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網絡信息匯編
責編| 賈寧排版| 沐言
第 8909篇深度好文:4683字 | 13 分鐘閱讀
創新英雄之旅
筆記君說:
你發現了嗎?2025年,AI正在從“能用”走向“好用”。
比爾·蓋茨早就預言:“AI技術的普及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耳機和智能眼鏡將成為AI硬件的兩個重點領域。”
現在,這句話正在變成現實。
因為AI硬件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寒武紀大爆發”——從智能眼鏡到寵物機器人,從錄音神器到睡眠戒指,無數新物種涌現。
更驚人的是,這個市場將以每年38%的速度狂奔,2030年規模突破4741億美元。
這意味著什么?
沒有AI加持的硬件,就像不帶電的燈泡,注定被淘汰。
十年前移動互聯網改造了硬件,今天AI大模型要“重做一遍硬件”。
創業者們甚至說:“現在不押注AI硬件,等于錯過移動互聯網初期的iPhone。”
2025年,無疑是AI+硬件的爆發之年。
今天,我們就用三個問題,拆解這場AI硬件運動:
一、AI+硬件,開啟下一個萬億市場
AI大模型正在悄悄“鉆”進我們的生活。它們不再躲在電腦屏幕后面敲代碼,而是變成了你的“隱形管家”:
你戴的AI眼鏡,能自動導航指路, 耳朵上的“耳機”能實時翻譯30國語言,連手腕上的手表都在監測你的健康數據,更酷的是,去年開始,AI甚至學會了“哄人開心”——會抱抱的機器人、會吹氣的貓咪玩具紛紛登場,硬核科技突然變得很治愈。
今年1月的CES(美國消費電子展)更是AI硬件的盛大賽場。展會中,AI硬件的數量和應用深度遠超往年,仿佛在預演新一年AI技術如何深度融入我們的生活。
日本團隊Yukai Engineering搞了個抱抱機器人Mirumi,能伸長胳膊摟住你的包包,還會跟人對視互動。今年7月在日本開賣,只要70美元。
圖源:網絡
同一家公司還出了個“降溫神器”吹氣貓,掛在杯子上三分鐘能把開水從88℃吹到71℃,五分鐘內冷卻至66℃。會模擬人的呼吸,提供強力和輕柔等多種模式,明年上市,定價25美元。
圖源:網絡
最絕的是日本Mixi公司在展會上推出的水滴狀對話機器人Romy,能唱30首歌、做150種表情,被摸頭會害羞,對人類的觸摸非常敏感,包括喜悅、悲傷、驚訝等各種情緒。它裝了GPT-4o,連菜譜都能教——這哪是機器人。
圖源:網絡
美國初創公司Tombot發布了下一代機器寵物——造了只全自動拉布拉多獵犬小狗機器人Jennie,不掉毛、24小時暖心陪聊。專治三類人的孤獨:孩子寫作業時缺個“學伴”,老人獨居時少個“話搭子”,甚至能緩解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焦慮。
Jennie能夠精準地聽取呼喚和命令,模仿寵物的自然聲音,實現人臉識別和環境識別等功能。Jennie的所有技能都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升級,確保用戶始終能夠享受到最新的功能體驗。
圖源:網絡
在AI+硬件賽道上,國內創業者們也紛紛嶄露頭角,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敏銳度。
其中,原阿里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產品和業務負責人李健濤,于2023年11月加入機智連接Plaud,研發了一款名為“AI錄音機”的產品。AI錄音機薄得像信用卡,往手機背后一貼,開會錄音自動轉文字+劃重點,智能整理記錄,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該產品銷售已過億,成為AI+硬件賽道上的佼佼者。
除了李健濤之外,前安克CEO助理謝羽佳今年三月成立三耳貓科技,專攻AI兒童玩具。這位服務過Ecoflow、云鯨、拓竹、追覓、華米等硬件圈頂流的創業者,直接把兒童玩具升級成“AI育兒師”,該項目已獲得一線風投基金的投資。
此外,原華米科技兩位副總裁毛漢勇和顧巖也在去年2月底成立了星寵未來科技公司,帶著基于AI技術和智能可穿戴的寵物硬件產品殺入海外,為寵物主人帶來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寵物管理體驗。
前美團副總裁包塔今年7月剛成立奇點靈智科技,他把AI大模型塞進兒童玩具里。這不是普通玩具,是能和孩子真實對話的智能玩伴,通過AI聊天互動+益智游戲,直接把玩具變成了會講故事的“小老師”。
從這些創業者們選擇的產品來看,目前“AI大模型+小硬件”創業方向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功能性產品與情感類產品。前者給眼鏡、鼠標、耳機、錄音機、手環等傳統產品加上AI功能;后者為AI兒童玩具、智能寵物等產品,直接把情緒價值拉滿。
在業內人士看來,移動互聯網紅利見頂,機會難尋,而AI硬件尚處于早期階段,是入局的好時機,像剛發現的新大陸。從產業來看,AI硬件是AI發展的下一階段,通過大模型賦能終端硬件,極有可能開啟下一波AI應用浪潮。
想要在AI硬件圈殺出重圍,得先想明白三件事:技術迭代能不能快人一步(這是入場券)、用戶體驗能不能讓人“用了就回不去”(這是用戶粘合劑)、品牌能不能在用戶心里種下認知(這是護城河),短期拼手速,長期拼內功,值得所有AI硬件創業者注意。
二、國外有哪些AI+硬件產品的成功案例?
1.智能戒指Oura:睡眠監測專家,估值高達52億美元
Oura智能戒指是國外的一款熱門產品,專注于睡眠監測。這款戒指能夠實時監測用戶的睡眠質量、身體活動、壓力水平,以及心率、皮膚溫度和血氧飽和度等關鍵身體指標。睡醒直接給你一份“睡眠體檢報告”、個性化建議以及教育視頻和音頻,幫助他們改善睡眠質量。
圖源:Oura官網
Oura 4戒指的售價為349美元,外加每月5.99美元的訂閱費。這款戒指已經售出了250多萬枚,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翻一番,達到5億美元。Oura在去年年底完成了一輪2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高達52億美元。
2.AI卡片錄音機Plaud Note:高效錄音整理工具,年化收入1億美元
前面提到李健濤創辦的Plaud Note是一款能夠貼在iPhone背面的AI卡片錄音機,它集成了大模型技術,能夠實現錄音、整理和摘要等功能。用戶在錄音時,可以通過APP進行同傳,并帶有時間軸;錄完后,Plaud Note能夠通過AI對錄音內容進行整理、提煉、摘要。
Plaud Note已經交付超過30萬臺,年化收入達到1億美元,連續兩年實現了10倍的增長。現在連錄音機都要收月費了,用戶需要訂閱9.9美元/月的軟件會員,才能享受完整服務。Plaud Note通過增加服務包、套餐等多種手段,從眾籌早鳥價89美元漲到15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57元),也照樣狂賣。
3.智能寵物追蹤器Tractive:寵物健康守護者,訂閱服務ARR超過1億美元
Tractive是給貓狗戴的GPS追蹤器,寵物溜出預設的安全區域,立馬通知寵物主。Tractive還推出了訂閱模式,為寵物提供健康監測服務,例如體溫、心率、活動量等,并通過AI算法生成健康報告,提供疾病預警。
圖源:Tractive官網
僅2024年,Tractive訂閱服務的ARR(年度常規收入)就超過了1億美元,不包括硬件銷售收入。
4.智能喂鳥器Bird Buddy:鳥類識別專家,每月6美元
Bird Buddy是一家斯洛文尼亞的公司,其核心產品是智能喂鳥器。這款喂鳥器通過高清攝像頭和AI技術,能夠識別出后院到訪的每一只小鳥,并為其拍照留念。愛鳥人士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查看自家后院的“小鳥訪客”,甚至還能為它們起昵稱。Bird Buddy曾創造過僅一天時間就眾籌了超過160萬美元的紀錄。
圖源:Bird Buddy官網
三、“百鏡大戰”,花落誰家?
在AI消費電子的廣闊天地中,有一顆璀璨的明星正在冉冉升起,那就是AI眼鏡。
AI眼鏡直接化身行走的智能終端,AR顯示、語音操控、環境感知全塞進鏡框里。戴上這樣一副眼鏡,你就像是擁有了一位隨身的智能助手,它可以幫你播放音樂、查詢信息、實時翻譯、甚至還能識別物體。
這一切,只需要你動動嘴皮子,發出簡單的語音指令,眼鏡就會乖乖地執行你的命令。
根據QYResearch的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AI眼鏡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27億美元,2030年將飆升至17.2億美元,以每年15.3%的復合增長率迅速膨脹。這無疑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吸引著眾多中國企業紛紛涌入這個賽道,展開激烈的競爭。
國內有四路玩家參與到這場“百鏡大戰”。
傳統手機廠商帶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和供應鏈優勢殺入戰場;互聯網大廠拿著自身的用戶基礎和數據優勢精準打擊;AR/VR廠商拿出沉浸式體驗的大招;一群AI眼鏡創企和跨界企業以創新的理念靈活操作。
不過,現在的AI眼鏡還是“偏科生”——續航低,重量重,功能雖繁多但不精準,用戶體驗看似多樣卻不舒服。
即便是在技術上堪稱佼佼者的Meta,長時間佩戴后,耳朵和眼睛的不適感總是如影隨形。而除了拍照錄像這些基礎功能,用戶有時甚至會感到智能眼鏡的存在感并不強。
在這片看似挑戰重重的市場中,中國科技企業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活力和潛力。過去,我們的優勢在于強大的供應鏈,我們擅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如今,除了供應鏈優勢和工程師紅利,我們在技術方面的實力也日益增強,底氣越來越足。
誰說中國造不出高精尖?以星紀魅族、雷鳥創新、Rokid、XREAL、INMO為代表的AR眼鏡五小龍,已經在國內AR眼鏡市場中形成了主要的競爭格局,且并沒有比美國公司落后多少,產品的進階空間極具想象。
根據IDC報告,XREAL更是連續三年穩居全球AR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2024年全球市占率預計將達到近37.7%,超過了第二至第四名的總和。而且,XREAL還成為了全球AR/VR市場TOP5公司中唯一的AR廠商。
這里面更值得關注的,是“杭州六小龍”之一的Rokid(靈伴科技)這家公司。今年2月,創始人祝銘明戴著他們自主研發的AR眼鏡Rokid Glasses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脫稿”演講,讓他們一下“火到出圈”。
圖源:Rokid官網
祝銘明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不能一直戴著的產品肯定不是剛需。這幾年Meta-Rayban的嘗試,加上AI的能力,我相信幾年內就會讓AI眼鏡成為剛需產品。最重要的是你對產品的定義不能有太大偏差,你要做的是讓用戶更干脆地掏錢,而不是說服他掏錢。”
“舉個例子,Rokid今天很熱鬧是因為提詞器,但大部分人不會為提詞器買單,這是傳播點,不是賣點,賣點是AI、剛需,是讓你在它沒電時候也愿意戴的眼鏡。”
他說:“Rokid十年來就沒打過一場準備充分的戰爭,因為整個行業都不成熟。但喬布斯說,永遠選擇春天的技術,如果你選擇秋冬的技術,你會發現什么都可以準備得很充分,但你會很缺乏想象力。”
眼鏡能不能取代手機成為新終端?大家所期望的那般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是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
結語
2025年AI硬件融合進入全面爆發期,這不是簡單的產品迭代,而是新一輪產業升級的卡位戰。
當AI硬件滲透率超過30%臨界點,家庭等場景正在發生質變。
當硬件成為數據入口,軟件定義服務價值,未來幾年我們將見證N個優秀AI硬件的誕生。
可以說,AI+硬件主導的“智能時代”已經到來!
2025年5月11日-18日,由筆記俠發起的GBE(全球商業探索之旅)美國站“創新英雄之旅”,將圍繞“AI和出海”這兩大課題,以“科技創新英雄”和“出海創新英雄”為主題,給中國企業的AI和全球化經營帶來借鑒思考。
我們會深入體驗Meta這家全球社交巨頭跨界進入元宇宙的創新之舉。在虛擬體驗館中,我們將親身感受Meta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以及社交平臺的前沿應用,并探索Meta在智能眼鏡產品上的持續創新細節。
本次8天7晚的游學,筆記俠創始人&第五代企業家組織發起人柯洲帶隊。
我們將走進硅谷,帶領大家一起了解未來AI產業的趨勢,識別萬物+AI時代我們的機遇與挑戰,掌握智能商業落地應用和發展與投資機會。
鏈接全球先進思想,拓展中國商業邊界。
現在,筆記俠也想邀請你,與我們同行。
如果,你對探索全球商業真相和本質的一線游學感興趣,歡迎你加入我們,在全球商業背景下審視和探討中國商業發展。
具體咨詢報名可掃下方海報二維碼,添加主理人詳細溝通。
參考資料:
1.《CES 2025觀察:AI+硬件百家爭鳴,但百億爆品仍為時尚早?》于盈Carol
2.《AI硬件的賺錢邏輯變了!不靠硬件靠訂閱,毛利率堪比軟件公司》,烏鴉智能說
3.《蛇年,哪16個賽道最具賺錢效應?》,虎嗅APP
4.《看遍CES2025:從23個AI硬件,看透AI落地的三個趨勢》,烏鴉智能說
5.《從技術突圍到市場卡位,誰能穿越“百鏡大戰”周期?》,財經
6.《靈伴科技:“會提詞”的AI眼鏡支持鏡片定制 有AI識物等功能》,紅網 7.《對話Rokid祝銘明:AI眼鏡的戰場只有中國》,暗涌Waves
8.《從脫稿演講爆紅到產業聯姻 ,AR眼鏡正式邁入主舞臺》,智能相對論
好文閱讀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