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淑珍,今年62歲,初中文化,年輕那會兒家里窮,初中一畢業就隨了村里人進了鎮上的服裝廠,一干就是三十年。
退休前的幾年,廠子效益不好,我就提前辦了退休手續,每個月有2800塊退休金,勉強夠我和老伴吃喝。
我們住在一個小縣城,房子是早些年單位分的兩居室,雖然不大但還算清爽干凈。
我和老伴劉德榮是經人介紹認識的,他比我大兩歲,年輕時候在縣運輸公司開大貨車,后來也提前退休了。
我們有一兒一女,兒子劉建國,小我20歲,女兒劉芳,小我22歲。
兒子結婚早,媳婦是鄰村的,脾氣倔,和我不太合得來;女兒嫁得遠些,嫁去了市里,女婿是個中學老師,人挺老實的。
這幾年我身體不太好,三高、關節炎,老伴也有心臟病,醫生說要注意休養。
我常常坐在窗前曬太陽,翻著以前的相冊,看著兒女小時候的模樣,眼淚就不自主地流下來。
尤其是女兒芳芳,從小就懂事,貼心得像個小棉襖,可我們卻……
要說起來,都是當年那118萬惹的禍。
02
那是六年前的一個年初,老伴忽然說:“淑珍,你看咱這點存款,是不是該分分了?我聽老李頭說,他把錢都提前分給孩子了,省得以后我們不在了,兄妹還鬧矛盾。”
我一聽,也覺得有道理。我們這一輩子攢下來一共120萬,都是辛辛苦苦省出來的。我說:“那就分吧,兒子建國帶著兩個孫子,壓力也大。芳芳在市里,女婿工資高點,日子過得也還行。”
老伴點點頭:“那就給建國118萬,剩下2萬給芳芳。”
我當時猶豫了一下,想問“為什么差這么多?”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兒子傳宗接代,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我也不想和老伴爭。
這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第二天我們把建國叫來,辦了轉賬手續。我把銀行卡遞給他的時候,他笑呵呵地說:“謝謝爸媽,我一定好好孝順你們!”
我心里暖了暖,雖然嘴上沒說,但覺得我們做的是對的。
后來我給女兒打電話:“芳芳啊,家里決定分點錢,你爸說給你兩萬,轉你卡上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她輕聲說:“媽,你們真覺得我只值兩萬?”
我一時語塞,想解釋,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媽,我不怪你,你從小就偏向哥,我習慣了。”她說完這句,就掛了電話。
那天晚上,我輾轉難眠。
三天后,芳芳一家人連夜搬家,電話打不通,微信不回,連她的朋友都不知道她去哪兒了。
起初我還以為她是賭氣,過幾天就好了。可一個月、三個月、半年,時間一天天過去,她始終沒再聯系過我們。
我開始后悔,但又不知道怎么挽回。
“她是不是太小心眼了?”老伴有一次嘟囔著,“我們也是為她好,錢給她哥,哥以后也能幫她。”
我沒應聲,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所謂的“為她好”,其實從來沒問過她需不需要。
芳芳小時候特別懂事。建國調皮,她就幫我帶弟弟。家里做飯,她搶著干活。高考時她考上了外地大學,我們沒錢供她讀書,她就去打工,邊上學邊賺錢,最后還拿了獎學金。
工作后,逢年過節,她總帶著女婿回來給我們買東西,給我們換熱水器、買電磁爐。可我們卻總嫌她回來不夠多,不夠孝順。
相比之下,建國只要回來一次,我們就高興得不得了,甚至會提前一天準備飯菜。
“你怎么總偏心哥哥?”她有一次忍不住問我。
我說:“你是女兒,早晚是別人家的人,哥哥才是家里的頂梁柱。”
她沒說話,只是低頭收拾碗筷。
我沒想到,這句話會在她心里扎根那么深。
六年過去了,我們沒再見過她一面。
我和老伴身體每況愈下。前年老伴突發心梗住院,我給建國打電話,他說:“媽,我在外地出差,回不來,你找芳芳吧。”
我一愣,想說你不知道芳芳已經六年沒聯系我們了嗎?
我只好自己扛著,把老伴送進醫院,簽字、繳費、照顧……全是我一個人做。
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謂的“傳宗接代”,在真正需要依靠的時候,未必靠得住。
去年我被查出膽結石,需要手術。醫生說是微創小手術,可我還是緊張得睡不著。老伴陪著我等住院床位,我心里空落落的。
“要是芳芳在,肯定會陪著我。”我喃喃地說。
老伴長嘆一口氣:“我后悔了,當初不該那么偏心。”
我沒說話,只是眼淚一直流。那晚,我夢到了芳芳,夢里她穿著白襯衫,笑著說:“媽,我回來了。”
醒來后,枕頭濕了一片。
我們開始嘗試聯系她,打電話、托人找、發郵件,甚至寫信寄去她大學的地址,可始終石沉大海。
今年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只有我們家冷冷清清。建國帶著兒媳和孫子回來看了一眼,說還有事就走了。
我看著空蕩蕩的飯桌,心里像被什么掏空了一樣。
03
手術那天,我在病床上反復回想這幾十年發生的一切,女兒的笑、她的淚,她遞給我水時的溫柔,和她電話那頭的沉默。
我終于明白, 不是她絕情,是我們先絕了她的心。
老伴坐在床邊,一邊給我扇風一邊說:“等你手術好了,我們再去找芳芳。我不信她就真的不認我們這個家了。”
我點了點頭,卻不太敢抱太大希望。
親情有時候就像一根繩子,拽得太緊,斷了;放得太松,散了。
我們以為血緣可以抵過一切,卻忘了, 感情需要用心經營,不是用錢劃分的。
我現在只希望她能原諒我們,哪怕只是回個電話,讓我們聽一聽她的聲音。
哪怕只是說一句:“媽,我過得挺好。”
那樣,我就知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