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庫第977期基金投顧觀察原創內容
在前幾天我盤點了一下未來各類資產配置比例調整的問題,我也想知道未來調整完之后,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是怎樣的,咱們還是用韭圈兒的工具來做一下回測呀。
現金類的就選擇了貨幣基金、中國股票是15%的滬深300、10%的中證500、15%的恒生指數,海外股票是10%的標普500與15%的納斯達克100,國債選擇的是10%的五年期國債基金,海外債券選擇的是5%富國全球債券,再加上5%的華安黃金。
選擇的都是成立時間比較長的基金,年度再平衡。
沒有選擇主動管理型基金或者指數增強基金,希望看一下比較純粹的資產配置結果會是什么樣的。
從2013年至今的收益還可以,獲得了143.50%的收益,比滬深300的73.14%有比較不錯的超額,波動率也不算太小。回測是截至2025年4月1日,所以近期的大幅波動沒有體現在回測曲線當中,從4月1日至4月9日,組合下跌-6.57%,滬深300下跌-5.09%。
在韭圈兒的回測結果中,有一個按年度的收益統計,我接了一個圖畫了一個柱狀圖,可以看到在這12年的時間中,只有2年的是虧損的,分別是2018年的5.99%,2022年的-9.96%,其他年份均獲得了正收益。
風險收益特征中,年化收益率為7.89%,比純偏股混合型基金略微低一點,最大回測19.34%,年化波動率9.41%,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都要低不少,也匹配我自己當前的情況。
韭圈兒的不少工具,對投資分析的過程,還都是很有幫助的。像回測工具,就能更快地幫助咱們驗證投資思路。
回測完之后,形成了未來資產配置組合的基礎,同時也看到是有很多可以進行改進的地方。比如在國內股票市場中,這幾年通過投顧組合來錨定偏股基金指數并獲得超額收益,加上國內市場積累下來的大周期擇時與倉位管理;同時動態進行港股與A股的配置,并且融入更多科技類企業。其他資產采用指數基金的方式,按照比例進行配置,不做過多干預。
就像興證全球基金林國懷總在基金年度報告中所表述的:
“我們力爭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通過主動投資獲取阿爾法,在相對有效的市場上進行低費率的被動化投資,利用各類資產的低相關性從而降低組合波動,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這些年在投資上面的感受也有很大不同。在2018年之前,感覺在投資的時候,國內股市的感覺就是“以我為主”,走勢非常獨立,炒作氛圍也比較濃厚,對于海外市場的感受并不敏感。但是從2018年開始,感覺股市不僅是自己內部運行邏輯的問題,受到外部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當時就有“一通分析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朗普”的說法。
不僅是投資組合逐步變得多元,甚至是我們直接投資A股,受到的影響因素也變得多元化了。
未來多元資產的觀測和配置,可能與之前相比越來越重要了。
府庫投顧觀察
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投資
客觀、求真、輕松、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