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這本書的作者。
史蒂文·巴特利特,22歲創立數字營銷公司Social Chain,27歲推動公司上市,曾是四家頂尖企業的CEO,巔峰時期累計市值超10億美元!這位被《福布斯》評為“30歲以下杰出青年”的連續創業者,更以播客節目《The Diary Of A CEO》風靡全球,訪談超700小時全球頂尖人物,涵蓋商界、體育、娛樂等領域。
在社交平臺上,許多聽眾把《The Diary Of A CEO》當作每周必聽的播客,把它稱為寶藏播客,列入創投必聽播客清單。而史蒂文·巴特利特的英文同名書籍《The Diary Of A CEO》也是各大圖書暢銷榜???,目前該書全球銷量100萬冊,版權銷售近30個國家和地區。
不少讀者已經讀了英文原著,并與網友們分享安利!
現在簡體中文版首次引進,名為《人生法則:33條商業和生活指南》,原汁原味呈現史蒂文·巴特利特基于對人性、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深度洞察,自己的創業經歷,以及在播客中采訪過的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家、藝人、藝術家、作家和運動員的經驗,濃縮而成的33條精華法則。
通過這33條法則,史蒂文·巴特利特將告訴你:卓越不是天賦,而是可復制的選擇。 無論你是初入職場,還是征戰商海,這本書或許能成為讓你擺脫焦慮,釋放潛力的“人生算法”。
本文摘編自《人生法則:33條商業和生活指南》
作者:[英]史蒂文·巴特利特
法則 1
按正確順序充實你的五大實力
我的朋友戴維(David)正在他家的前庭花園享受早間的意式咖啡。這時,一個滿頭大汗、一臉困惑、穿著破舊健身服的男人氣喘吁吁地向他慢慢跑過來。接著,這位慢跑者停下腳步,喘著粗氣向戴維打招呼。他說了一個不知所云的笑話,并瘋狂大笑起來。然后,他又開始斷斷續續地談論他正在建造的宇宙飛船,他打算放在猴子腦袋里的芯片,以及他想要制造的人工智能家庭機器人。
過了一會兒,這位慢跑者向戴維告別,并繼續在街上滿頭大汗地慢慢前行。
這位汗涔涔的慢跑者是埃隆·馬斯克,就是那個創建了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神經鏈接(Neuralink)、開放人工智能(OpenAI)、貝寶(Paypal)、快去(Zip2)、無聊公司(TheBoringCompany)的億萬富翁。
在我透露這位大汗淋漓的慢跑者的身份之前,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從當地精神病院逃出來的。但是,一旦你聽到他的名字,前面說到的那些非同尋常的野心突然就變得有信服力了。
實際上,他的野心非常有信服力。當埃隆把這些告訴全世界時,人們會不假思索地從留給子女的遺產中拿出數十億美元來支持他;人們還會辭去原有的工作,重新為他工作;甚至,人們會在他創造出產品前就進行預購。
這是因為埃隆已經發揮了他的五大實力。實際上,我見過的所有有能力創造真正偉大事業的人,都擁有能量滿格的五大實力。
這五大實力的總和就是你的職業潛力的總和。對你和聽說過你的夢想的人來說,這五大實力的飽和程度將決定你的夢想有多么偉大,可信度有多高,以及可實現性有多強。
那些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往往花費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在這五大實力里注入自己的心血。一個有幸擁有滿格五大實力的人,擁有改變世界所需的全部潛力。
當你求職時,當你選擇下一本想要讀的書或決定要追求什么夢想時,你必須了解自己的實力。
☆五大實力
1.你知道什么(你的知識)。
2.你可以做什么(你的技能)。
3.你認識誰(你的關系網)。
4.你擁有什么(你的資源)。
5.世界怎么看待你(你的聲譽)。
在我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我還是一個18歲的初創公司創始人,我一直被一個道德問題困擾,似乎無法擺脫它:與回到我的出生地非洲并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拯救哪怕一條生命相比,將我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組建公司并最終會讓我變得富有是不是一種更崇高的追求?
這個問題在我的腦海里縈繞了好幾年,直到我在紐約的一次偶遇讓我有了一些清晰認知。我參加了拉德哈納·斯瓦米(Radhanath Swami)在紐約舉辦的一場活動,他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宗師、僧侶和精神領袖。
我擠進被斯瓦米深深吸引的追隨者之中,這些人的眼睛閃閃發光。他們幾乎一動不動,安靜地聆聽他說的每一個字。這時,大師問是否有人想向他提問。
我舉起手。大師示意我提問。我問道:“與回到非洲拯救生命相比,創辦一家公司并讓自己富裕起來是不是一種更崇高的追求?”
大師盯著我,仿佛能看到我的靈魂深處。在停頓了許久之后,他宣稱:“你無法從空桶里倒出水來?!?/p>
從那一刻算起,已經過去了近十年時間,我從未如此清晰地理解大師的意思。他告訴我的是,要專注于填充自己的實力,因為只有實力滿滿的人,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積極地改變世界。
現在,我已經創建了幾家大公司,與世界上最大的組織合作過。我成了一名千萬富翁,管理著數千人,閱讀了數百本書,并用700小時采訪了世界上的成功人士,我的水桶已經裝得滿滿的了。正因如此,我擁有了知識、技能、關系網、資源和聲譽,可以幫助世界上的數百萬人,而這正是我打算用我的余生去做的事情——通過我的慈善工作、我的捐款、我創建的組織、我建立的媒體公司以及我正在努力創辦的學校來幫助人們。
這五大實力是相互關聯的,充實某一種實力有助于充實另一種,而且它們通常是按從左至右的順序依次充實的。
我們的職業生涯通常始于獲取知識(例如上學等),當這些知識得到應用時,我們便稱之為技能。當你擁有了知識與技能,你就會對他人產生職業價值,你的關系網也將隨之擴大。因此,當你具備了知識、技能和關系網時,你的資源和獲取資源的途徑也會拓展,而且毫無疑問的是,你也會為自己贏得聲譽。
在了解這五大實力及其關聯后,我們會發現,對第一種實力(知識)的投資明顯是你可以做的收益最高的投資。因為當知識得到應用(轉化為技能)時,它必然會層層推進,逐一充實你的其他實力。
如果你真的領會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雖然一份工作可以給你帶來稍微多一點的現金(資源),但如果它給予你的知識和技能少得多,那它就是一份低回報的工作。
阻礙我們按上述邏輯行動的力量通常是我們的“自我”。我們的“自我”說服我們跳過前兩個實力的能力相當驚人,它可以讓我們僅僅因為更高的收入(第四大實力)或者職位、地位、聲譽(第五大實力)而選擇在自己尚未具備稱職的知識(第一大實力)和技能(第二大實力)的情況下接受一份工作。
如果我們屈服于這種誘惑,我們就會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建立在薄弱的基礎上。這種短視的決定(無法延遲滿足,且無法以足夠的耐心去充實你的前兩大實力)最終會拖我們的后腿。
2017年,一位名叫理查德(Richard)的員工走進我的辦公室。他只有21歲,才華橫溢。他告訴我他有一些消息要與我分享。他說自己得到了一份工作,將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家全新的營銷公司擔任CEO,因此他想離開我的公司(這里曾是他茁壯發展的地方)去接受那份工作。他說這份工作讓他的薪水有了可觀的提升——幾乎是我給他的兩倍,他還能獲得股權,并且可以在紐約生活。這與他成長的那個死氣沉沉的村莊大相徑庭,而且與他現在為我們公司服務的工作地點(英國曼徹斯特)相比也上了一個臺階。
說實話,我不相信他的話。我無法想象一家理智的公司會讓一個毫無管理經驗的初級員工擔任如此關鍵的職務。
盡管如此,我還是接受了他的說法,并告訴他我會支持他離職。
事實證明我錯了,理查德告訴我的是實話。這份工作機會確有其事。一個月后,他成了一家快速發展的初創營銷公司BigApple的CEO,搬往紐約,開始了他的高管新生活,領導著一個20多人的團隊。
不幸的是,故事并未就此結束。生活告訴我,也告訴理查德,要想取得可持續的成就,我們就不能跳過知識和技能兩大實力。任何嘗試跳過這兩大實力的做法都無異于沙上建塔。
僅僅過了18個月,理查德加入的這家曾經前途無量的公司就倒閉了,重要員工離職,資金耗盡,有關管理方法的爭議不斷。這家公司關門后,理查德也失業了。他背井離鄉,試圖在我們曾經雇用過他的行業里尋找級別更低的新工作。
在決定走哪條人生道路、選擇接受哪份工作或將業余時間投入何處時,請記住,這些得到應用的知識(技能)就是力量。優先充實你的前兩大實力,這樣你打下的基礎就會讓你具備無論腳下多么動蕩都能取得成功的長期可持續性。
我把職業地震定義為一種不可預測的且會產生不利影響的職業事件。它可以是任何事情,比如,顛覆你所在行業的技術創新,被雇主解雇,或者自己創建的公司倒閉,等等。
任何一場職業地震都無法摧毀的只有兩大實力。它可以奪走你的關系網,拿走你的資源,甚至影響你的聲譽,但它永遠無法掏空你的知識,也無法清空你的技能。
前兩大實力是你長久發展的要素,既是你的基石,也是你未來最清晰的預測器。
《人生法則:33條商業和生活指南》
作者 :[英]史蒂文·巴特利特
譯 者:邱墨楠
當當購書鏈接
博庫購書鏈接
文軒購書鏈接
編輯推薦
本書提出了個人職業發展和日常生活的33條法則,這些法則基于心理學、行為科學、作者的個人經歷以及作者在播客中采訪過的世界上成功企業家、藝術家、運動員、作家、演員和歌手的經驗。
作者的寫作風格引人入勝,可以使復雜的概念被廣大讀者輕松理解,每條法則都配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和故事。
這些法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適用于很多行業,可以幫助讀者掌握自己的生活并釋放自己的潛力。無論你是想創造偉大的東西還是成為偉大的人,這些基本法則都可以為你提供助力。
[英]史蒂文·巴特利特
企業家、演說家、投資人、作家,曾榮獲“英國年度黑人企業家”稱號,并在聯合國發表演講。英國播客《CEO日記》的主持人,該播客講述了世界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非凡故事和不為人知的一面。營銷和傳播公司Flight Story聯合創始人,軟件平臺Thirdweb聯合創始人。著有《快樂性感的百萬富翁》(Happy Sexy Millionaire)。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