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作為一家承載了中國汽車工業記憶的企業,上汽不相信長夜將至,于是,它將變革的火把緊緊捏在手上。
4月10日,魔都的晚風宜人,地標東方明珠與工業明珠上汽集團不期而遇,黃浦江畔的夜色被智能化的光芒點亮。在“懂車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上,上汽集團以一場跨越70年歷史縱深、直抵未來出行本質的宣言,向車市展現了其駛向智能化未來的戰略雄心。
70年前,上海內燃機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上海汽車工業的歷史由此開啟;40年前,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上汽開創了合資模式的行業先河,逐漸建立起現代化的整車制造與零部件產業體系,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大發展;10年前,上汽集團率先提出汽車發展“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和國際化”的新四化理念,助推中國汽車行業奔涌向前、勢不可擋。
數十年的錘煉與耕耘,讓當前的上汽集團得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9400萬用戶的信賴與厚愛,這無疑匯聚成推動上汽“前行不已”的澎湃動力。
然而,當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在汽車工業從燃油時代切換至新能源時代,眼光長遠的車企總能順應變化,擁抱時代。因為逆時代的奔走往往是虛無的英雄主義,而順應變化的舉措才是駛向未來的取勝之匙。
作為在東方明珠見證下的工業明珠,從鳳凰牌轎車到L4級Robotaxi,從合資合作先驅到智能生態構建者,現在的上汽同樣與時代同頻,選擇以技術平權為支點,撬動汽車產業從“規模領先”向“價值領先”的躍遷,并用一場“懂車更懂你”的主題對外發布品牌轉型新戰略。
01
怎么做到“懂車更懂你”
從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的開篇致辭到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的銜接控場,再到地平線、鴻蒙智行、卓馭(原大疆車載)和Momenta等智駕合作伙伴們的發言,整場發布會,上汽20多次提到了“用戶”,這足以體現出上汽在轉型路上想要更懂用戶的決心。
而這種旨在抓住用戶內心的愿景,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技術上。
我們都知道,中國車市歷經幾十年的發展,自主品牌已經做到從依賴合資品牌讓渡市場份額的被動增長,轉向以自主品牌主導的“技術平權”。這一轉型不僅重塑了國內產業格局,更在全球汽車價值鏈中刻下“中國標準”的印記。
在這期間,自主品牌通過技術創新、成本重構與生態開放,將高端技術從少數人的“奢侈品”變為大眾的“日用品”,徹底打破合資暴利壟斷,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價值重構的跨越。
例如,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技術顛覆燃油霸權將插混車型價格下探至10萬元區間,迫使合資燃油車降價30%以上;上汽將L2++級智駕系統覆蓋全系車型讓智能駕駛普惠化,并計劃2027年前實現L4級Robotaxi規模化運營。另外,?小鵬XNGP、華為ADS等系統則實現城市道路全場景覆蓋,智能駕駛從“選配溢價”變為“標配普惠”。
諸方努力下,各類技術平權已成為一種確定性趨勢,平權將打破壟斷、重構規則,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動能,并不斷驅動整個產業業務模式的進階。
目前,最新的行業課題已經轉變為智能化。尤其是隨著L2++智能駕駛的日益成熟、L3的近在眼前,L4也將會以非常快的速度疾馳而來。
在這一賽道內,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五年內,Robotaxi將規模化、量產化,出行將成為一種服務,每個人都有能力去享受平民化、普及化的智駕服務。而這一場由技術平權驅動產業進階的目標是上汽也是全行業所努力的方向。
另外,在上汽看來,未來用戶的第一輛車是滿足社會通勤需求的代步工具;而第二輛車,則是個人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體現。這一點也體現在上汽之夜活動現場擺放的車型上--在現場展臺上,擺放的車型不是上汽大眾的常青樹朗逸(參數丨圖片)和帕薩特,也不是上汽通用的當家花旦別克GL8,而是兩款自主車型?MG的純電跑車Cyberster和上汽大通的皮卡車型星際X。
一直以來,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既是上汽集團的銷量支撐和口碑門面,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合資模式的成功范本。但在這場發布會上,它們旗下的車型卻沒能登上展臺。當然,這不代表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不重要了,相反,它們依然是上汽的重要頂梁柱。
只是,上汽擺上?MG Cyberster和大通星際X有更深的意味。
一方面,以往總有業內人士常常詬病上汽的合資依賴癥嚴重,自主板塊不溫不火。但時至今日,上汽的自主車型占比早已超過50%;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大通星際X皮卡無疑代表著新時代用戶創業的用車需求,而?MG Cyberster則指代了個人生活方式。
當基本的用車需求與個性化用車需求產生碰撞,汽車將進入全新的個性化和出行服務時代。
這個時代將從汽車軟件個性化到汽車硬件個性化過渡,最終成為人們的生活伙伴。未來隨著電子電氣架構的不斷完善,汽車硬件的可拓展性、可選擇性會越來越豐富。
而這一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堆料,而是關于出行本質的價值重構。上汽也表示將緊緊圍繞“安全安心、豐富智趣、更加懂你、極致顏值”智能汽車個性化四大價值坐標,構建最完整、最全面、最豐富的硬件和軟件產品矩陣,持續推動智能出行體驗的革新,讓每輛上汽車都成為最懂你的出行伙伴,實現“平權驅動進階,共創美好出行”。
用上汽的話來說就是--不止于平權,We are more than auto。
02
不止于平權,不止于汽車
“平權不是平均主義,而是打破壟斷、讓技術紅利普惠于民。”
在這場不止于平權的宣言中,除了打破技術壟斷之外,上汽認為,在智能化競賽的下半場,安全是平權的底線,這是智能化的前提,上汽要實現最高標準的安全智能,讓駕駛更安全。為此,上汽打造了最嚴苛的安全標準。
首先是不怕撞;上汽為此構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數字智能技術;其次是打造不會撞的主動安全,實現安全保障從99%向99.999%的進化;最后是即便碰撞上了,也會采取主被動安全相結合的應對方案,發揮全鏈路、全打通、全開放的自研優勢,實現跨系統的的安全控制體系。
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下,上汽想要讓駕駛變得更有樂趣,進而實現個性駕駛。
開放是共創的基石。上汽支持智駕技術多元化,只有技術路線多元化,才會給用戶帶來最大利益,也給智駕產業帶來最好扶持。其中,提供個性化的智駕選擇,是上汽長期深耕智駕技術領域,并在堅持自研的同時,牽手中國智能駕駛“四大高手”——Momenta、地平線、華為和大疆,“齊聚”上汽,構建可兼容的全棧式架構。
為了應對市場挑戰,上汽除了在技術上發力外,同時內外兼修,準備在這場“肉搏戰”中打出一片新天地。
首先便是揮向自己的一拳。
上汽把上汽乘用車、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業務整合在一起,讓資源更集中、目標更聚焦、效能最大化。同時,上汽還組建成立了上汽商用車,以上汽大通為核心,構建技術共享、全球先進的商用車發展戰略。
其次是通過合作打出借力打力的一拳。
一方面,上汽繼續深化與大眾等合資伙伴的合作。上汽不僅要繼續鞏固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積累深厚用戶基礎的優勢,還要推動合資合作進入技術共創的2.0時代;另一方面,上汽積極拓展與華為、地平線、寧德時代、Momenta、OPPO、火山引擎等頭部企業的合作,借助各自領域的優勢資源互補,打造擁有全新體驗的新款車型。
另外,上汽通過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戰略,利用先發優勢,擴大海外版圖,持續輸出“中國智造”,把上汽的車開遍全球,讓中國汽車標準成為全球汽車標準。
當然,在“more than auto”口號的背后,上汽想表達的除了懂車更懂你之外,也許還有對自身的鞭策--能做到的也不止于此。
自從引領中外合資模式以來,上汽在過去40年間一直都是國內車企的翹楚,是見證、參與并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重要的一環。龐大的體量、云集的品牌、優秀的產品和成熟的鏈路,讓上汽集團連續18年蟬聯國內汽車公司銷量第一。然而,在愈發詭譎的競爭環境下,上汽受到時代浪潮的沖擊,壓力陡增,六年來年銷量一路下行、跌跌不休。
這使得上汽不得不做出重大調整。
因為作為一家承載了中國汽車工業記憶的企業,上汽不相信長夜將至,于是,它將變革的火把緊緊捏在手上。
當有人發出質疑之聲“上汽老矣,尚能飯否”時,上汽給出的回答是“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全面深化改革這一仗必須打贏,要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闖出一條突圍之路、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上汽集團提出“五大戰略任務”和“五大關鍵舉措”,包括以自主品牌為核心,以智電技術為關鍵,自研、合作并舉等......可以說,今年以來,上汽集團的各個板塊都出現了重要的變化。
變革之下,效果也逐漸顯現。
今年一季度,上汽整車批售94.5萬輛,同比增長13.3%。其中,3月上汽整車批售38.6萬輛,環比增長30.8%,銷量反超比亞迪,重新成為國內銷量第一的車企。
銷量回升的同時,上汽的盈利情況也在改善。4月8日,上汽集團公告,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億元到3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9億元到4.9億元,同比增加10%到18%。
4月10日晚,當黃浦江的波濤映照著“上汽之夜”的智能化之光,上汽集團正以“平權”為矛,刺破傳統產業邊界;以“共創”為盾,構建用戶價值共同體。從江南制造局的蒸汽轟鳴到智能汽車的算力澎湃,上汽的每一次轉身都刻寫著中國制造的進化密碼。
正如其全新品牌主張所言——“We are more than auto”,這場關于出行平權的革命,既是上汽面向未來的重大轉折,也是中國汽車成為行業規則制定者躍遷的歷史性時刻。
責編:崔力文 編輯:何增榮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顧
賈健旭:“要么看海,要么跳海”
汽車安全的強制標準,該升級了
美國關稅政策生效,全球汽車產業巨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