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少年夫妻老來伴。”
可叫聲老公、老婆容易,叫聲老伴卻很難。
多少夫妻,一開始相愛相親,到最后漸漸相看兩厭。
其實,夫妻能不能相伴到老,看以下這4個數字就知道!
1、一吃:口味相似
《禮記》有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飲食吃喝和男女情愛,是一個人生存的最大欲求。
兩口子過日子,能吃到一塊,口味相似,真的很重要。
從年輕時出國留學開始,就一直是錢鐘書為楊絳做早餐。
牛奶紅茶,烤面包配煎蛋,然后端到楊絳的床前,等她醒來吃。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錢鐘書,起初也是笨手笨腳,把面包烤焦、雞蛋煎糊。
楊絳也不出言責備,而是笑著說:“這是我吃過最香的一餐。”
而楊絳負責做中飯,雞肉、豬肉、羊肉,都是用文火燉,然后加點蔬菜放湯里煮來吃。
后來楊絳在書中回憶說:“我喝湯,他吃肉,鐘書吃得好快活。”
事實上,大小姐出身的楊絳廚藝不過平平,但兩人總能吃得津津有味。
老話說得好:“誰家廚房不生火,誰家日子不紅火。”
夫妻相處磨合之道,就在簡簡單單的一蔬一飯中。
并不需要什么美味佳肴,也不必強求口味相差無二,而是你做的,我都愛吃。
你做飯我洗碗,我做飯你洗碗,吃飯時有說有笑,婚姻才會在平淡歲月中過得活色生香。
2、二睡:身體相依
常言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夫妻間,同床共枕,相依相偎,是前世修來的緣分。
世上最浪漫的事,莫過于數十年如一日,在愛人身邊醒來,互道早安。
翻譯家朱生豪與妻子宋清如,是民國愛情史上的佳話。
他還留下了一句流傳甚廣的情話:“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即使時局動蕩不休,婚后生活清貧,可只要兩個人睡在一起,便夢穩心安。
宋清如曾回娘家小住二十余天,那段時間對朱生豪來說度日如年,常常感到孤寂難眠。
他還在信中寫:“要是我們倆人一同在雨聲里做夢,那意境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聲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人,可以和很多人吃飯,卻只會和最愛的人睡覺。
一張床上相伴而眠,承載的不只是睡眠質量,更是夫妻感情升溫長久的秘訣。
3、三聊:情感相通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談情說愛。”
好日子是過出來的,好婚姻則是聊出來的。
倘若相對無言,搭伙過日子,無趣無味,何來天長地久。
有說不完的話,聊得來的事,才有心與心的共鳴,情與情的相通。
蕭珊是巴金的忠實讀者,兩人的愛情也始于書信往來。
被迫分隔兩地的日子里,他們始終信件不斷,相談甚歡。
從文學討論到生活瑣事,哪怕是最平凡的日常,也覺得有趣。
正如巴金所言:“我們談著,談著,感到寧靜的幸福。”
他們夫妻二人,一輩子都在聊天,第一時間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
這種無話不說的默契,讓他們的婚姻永葆激情,直至死亡將他們分開。
《人民日報》里說:“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狀態,就是能聊到一起。”
夫妻亦是如此,大事有商有量,小事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聊個沒完。
一言一語,一來一去,相處自在舒服,婚姻也能細水長流,恩愛白頭。
4、四玩:愛好相投
木心說:“人生在世,需要一點高于柴米油鹽的品相。”
培養愛好,豐富生活,方不至于在枯燥無味中消磨光陰。
而夫妻相同愛好的背后,是三觀的投契,是精神的共鳴。
能玩到一起的夫妻,就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伴侶。
好比《浮生六記》中沈復與陳蕓夫婦。
他們既是愛人,也互引為知己,共同追求詩意的雅致生活。
兩人皆愛好文學,于是常在閨房中吟詩作對,談文論畫。
沈復愛花成癖,蒔花弄草,心靈手巧的陳蕓便協助丈夫布置盆景。
兩人還喜愛游山玩水,時常一同出游,或泛舟太湖,或登山觀霞,或赴廟會市集。
縱使錢財上總捉襟見肘,可因愛好相投,波折的日子里,也過出了詩意溫情,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古語有云:“至親至疏夫妻。”
如果夫妻各玩各的,圈子愛好都不同,難免會疏遠冷漠。
有相同的愛好,一起鬧,一起笑,才更容易從乍見之歡,一直走到久處不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