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候鳥遷徙的季節,總會有農民在農田、莊稼、菜地里發現有鳥類在啃食自己種的莊稼、糧食或者蔬菜。
2024年3月8日,遼寧省大連市判處肖某有期徒刑5年。而造成肖某五年徒刑的原因,則是因為自己在一次酒后,因為感覺夜太靜,鳥太吵。甚至一時間有感覺很多鳥都在嘲笑自己。于是,趁著酒勁兒,翻山進入到大連某動物園的鳥舍中,對著火烈鳥追著就打,他的臨時起意,導致了被追打的火烈鳥們多只死亡。
肖某的行為,屬于想象競合犯。同時也構成了危害珍惜、瀕危動物罪,經過核實之后,涉案動物被判定價值人民幣28萬元,按照故意損壞財務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這個案例中,肖某因為個人的情緒失控,對無辜的火烈鳥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這也提醒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擾時,我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農村,每到春秋兩個候鳥遷徙的季節里,也總會有農民和候鳥發生不同程度的沖突。
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有兩個湖北十堰龍潭灣村的農民,為了讓自己的菜園不被鳥類啃食,而為自家的三塊菜地上架設了5道防護網,防護網面積一百多平方米。導致這三塊菜地的防護網上,132只鳥類因掛網而死亡,后經專業人士判定,死亡的鳥類包括二級保護動物紅嘴相思鳥,以及大山雀、灰頭雅雀、領雀嘴鵯、黃臀鵯、斑姬啄木鳥等。
案件審理之后,法院認為兩位農民架網的原因在于保護自己的菜園,并不是食用或者販賣等非法狩獵的目的,社會危害性較小。因此當庭判決兩位農民分別判有期徒刑2年3個月和2年,緩刑3年,并分別各處罰金1000元。
同樣是在農村,去年8月,云南省彌勒市兩位農民,為保護自己種植的馬桑免受鳥類的啃食,在種植區周圍私自架設了一圈粘網,被粘網捕獲的鳥類共87只。因鳥類中包含了國家保護品種,而被認定構成了非法狩獵罪,分別被判刑1年,緩刑2年。
有人是主觀保護菜園,而無意傷了鳥,也有人屬于好奇害死貓。在甘肅省鎮原縣,去年的11月,就有一農民,因為貪嘴,想吃野味,于是自行購買了“呋喃丹”,并在河灘邊將“呋喃丹”摻雜在玉米粒中,毒殺了前來食用玉米粒的24只鴛鴦、綠頭鴨、斑嘴鴨及雉雞等鳥類。有些已經食用,有些被處理后冷凍。
這位農民毒殺的鳥類因有12只鴛鴦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其他非保護動物雖然沒進入保護之列,但依舊屬于野外種群,被判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同時賠償經濟損失34200元,并登報道歉。
近年來,農村地區在候鳥遷徙期間,捕獵鳥類的活動很猖狂。捕販野生鳥咋就禁不住?原因就是捕獵之后存在著非法交易。甚至在一些農民家中,都會存有大量的捕鳥網和誘捕機器,在一些農村地區的花鳥集市上,也能看到被捕獲的野鳥交易。
雖然在一系列禁令之下,有些公開交易被轉為了暗地交易,但保護動物,像畫眉鳥等,依舊在黑市中相當常見,有些野生鳥類,像是紅喉歌鴝的轉賣價格高達數萬元。還有一些電商平臺,很容易就能買到捕鳥工具,甚至防鳥網直接就能搜索購買。實際上,防鳥網,就是捕鳥網。
捕鳥現象屢禁不止。前些年,在白洋淀,甚至有人發現了5000多米長的捕鳥網。而在唐山和天津交界地帶,更是被爆出有人發現了10000多米的捕鳥網。還能在當地的小吃店里,很容易的找到例如考麻雀、烤鵪鶉之類的所謂美食。
捕鳥并非小事,捕殺野生鳥類更不能任性。隨著農村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在農村現在會經常看到一些原來不易見到的珍稀野生鳥類出現,有些還會搭窩筑巢,鳥類的回歸,也讓鳥類啃食莊稼、蔬菜的情況越來越常見。
為了保護自家的莊稼和蔬菜,很多農民開始私自架網,因對村里活動的珍稀保護動物不清楚,不了解,誤觸法律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在安徽池州東至縣,當地為周邊村民都購買了鳥類致害農作物政府救助責任保險,就是個很好的嘗試。因此在農村建議能夠讓農民很輕易的去對接專業正規的驅鳥機構,建設人防、技防的防鳥網絡,教會農民如何使用彩旗、稻草人、超聲波、智能語音等友好形式的驅鳥方式,甚至對農民因鳥類遷徙造成了收成上的損失給與補償,應該列入工作日程了。您說呢?在今年的鳥類遷徙過程中,您的家鄉有沒有私設捕鳥網的情況出現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