太大希望。
奇跡在兩個月后降臨。8月13日復查CT,雙肺上葉結節竟較前縮小,密度變淺!"看到這個結果,我當場就哭了。"周國松說。8月15日,他專程向袁希福院長致謝。此后堅持服藥,11月23日復診時,腰痛消失,單側肺轉移灶已不見蹤影。
如今,距初次確診已逾十年,距肺轉移亦六年有余。2024年4月26日,周國松作為抗癌明星,受邀參加"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開封站活動。現場,他精神矍鑠地分享經歷:"現在整6年了,身體可好!基本一年就吃一個月藥,還能自駕游呢!"
這十年,周國松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堅韌。從確診時的絕望,到化療的煎熬,再到中醫帶來的轉機,他始終保持著樂觀與堅定。"中醫不僅救了我的命,更讓我活出了質量。"周國松感慨道。如今,他不僅是家中的頂梁柱,更成為無數癌友的榜樣,用親身經歷傳遞著中醫抗癌的希望之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