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甘泉山茶葉基地
春風拂綠,茶山疊翠。清明假期,走進湖南省桃江縣栗子山村,車子穿行過蜿蜒的盤山公路,到達甘泉山茶葉基地,茶梯如波浪般起伏,雨后的茶樹新芽青翠欲滴,游客們紛紛在“想你的風吹到甘泉山”處打卡拍照、品嘗新茶。這波“踏春熱”帶來的,是甘泉山茶葉銷量增長、村民收入增加的“美麗經濟”效應。
昔日需要幫扶的窮山溝溝緣何搖身一變成為金山銀山?這要從2024年湖南省桃江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對口幫扶栗子山村說起。桃江是全域旅游示范地,栗子山村雖地處山區,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甘泉山茶葉專業合作社位于海拔800米的雪峰山脈,周邊千畝野生櫻花與發電風車相映成趣,具備發展茶旅融合的潛力。然而,此前由于道路不暢、品牌薄弱,產業難以突破。
圖為甘泉山茶葉基地櫻花盛開時節美景
桃江縣煙草局深入調研后,決定以“茶旅融合”為核心,引導甘泉山茶葉基地做大做強“茶”文章,讓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村民致富的金山銀山。
修路筑網 暢通“茶旅”血脈
圖為桃江煙草幫扶栗子山村修建盤山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樸實的話語,在栗子山村的鄉村振興實踐中得到了生動詮釋。桃江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對口幫扶栗子山村之初,就敏銳地意識到交通瓶頸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首要難題。
據企媒創氪了解,甘泉山茶葉基地雖然擁有得天獨秀的自然資源稟賦,但山路崎嶇難行,而且有一段交通要道道路還未硬化,不僅讓游客望而卻步,也讓茶葉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2024年初,桃江縣局經過深入調研,決定將道路建設作為幫扶工作的“先手棋”。通過多方籌措資金,桃江煙草首批投入16.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道路建設。在施工過程中,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密切配合,克服了山區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等困難,歷時三個多月,終于完成了從山腳到茶葉基地15公里盤山公路的拓寬硬化工程。
這條“產業路”的貫通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益。過去因道路顛簸而受損的茶葉運輸損耗率大大降低,據了解,春茶上市時節,茶商可以直接駕車到基地收購,收購價同比提高了近20%。更可喜的是,道路暢通后,前來賞櫻踏青的游客數量呈幾何級增長。今年櫻花季期間,日均游客量為近百人次,是往年的3倍之多。
為提升道路服務功能,桃江煙草還協助村里完善了道路配套設施:在險要路段加裝防護欄,并幫助修護鄉村主要干道及維護相關基礎設施,合理設計道路沿線的旅游景區觀光臺。這些貼心的設計既保障了行車安全,又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觀光體驗。
而今,這條盤山公路的蛻變,不僅打通了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更聯通了山里山外的發展機遇。每逢周末,自駕游的車隊沿著新修的公路蜿蜒而上,成為甘泉山一道新的風景線。而這一切,都源于桃江煙草人以路為筆,在鄉村振興畫卷上繪就的第一抹重彩。
品牌賦能 激活“綠葉”經濟
圖為村民在甘泉山茶旅基地開展直播
在打通交通瓶頸后,桃江縣煙草局將目光投向了更關鍵的品牌建設。駐村工作隊調研發現,甘泉山茶葉雖然品質優良,但長期品牌效應低下,不僅銷量差而且附加值低。為改變這一現狀,一場以品牌化為核心的產業升級行動全面展開。
包裝升級,實現從“土特產”到“伴手禮”的華麗轉身。桃江煙草指導合作社茶業升級禮盒包裝,深入挖掘當地文化元素,將野生櫻花、雪峰山輪廓、傳統制茶工藝等意象融入包裝設計,開發出“春櫻”“雪峰云霧”“明前嫩芽”等系列禮盒。新包裝采用環保材質,既保留了鄉土氣息,又提升了產品檔次。村民李大姐笑著說:“以前我們的茶葉用塑料袋裝,現在換上這漂亮的盒子,價格翻了一番還供不應求”。
數字營銷,手機變身“新農具”。桃江煙草指導甘泉山茶葉合作社在抖音申請“甘泉山茶旅基地”視頻號,粉絲量達到3000余人,累計發布作品近300個,全方位展示茶葉生產環境、制茶工藝等等。不僅如此,今年采茶季,他們還邀請主播到茶旅基地拍攝抖音短視頻直播網絡推廣,進行現場品茶等,增強互動性,增加產品銷量和利潤。
圖為游客到甘泉山茶旅基地進行采茶體驗
成功引流后,茶廠通過發展體驗經濟留人留心。在3月的踏春季,縣局聯合合作社精心設計了“櫻花茶旅”體驗路線,不僅提供采茶服裝租賃、攝影等服務,還開展采茶、揉茶、品茶等特色春茶制作體驗活動。這一系列操作大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圖為甘泉山茶葉基地標準化管理茶葉生產加工
為確保品牌可持續發展,桃江煙草還幫助合作社建立了完整的質量追溯體系。從茶樹種植、鮮葉采摘到加工包裝,每個環節都制定了嚴格標準。通過這一系列品牌打造舉措,甘泉山茶葉合作社銷售額3月份高端禮盒產品占比達到45%。更可喜的是,品牌溢價讓茶農直接受益,鮮葉收購價同比上漲25%。如今,“甘泉山茶”已成為桃江縣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重要成員,這片綠葉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
鏈條延伸 托起“家門口”致富夢
圖為村民為茶廠初分揀茶葉務工
在茶旅融合發展的帶動下,栗子山村逐漸形成了“以茶興旅、以旅促農”的良性循環。
甘泉山茶廠不僅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更成為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的“致富引擎”。茶廠年均新增500余人次的就業崗位,讓留守在村的老人、婦女找到了新的生計。68歲的張嗲笑著說:“我們這些老嗲嗲,以前靠孩子給生活費,現在在茶廠分揀茶葉,一天能掙80塊錢,感覺人都年輕了”。村里定期舉辦的茶葉技能培訓,讓村民們掌握了從采茶、揉茶到晾曬、炒制的一整套技藝,這些對年齡和文化要求不高的工作,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隨著游客數量持續增長,餐飲住宿需求應運而生。在桃江煙草的幫扶指導下,村民們紛紛利用自家庭院開辦農家樂。桃江煙草不僅幫助開發了“竹山跑地雞”“雪峰山筍干”等特色菜品,還專門邀請縣里的廚師和民宿專家來村培訓,從菜品創新到客房布置,從衛生消毒到服務規范,全面提升經營水平。同福農家樂的王大爺感慨道:“以前兒子在城里打工,一年回不來幾次。現在回來幫著經營農家樂,3月份光櫻花節期間,每天營業額就有3000多塊,比打工強多了!”
圖為栗子山村特色屋場鄉村大舞臺文藝匯演
山水美,村莊更要美。為全面提升旅游體驗,桃江煙草協助栗子山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他們建設特色屋場10余處,打造和諧美麗村居屋場,讓人文之美與自然之美交相輝映。游客們到特色屋場喝一碗農村手工擂制的擂茶,到鄉村大舞臺欣賞一出村民文化隊自編自排的節目,拉滿了體驗感,中午就不想走了,農家樂的生意又轉起來了。他們還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衛生評比、“美麗庭院”評選、衛生廁所改建、垃圾分類等措施,美化鄉村生產生活環境,擦亮鄉村生態振興底色,讓綠色青山與鄉村發展始終同行。
從窮山溝到“網紅”打卡地,從傳統農業到茶旅融合,桃江煙草以創新思路和務實舉措,讓栗子山村的綠水青山真正成為村民致富的“幸福靠山”。下一步,桃江煙草將繼續加大幫扶力度,推動茶旅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挖掘鄉村文化、優化生態旅游體驗,助力栗子山村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以實際行動踐行“責任煙草”的使命擔當。(通訊員:程艷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