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常常面臨癥狀波動的困擾,其中一種較為常見且令人苦惱的現象是,白天癥狀控制相對良好,然而一到夜晚,各種不適癥狀卻明顯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與生活狀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情況的出現?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緩解辦法呢?
一、夜間癥狀加重的原因(一)藥物代謝因素藥物半衰期問題:帕金森病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如左旋多巴等,其藥效持續時間有限。經過白天多次服藥,體內藥物濃度能夠維持在相對穩定且有效的水平,從而較好地控制癥狀。但到了夜間,距離最后一次服藥時間逐漸延長,藥物在體內不斷代謝分解,血藥濃度隨之逐漸降低。當血藥濃度降至有效治療濃度以下時,原本被抑制的帕金森癥狀便開始 “卷土重來”,且愈發嚴重。例如,一些患者傍晚服用的左旋多巴,其藥效可能僅能維持 4 - 6 小時,若夜間不再補充藥物,在凌晨時分就容易出現癥狀加劇的情況。
藥物吸收與胃腸道蠕動變化
夜晚人體的胃腸道蠕動會明顯減緩,這不僅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對藥物的吸收產生不利影響。帕金森患者本身就可能存在胃腸道功能紊亂問題,夜間這種情況更為突出。藥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吸收過程變得緩慢且不穩定,進一步導致藥物進入血液的量減少,無法有效發揮控制癥狀的作用。
(二)生理節律因素
激素水平波動
人體的激素分泌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夜間,一些與帕金森病癥狀相關的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例如,褪黑素作為調節睡眠 - 覺醒周期的重要激素,其分泌在夜間增加。然而,褪黑素水平的變化可能會間接影響帕金森病患者大腦中神經遞質的平衡,使得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功能進一步受損,從而加重癥狀。同時,皮質醇等應激激素在夜間的分泌模式也可能發生改變,引發身體的應激反應,促使帕金森癥狀惡化。
體溫調節異常
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溫在夜間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帕金森患者的體溫調節機制可能出現紊亂,夜間體溫波動幅度異常。這種異常的體溫變化會影響神經細胞膜的穩定性以及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和代謝過程,導致神經信號傳遞受阻,進而加重顫抖、僵硬等癥狀。
(三)睡眠相關因素
睡眠質量下降
睡眠對于帕金森患者的身體恢復和癥狀控制至關重要。但許多患者由于夜間癥狀加重,本身就存在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等睡眠問題。而睡眠不足或質量差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加重帕金森癥狀,形成惡性循環。例如,患者夜間頻繁醒來,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肌肉緊張度無法有效緩解,第二天不僅會感到疲勞,帕金森癥狀也會比平時更加嚴重。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
約有 40% - 50% 的帕金森患者會出現 RBD。在正常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人體的肌肉處于松弛狀態,但 RBD 患者在此階段會出現與夢境相關的劇烈肢體動作,這不僅會干擾自身睡眠,還可能導致肌肉疲勞,加重帕金森癥狀。例如,患者可能在夢中出現奔跑、搏斗等動作,身體實際也會隨之劇烈運動,導致第二天肢體更加僵硬、無力。
針對帕金森病的治療,一個合理且正確的方式對于延緩病情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醫學,中醫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王世龍中醫師,憑借近二十年的帕金森病臨床治療經驗,總結出了有效的經驗方——五龍震顫湯劑。這一方劑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在服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避免西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其藥物效果相對更加穩定,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更為溫和且持續的治療選擇。
王世龍中醫師強調,若想采用中醫治療帕金森病,進行準確的辨證分型至關重要。每個患者的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病情的方式、方法進行辯證用藥。這種治療模式強調個體化,即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一人一方的針對性調理治療。為了確保治療方案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患者需要接受專業診察,并由醫生根據診察結果設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為了方便患者就醫,王世龍中醫師提供了多種看診方式。患者可以選擇面診,即親自前往診所接受醫生的面對面診察和治療建議。對于無法親臨診所的患者,還可以選擇互聯網視頻看診的方式,通過遠程視頻連線與醫生進行溝通,接受專業的咨詢和治療指導。
王世龍大夫北京出診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每個月會去深圳,廣州坐診)
咨詢電話:15712958063
微信:bjzyt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