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很多人把一些關于抗日的老物件,都送到了博物館里,隨著這些老物件一起的,還有其背后的故事。
一個叫做鄧國均的抗日老兵,將一本泛黃的本子,送到了博物館。
里面記載著很多抗日期間的事情,其中一篇是關于木匠誘敵殲寇的記載,令人看到不禁動容。
這個木匠到底是誰?駐扎在浙江富陽的日軍又是如何被殲滅的?
為女報仇
木匠姓潘名本土,已經64歲了,大家都叫他潘木匠。
潘木匠在富陽城內開了一家小木匠鋪子,位置不是特別好,但潘木匠手藝精湛,附近的人都找他來做家具,日子也算過的不錯。
可惜的是,潘木匠的妻子早逝,只給他留下一個女兒。
父女倆相依為命,潘木匠對這個女兒十分疼愛,眼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潘木匠想著要給女兒找個上門女婿,他家里也養得起。
可隨著“七七事變”爆發,日軍發起了侵華戰爭,富陽城里也來了很多日本兵。
這些日本兵平時在城里白吃白喝,還欺男霸女,看見年輕女人就攔著,城里人敢怒不敢言,大家都囑咐家里的年輕女性,最近要少出門。
這些日本兵數量不多,大概只有700多人。
日本人為了建筑工事,就在城里抓一些年輕勞力,強迫他們給自己建筑工事。
他們也不管潘木匠專業對不對口,就強行要把他給抓走。
女兒見狀立馬要上前求情,卻被日本人一槍托給打倒在地,潘木匠趕緊大喊讓女兒不要管自己,自己干完活就會回來。
不久,潘木匠被抓到了城外的,他是一個腦子很靈活的人,見日本人和中國人交流不暢,就自學了一些簡單的日語,充當了日本人和勞力之間的士兵。
日本人見他有用,在工事完成后就真的把他放回去了。
潘木匠開開心心的回到家,卻沒見到女兒,家里也很久沒人的樣子,急的他立馬去問鄰居:“你見我女兒了嗎?”
鄰居一見潘木匠回來了,對他說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日本人想把你閨女拉走,她不從,日本人竟然將她給殺了!
這個噩耗,讓潘木匠久久無法回神。
他原本想著自己就是一個小人物,不管外面發生了什么,把女兒拉扯大就滿足了。
可沒想到,日本人害的不止是國家,更害的是他們每一個中國人,他閨女竟然被日本人給害了,還討不到公道。
潘木匠想給女兒報仇,把這些日本人都殺了,可他一個人能殺幾個?
他得知富陽城附近的新登,駐扎著一支國軍部隊。
潘木匠知道機會來了,他要給國軍帶路,讓國軍把城里的日本人都殺了,給他女兒報仇。
冒險出城誘敵
1938年的一天,國軍28軍192師駐扎在富陽城外不遠處,警衛突然給師長胡達報告了一條好消息。
有一個木匠說自己知道日本人的情報,想見他們師長。
胡達一開始還不敢相信潘木匠,害怕是日軍派來的奸細。
后來,胡達得知他女兒被日本人凌辱而死,才在知道潘木匠跟日本人之間有血海深仇。
潘木匠說,他愿意將日軍引到石灰山,到時候國軍就埋伏在哪里,來一個甕中捉鱉。
隨后,潘木匠以翻譯的身份,在日軍內部混的風生水起,他總是一副十分諂媚的樣子,討好那些日軍,看著就是個標準的大漢奸。
以前的鄰居朋友,對潘木匠討好日本人的行為十分不恥,可潘木匠聽到這些絲毫不在意。
另一邊,胡達也在計劃著如何攻城。
700多日軍不算少,而且強攻進去很容易傷到無辜百姓,日軍利用城里的青壯勞力,建造了很多的防御工事,就算強攻也很難打進去。
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潘木匠的消息,和他里應外合將日軍一網打盡。
潘木匠所說的石灰山,是一座小山坳,以前是個石灰場,如今已經廢棄了,但是有很多礦洞可以長身,而且出入的路只有一條。
潘木匠在日軍陣營潛伏了一段時間,終于是和日軍中隊長稻村搭上話了。
他自稱自己知道城外國軍的消息,又說知道國軍藏在城外的石灰廠,那里雖然復雜,但自己很熟悉路,他可以帶日軍將國軍堵在石灰場。
稻村并不完全相信潘木匠的話,威脅他,要是撒謊就把他給殺了。
潘木匠聞言連連點頭,說了一番討賞的話,打消了一些日軍對他的懷疑。
很快,日軍制定了行動時間,潘木匠把消息偷偷告訴了國軍,就等著日軍進入石灰山。
稻村為了這次戰斗,出動了一支騎兵中隊,還把潘木匠牢牢的抓住,威脅潘木匠要是管耍他們就先把他給殺了!
殊不知,潘木匠這次根本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
10月份的一天,稻村帶著60匹戰馬,600多步兵沿著運石灰的大路,朝石灰山前進。
日軍縱深進入石灰窯場后,發現戰馬無法再繼續往前走,依舊沒見國軍的身影,惱羞成怒一刀將潘木匠給砍了。
胡達立馬下令堵住出口,和敵人打了4天4夜,700多日軍幾乎全葬身在石灰山。
留守的十幾個日軍,更是不值得一提,很快就國民黨給打敗,富陽城又回到了國軍手中。
潘木匠犧牲后,國民黨在報刊上用連環畫,宣傳了潘木匠誘殲倭寇的故事,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潘木匠不是漢奸,他是為了報仇忍辱負重潛伏在日本人身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