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惠州市中考報考91173人,中考政策迎來多項重要調整。高中學位的競爭加劇,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每位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
4月12日、13日,由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方都市報聯合主辦的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傳會將在惠州會展中心1號館舉行。
南方都市報將從政策背景、核心變化、實施細則及考生應對策略四大維度進行解讀,助力考生與家長把握升學關鍵。
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傳會
時間:4月12日-13日
地點:惠州會展中心1號館
聯合主辦: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方都市報
考試內容
新增英語聽說考試 不計入中考總分
(一)新增實驗操作考試,實踐能力計入總分
2025年起,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成績正式納入中考總分,生物實驗操作分與筆試成績合并后確定等級,物理、化學實操成績直接計入總分;
備考建議:考生需熟悉實驗流程,重視動手能力訓練,學校應加強實驗室開放與模擬演練。
(二)英語聽說成績以等級呈現,暫不計入總分
自2025年起參加中考的考生開始實施英語聽說考試,考試時間為2025年5月14-16日。2025-2026年英語聽說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不計入中考錄取總分,等級成績由高到低分為A、B、C、D四級。
省教育考試院命制的英語科目試卷中聽力部分繼續開考并計入英語科目總分。
特長生政策
新增科技類特長生 術科占比40%
(一)招生類別與計劃
惠州市設有體育、音樂、美術、科技四類特長生類別,由各學校自主組織,市直美術類由市教育局統考,所有術科考試在5月9日前完成,各學校自主招生總數原則上不超過年度計劃招生數的10%。
錄取標準:文化課成績不低于普高最低線30分,綜合成績=術科×40%+中考成績×60%,生物地理需達D級以上。
(二)政策亮點
新增科技類特長生,順應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鼓勵學生參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項目;成績權重調整為術科占比40%,體現“專業優先”導向,減輕文化課壓力;特長生未錄滿招生名額計入普通文化生招生計劃,避免資源浪費。
專家建議
教育是家庭、學校與學生三方協力的旅程。近日,南方都市報聯合惠州市惠城區江淮書院,邀請惠州教育領域三位專家從家庭教育、初高銜接、學科備考等維度提出建議,幫助學子在變革中找準方向,實現全面發展。
劉會金:孩子考試失利,不要質問“為何差”
北京師范大學在職教育學博士、家庭教育專家劉會金強調,家庭教育的核心并非灌輸知識,而是塑造孩子的自信與人格。美國《科爾曼報告》揭示,家庭環境對學生成績的影響遠超學校,尤其通過無條件的愛與支持,孩子能建立堅實的自我認同。例如,民主型父親(占比32%)通過平等溝通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但需警惕過度保護可能削弱其獨立能力;而強硬型父親(14%)的權威式教育易引發焦慮,反而不利成長。
劉會金建議,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借鑒“魚缸法則”,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避免用“起跑線焦慮”束縛其成長。南風效應提醒父母,寬容比懲戒更能引導孩子正向行為。例如,當孩子考試失利時,與其質問“為什么考這么差”,不如共同分析問題,傳遞信任。每日15分鐘的傾聽、定期家庭會議制定計劃,這些細微行動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從而激發內在動力。
邵波:每日30分鐘慢跑提升專注力 “成就日記”對抗挫敗感
從初中到高中,不僅是知識的深化,更是思維與習慣的重構。江淮書院秘書長、惠州一中老師邵波建議,學生需在心理、方法、時間管理上全面升級。
高中學習強調自主探究,預習時標注疑問、課后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能幫助理解抽象概念。例如,物理公式與數學函數的關聯,可通過跨學科練習強化邏輯。心理調適同樣重要,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如慢跑)能提升專注力,而“成就日記”則可對抗挫敗感,記錄點滴進步。
時間管理上,四象限法則與番茄工作法結合,能高效分配任務。學生可優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復習內容,用25分鐘專注學習+5分鐘休息的節奏保持效率。知識拓展方面,主題閱讀(如《時間簡史》輔助物理學習)與科技館參觀,能將理論轉化為直觀體驗。社交層面,參與社團活動不僅能緩解壓力,還能通過團隊協作培養溝通能力。
邵波特別提醒,高一首次月考是適應期的“試金石”,建議提前兩周模擬考試節奏,調整生物鐘與答題策略。
汪俊祥:針對“動態電路”“浮力綜合”等考點建立題庫
廣東省物理骨干教師、惠城區物理學科帶頭人、惠城區物理核心備課組成員汪俊祥指出,2025年中考物理更注重實際應用與實驗能力,如新能源汽車能耗計算、航天器軌道分析等題型頻現。備考需以基礎為根,構建知識網絡。例如,每學完一章后自擬10道綜合題,檢驗知識閉環;針對“動態電路”“浮力綜合”等高頻考點,建立專項題庫強化訓練。
實驗操作占比提升至25%,學生需錄制實驗視頻,對照評分標準修正細節,確保步驟規范。答題技巧上,計算題遵循“公式-代入-結果+單位”三步法,避免跳步扣分;選擇題可結合排除法與單位驗證,30秒內鎖定答案。此外,關注AI、碳中和等熱點,聯系物理原理(如太陽能電池效率計算),能提升綜合解題能力。
汪俊祥建議,備考分三階段推進:3-4月系統梳理知識點,5月突破實驗與壓軸題,6月回歸課本熟記公式。考前兩周聚焦近三年真題,歸納命題陷阱,例如隱蔽的單位換算或臨界條件分析。
技工教育
預備技師對應本科層次 初中畢業生5年制
技工教育以技能培養為核心,構建“中級工—高級工—預備技師”三級培養體系,與普通教育學歷形成對應關系,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通道。
培養層次與學制
中級工(中專層次):初中畢業生,三年制
高級工(大專層次):高中、中職或中技畢業生,四年制
預備技師(本科層次):初中畢業生(五年制)或高級工畢業生(兩年制)。
技工教育以“技能立身、實踐成才”為核心理念,為不適合傳統學術路徑的學生提供優質選擇。通過清晰的學歷層次、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透明的升學機制,助力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與“可持續發展”雙重目標。
考生應對
科學規劃,精準發力
實驗操作備考:提前熟悉實驗器材,參與校內外模擬考試;
英語聽說訓練:利用AI學習工具強化聽力與口語表達;
特長生沖刺:結合自身優勢選擇類別,針對性提升術科水平;
心理調適:合理規劃復習時間,關注政策動態,減少焦慮情緒。
2025年惠州中考政策通過“實踐導向、多元評價、規范管理”三大主線,構建了更加科學、公平的升學體系。考生需緊跟改革方向,發揮自身優勢,家長與學校則應提供資源支持與心理疏導,共同助力學子圓夢理想高中。
B01-08版
策劃:劉輝龍 陳實 呂朋 統籌:楊振華 易福紅
采寫:南都記者 李曉慧 黎秀敏 吳方 楊振華 王詩媛 田飛 郭秋成 蔣奇政 張嘉培 制圖:何欣 易福紅(即夢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