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面對外國列強的洋槍大炮,清政府無奈選擇割地賠款,伴隨著《南京條約》的簽訂,屬于中國領土一部分的香港被迫割讓給英國。香港是由多個島嶼組成的地區,為了將香港全部收入囊中,在1856年,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至此香港全部淪陷。英國打著租借的噱頭,將深圳以南至九龍以北共計兩百多個島嶼全部納入自己的實力范圍。
1941年,蔣介石懷著收復香港的雄心壯志,在國際會議提出此事時,被英國首相丘吉爾當場拒絕:大英帝國的領土雖然已經不再擴張,但守護既有領土的初衷是不會變的。對此老蔣亦無可奈何,畢竟當時的中國沒有相應的實力和地位,就連發表意見都這樣卑微。
1949年6月,百萬雄獅過長江,解放全國已經近在咫尺,不過就在這關鍵時刻,英國卻像跳梁小丑站出來企圖阻止我軍的步伐,他們將戰艦開往長江上游流域,阻止渡江戰役的進行。不過此時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落后的面貌,毛主席毅然下令發起反擊,英軍迫不得已倉皇撤離。
經此一戰,中國的實力已經初露頭角,西方國家也意識到,新中國已經不同往日可言,要想靠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時代早已結束。在初次交鋒后,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大打折扣,成為二流國家。
轉眼間來到改革開放,香港問題再次被提上議程。鄧公提出,按照《南京條約》的規定,確保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前順利回歸。不過就在雙方進行商議時,英國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囂張,表示那些由英國拓展的區域仍由他們領導。
涉及到主權問題,我國從來都是寸土不讓。當時英國的領導人是赫赫有名的撒切爾夫人。她以鐵血手腕著稱,在1983年的馬島沖突中重新奪回對馬島的控制。經此一戰,撒切爾夫人被著稱為“鐵娘子”,可惜這次她遇到的是鄧公。
在雙方會見后,撒切爾夫人便堅持“不惜一切代價捍衛香港的繁榮”的理念,向鄧工表達了香港隊英國的重要性。面對鐵娘子的威脅,鄧公斬釘截鐵的表示,目前的中國雖說經濟不足,但要是戰火重燃,解放軍將士們必須奮戰到底。
在鄧公的強勢要求下,闊別中國百年之久的香港就這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面對香港回歸,不少英國人依舊心存不滿,2000年某次會議上,一位英國的軍官提出一個問題:“為何要把香港歸還中國人?”
而面對這樣的問題,一位英國將軍回答道,既然大家都有收回香港的意圖,可我們現在如何應對中國解放軍?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香港回歸的必然性,在落后年代,我們任人欺凌不敢還手,可現在我們強大了,香港自然而然要回歸我們的祖國,香港回歸不僅是國家實力的體現,更是中國走向全世界的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