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轉才會有期待,但問題是反轉什么時候才能到來?正常情況下人們都會期待反轉,或者說期待一種不可思議的結局,但很多時候,結局往往以期待落空為結局。期待為什么會落空,因為人們不愿意看到風險,只愿意有所收益。然而不被看到的風險依舊是風險,那些被期待的收益卻總不能如期而至,當風險不被看見的時候,風險總歸被看見,什么時候被看見,結局到了的時候,結局總會來,看什么時間來而已。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沒有明天的人》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不被看見的風險總是風險,被期待的結局卻不一定如愿。鮑爾斯是一個殺人犯,他在獄中認識了兩個亡命徒,三人成功的越獄后又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搶劫,三個人無往不勝,漸漸的他們將搶劫當成了日常。鮑爾斯在朋友家躲避的時候結識了剴切,剴切很快的吸引了鮑爾斯的注意。當幾個人分道揚鑣之后,鮑爾斯逐漸的鐘情于剴切,然而這段感情并沒有因為鮑爾斯的鐘情善終,因為鮑爾斯始終有著自己的身份。
剴切在某一次救了鮑爾斯之后,兩個人真正的走在了一起,正當剴切憧憬著自己跟鮑爾斯的美好未來的時候,鮑爾斯被警察盯上了,這一次的鮑爾斯沒有好運氣相伴,很快,他就被亂槍打死。
《沒有明天的人》片名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對于鮑爾斯來說,明天意味著自己美好的未來,這個未來當中有剴切。但這個未來究竟會不會到,究竟會在什么時候到,沒有人能說得清,鮑爾斯自己對于自己的未來很自信,當他們三人組將搶劫銀行變成了一種日常后,一切看上去都很順利,然而一次的順利不代表次次的順利,鮑爾斯一行三人某一次破壞了這種順利之后,麻煩就如期而至了。
搶劫銀行中死了人,劫獄過程中又死了人,他們原本的游戲開始露出來了真正的面目,鮑爾斯不再是一個含情脈脈的青年人,而是一個血腥的劊子手。于是,本片也開始用最平實的方式展現給觀眾這幾個所謂的罪犯原本罪犯的一幕了。于是,鮑爾斯的所有的行為變得不那么得心應手,而最終,他也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結局。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對于罪犯發生同情,這種同情在于創作者將罪犯的罪行淡化,而將罪犯的人格魅力強化。被強化的人格魅力可以成倍放大,然而再強大的人格魅力最終依舊是無法掩飾罪犯的犯罪行徑。一直到罪犯落網,有的人仍舊不愿意從中走出來,這就是罪犯的創作加成。
而對于本片來說,這一切顯得很是順理成章。鮑爾斯一行人的犯罪行為太過于順暢了,這也是跟一般的犯罪片有所區別的地方。很多犯罪片將搶劫的過程描繪的驚心動魄,甚至不惜用大的筆墨來渲染搶劫者與被搶劫者之間的斗智斗勇,以及警方不同風格的反應,而在本片當中,這樣的反應是不存在的,搶劫者跟被搶劫者之間形成了某種默契,而搶劫者鮑爾斯更是非常的沉著冷靜,他們仿佛并不是在從事搶劫,而是在進行一種日常的常規行為。
正因為這種日常性的從容不迫,我們才能看到搶劫者鮑爾斯某種程度上的“魅力”,這種魅力本身對于塑造人物來說會加分,所以,當剴切與鮑爾斯相識相愛之后,觀眾們才會覺得很合適。然而鮑爾斯中就是一個劫匪,正如影片的片名所言,他是一個沒有明天的人,即便是鮑爾斯擁有了昨天和今天,但是明天一切都是未知的。
剴切暢想著美好的明天,但美好的明天沒有到來,或者說沒有以她所幻想的方式到來,鮑爾斯死在了黎明前,但這一切悲愴嗎?并不,這就像是一場意外,就像是之前原本很順暢的搶劫,突然出了意外,有人因此死去。就像是原本不需要殺人的越獄,突然就有人死去。短暫的平靜讓鮑爾斯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總是天真的幻想著自己可以一直逍遙快活下去,但是作為一個沒有明天的人,鮑爾斯終究還是要為自己曾經的行為負責任。
作為一部另類的警匪片,本片著重突出來劫匪的正常人屬性但卻沒有像別的警匪片那樣過度的渲染劫匪的搶劫合理性。本片用一種突如其來的方式渲染劫匪的死亡,就如同本片用一種近乎于流暢的手法渲染劫匪在搶劫一樣。一切都是注定好的結局,就如同搶劫終歸會被繩之以法一樣。看似有過美好的過往,但結局卻早已經注定。
原因很簡單,亡命徒就是亡命徒,亡命徒沒有辦法跟自己的過去一筆勾銷,曾經犯下的惡終歸是要有一個結局的,當結局到來,所謂的金盆洗手,浪子回頭也就成了泡影。
你好,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