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兩天前,中炬高新旗下的核心品牌廚邦醬油(子公司“美味鮮”)宣布簽約謝霆鋒為代言人,用"鮮鋒"概念取代了沿用多年的"曬足180天"傳播策略。
大家都知道,“曬足180天”是華與華給廚邦想的“超級口號”,如今換掉這一經典概念,也意味著廚邦品牌的全面轉型。如今在廣告片中,廚邦主打的賣點是“減鹽”,顯然是希望往健康飲食方向靠攏。
那么,謝霆鋒能成為中炬高新的新救兵嗎?
在廚邦官宣謝霆鋒為品牌代言人的當日,其實也是中炬高新發布2024年年報的當天。
財報顯示,中炬高新實現營業收入55.19億元,同比增長7.39%,但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7.37%至8.93億元,業績近乎腰斬。
但實際上中炬高新并不算是“暴雷”,歸母凈利潤下滑,主要源于土地訴訟和解后的財務調整,從經營實質來看,公司扣非凈利潤實際實現6.71億元,同比增長27.97%。
中炬高新核心子公司美味鮮(即廚邦)在2024年貢獻了91.95%的營收,實現銷售收入50.75億元,同比增長2.89%;凈利潤7.75億元,同比增長29.48%。
但實際上,近幾年美味鮮的業績波動較大,營收增長并不穩定。總體來看,過去五年美味鮮營收復合增速僅為0.5%,凈利潤復合增速為-4.67%,展現出了長期增長乏力的趨勢。
美味鮮醬油品類歷年占總營收的三分之二,2022-2024年醬油營收分別為30.25億元、30.28億元和29.82億元,增速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1.5%。也就是說,盡管醬油產品銷量保持穩步增長,但營收下滑,這說明美味鮮在"以價換量"。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醬油市場規模達1004億元,中炬高新市占率僅3.02%,遠低于海天味業的近13%。海天味業2024年醬油業務實現營收137.58億元,同比增長8.87%,市場領先地位穩固。
在渠道建設方面,中炬高新目前已實現全國區縣開發率75.35%,地級市開發率95.81%,2024年經銷商數量凈增470家至2554家,重點拓展了北部和中西部等薄弱區域。
然而,有媒體報道,有業內經銷商透露,部分產品出現了價格倒掛,渠道生態還需要優化。我們也可以看到,2024年美味鮮分銷模式營收46.79億元,同比下滑1.01%,與經銷商數量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去年3月,中炬高新曾制定過戰略規劃——"到2026年,美味鮮營業收入目標100億元,營業利潤目標15億元"。然而目前僅完成百億營收目標的一半,看起來實現目標難度頗大。
在此背景下,中炬高新一方面加快處置旗下約1600畝未開發土地,回籠資金聚焦調味品主業;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尋求并購擴張。
在產品策略上,中炬高新通過多價格帶布局,推出從有機系列、經典系列到減鹽系列、實惠系列的全譜系產品矩陣,同時也在積極構建"1+N"的多元化產品組合。
但問題是,公司"其他品類"的營收連續三年下滑,2022-2024年分別為7.68億元、7.16億元和6.31億元,似乎說明多元化產品組合的效果不佳。
為擴大市場覆蓋,中炬高新還加大了線上渠道投入,2024年電商渠道收入達1.34億元,同比增長37.07%。其中,天貓、拼多多官方旗艦店銷量同比增長9.3%,京東、貓超渠道分別實現增長40%、11.6%。
另外,中炬高新還成立了海外事業部,推動廚邦品牌進入東南亞、中亞、南美洲、北美洲及大洋洲市場。
顯然,中炬高新想要靠廚邦醬油這個單品實現百億目標,恐怕不太現實,中炬高新自身也再財報中表示,“積極推動外延式發展”。有業內分析師透露,美味鮮一直在尋求并購標的,涵蓋復調和基礎調味料領域,未來可能會落實一個位于鎮江的醋企收購。
我們認為,對于當下中炬高新而言,渠道生態的治理恐怕才是關鍵,盡管廚邦醬油請來了謝霆鋒助陣,有意是刷新品牌調性帶動銷量,但在海天等龍頭企業的強勢競爭之下,廚邦的突圍其實并不容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