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囊腫我們稱之為癖塊,癥瘕。主要由于痰和瘀形成,而且女性高發。這個“痰”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口痰”,而是一股氣,當氣機運行不通常,就會形成結,就像一個長條型的氣球,從中間凸起。
另一個原因就是“瘀”,當人體內垃圾過多,排泄不及時,或者氣血運行不通暢,就會形成一團淤,比如常見的淋巴結節,甲狀腺結節,肺結節,乳腺結節等。
大家如果細看會發現,好發結節的這些部位,要么是循環系統,要么就是排泄的器官,因為循環、排泄的不順暢而出現問題,可見氣血的順暢有多重要。這也是為什么女性高發原因,因為喜歡生氣。
一生氣,就容易出現氣滯、氣結,如果這股氣不散,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結節,囊腫。
有了各種結節怎么辦?
痰濕已經成“核”成“柱”,要徹底除掉就困難了。調理思路不能僅僅局限于去除結節,而應該“治病必求其本”——徹底摧毀痰核痰柱的形成環境,從根杜絕惡變的可能性。
顯然,要做到這些,單純手術切除是不行的:
一則,不是所有結節都會惡變,不能盲目“一刀切”,微創手術同樣損傷正常組織;
二則,手術不能徹底摧毀結節的形成環境,也很難將結節(如<5mm的微小結節)一網打盡,由于環境仍然存在,那些“漏網之魚”會繼續增大、擴散,時間一長,就會復發。
當發現結節后,請先咨詢專業醫生。如果醫生認為其惡變的可能性不大,讓你以觀察為主,不妨運用中醫經絡的方法,既能去除結節,又能改善體質,標本兼治。
三步阻斷法,從根本上調理
1、化痰祛濕
結節的本質是頑固性痰濕,唯有把痰濕連根拔起,才能徹底消融結節。
脾為生痰之源,脾陽虧虛就會導致水液運化失常形成濕氣,而濕氣是痰的根源,先有濕再有痰。因此,要想徹底解決痰濕,必須加強脾胃的運化能力。
取穴:豐隆、陰陵泉、脾胃經等
脾之主運化水液者,全在陰陵泉,按揉或艾灸等,能溫脾陽健脾氣而利水滲濕。而在所有祛除痰濕的穴位中,豐隆為“祛痰第一穴”,可治療各種痰癥,無論是有形之痰,還是無形之痰。
2、活血化瘀
血瘀痰濕互結,結節、肌瘤就都來了。因此,除了去除痰濕,還要活血化瘀。
取穴:四關(合谷+太沖)、四門(期門+章門)膈俞、血海等
四關和四門是為了疏導氣機,膈俞和血海是為了化解瘀血、化生新血。
活血化瘀為什么要疏導氣機呢?
一則,氣機郁結在身體里出不去,就會在體內亂竄,導致血行出現障礙,形成血瘀;
二則,肝氣郁結,郁而化火,就會“木旺乘土”,影響脾胃,繼而影響水液代謝,生成痰濕。
3、疏肝理氣
調理結節,還得從肝入手。肝主疏泄而藏血,以血為體,以氣為用,集陰陽氣血于一身,成為陰陽統一之體,對陰陽失衡最是敏感。
取穴:肝俞、膽俞、肝膽經等
把肝看為人體消淤散結的專業處理機關,有兩個好處:一是肝氣舒暢了,體內的痰氣(結節)就能自動化解;另一方面,肝氣疏泄正常了,把氣血激活了,氣血就風調雨順,不易長結節和復發!
按這3個步驟調理,可以做到驅邪和扶正“雙管齊下”。因每個人體質不同,以上原則,調理時往往還要兼顧其它病癥一起調理。
溫馨提示:調理后結節變大,別著急!
有人在調理過程中,反饋有軟化、變大的過程,此時千萬不要著急,只要繼續調理下去,會有一個逐漸縮小的過程。
比如調理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也常常會遇到暫時性的變大現象,但是不要害怕,正是有了這些變化,提醒我們調理有效果了,結節正在軟堅散結,在慢慢變軟,慢慢變沒有了,這需要一個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